《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2110059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实现“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分数混合运算(二)课例研修报告霍山县金坑饭小学 许丙东 通过中心校和四顾冲小学等指导员的悉心指导以及我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加上我本人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这次课例研修任务。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事实证明,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探索奥秘、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喜的是,情境创设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和偏差也不断出现,目前很多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只考虑情境创设为教学带来的热闹,情境成了

2、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味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还有的数学教师一味地为寻找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就无法进行教学,从而出现了一些情境设计牵强附会,甚至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这个宗旨。主要表现在:、情境创设离教学内容太远,目的不明确;、过分的强调情境的生活化,设计复杂且脱离了教学内容的情境;、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情境不能凸现数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在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中如何避免走入误区,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呢? 为此,我们金坑饭小学展开了校本教研活动。全体教师聚集在一起,讨论自己对创设情境教学的几点

3、看法。面对大家的质疑与困惑,我上网查阅各种有关于创设情境、动境进行教学的资料,并一起研读、讨论,虽然在理论上,我们的头脑逐渐清晰,但是,谈到课堂实践,还是感到手足无措,做不到胸有成竹。这学期,按照中心校和四顾冲小学的安排,我们学校由我来上一节研修课,我挑选了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混合运算二这一节课,我校全体教师针对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也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后大家对我的这节课展开了评论。 1、整堂课因为创设的情境、动境过于多,使本节课教学活动重点、难点不够突出。 2、学生在动境中,老师有些要求没有讲清,学生合作时出现了乱、散现象,有的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到里面,教师应该事先安

4、排好,做到小组之内责任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做。 3、有些环节过于拖沓,影响了整个教学进度,时间过长。 于是我结合大家的教学建议,认真进行反思,结合新的教学理念,悉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特点,我发现数学情境创设,应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价值: 1、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感兴趣,才能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为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作为一般形式的数学课,都是从一个数学情境着手来展开教学的,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能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无疑这样的情境创设是有价值的。 2、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我们每节数学课,都有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必须完成具体的

5、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的教学情境必须为教学的内容服务,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3、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作为数学课本身,它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任务,所以一个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他应当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着眼于数学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我重新反复研读教材、教师用书,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再次制定出了本节课的目标和重难点,分数混合运算二是一节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课,是在学生学会分数四则运算以及分数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基础上学习的,是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也是在学生学会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以及简

6、单两步计算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较复杂“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是后续学习整、小、分数混合运算及其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复杂分数应用问题的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运算,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较灵活利用运算定律使整、小数混合运算简便,对于分数加减法中简便运算也能较好掌握。此外,学生能正确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这类简单分数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会画线段图分析题意,能正确解答。了解“单位1”、“分率”、“分率对应量”的含义,基本建立“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这一数量关系。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这样确定:1、创设

7、“汽车展销会”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解决“成交量”的问题,呈现不同解题策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并学会解决方法。2、通过画图正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尤其是帮助理解“11/5”的含义。进一步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综合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也能适用。4、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两种解题策略,并在比较过程中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也能适用。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种解决问题策略:先求出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也

8、就是“11/5”的含义,体会量率对应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课件)师:近日成都举办了一场汽车展销会,让我们一起去车展现场看看!(播放课件)师:据数据统计,本次车展第一天成交量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1/5。那么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呢?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题第一天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二)分析问题1、默读问题,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可画线段图。2、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3、师: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学生汇报、师板书:方法一(演示):65651/

9、5 651378(辆)方法二: 6556 136 78(辆)(三)重点理解,突破难点。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生思考交流、汇报,师梳理:我们知道第一天成交量是单位“1”,第二天成交量与第一天同样多的一段,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再加上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成交量多的是第一天的1/5,也就是单位“1”的1/5。合起来就是:11/5,就是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1+1/5。师再问:11/5算的是什么?生答。师小结:要求第二天的成交量还可以先求出第二天的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第一天成交量第二天成交量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第二天成交量。 板书(演示): 方法三: 65(11/5) 656/5 78(辆

10、)。 (四)验证分数中乘法运算律是否适用 1、师:仔细观察、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三两个算式,你有什么的发现? 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 2、举例验证分数乘法结合律、交换律是否适用。学生活动。指名两生汇报。 3、师小结:看来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五)看书、总结梳理。 三、巩固练习(一)1、出示一组文字题,学生思考回答。2、看图列式计算。师:我们继续参观!这两款车分别是奥迪A6和别克君威。车展海报上对他们的最高时速进行说明别克君威最高时速 180千米/时 “1” 奥迪A6最高时速 比别克君威快1/3 ?千米/时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指名汇报。师:11/3表示什么? (二)解决

11、问题。(两种方法)师:这次车展展出了一款全能家庭车,经济适用,内置宽敞。标准型售价14万元,豪华型的售价比标准型多2/7,豪华型售价是多少万元?(出示练习题)一款全能家庭车,标准型售价14万元,豪华型的售价比标准型多2/7,豪华型售价是多少万元?师:请独立思考,用你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汇报订正,说说两种思路。 四、本课小结师: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畅所欲言,师点评、总评。 通过这次课例研修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课例研修应着眼于提升教师集体的实践智慧。课例研修是以教育理论作用于真实的教学实践,以深刻的反思带动有效的行为跟进,每一个教师个体都能在群体互助中增长专业能力和教学智慧,获得群体研究中

12、的快乐和成长中的喜悦。课例研修发挥教师集体研究的优势,借助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解决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从而提高研修技能和实践智慧。教学方面的改进是一件集体而不是个人的事业,教师集体协调一致相互评论,实践反思是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取得进步。而课例研修的过程正是提供了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反馈教学,共同改进教学的平台。我想:围绕课例的讨论、研究的进程,可以帮助教师以新的视角来深入了解教材。借助课例,可以引发更多的教师主动分享、谈论及探讨与教学有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能够形成一个持续的、多元的,并且更具健全、更有意义的“实践共同体”。教师之间、

13、教师与研究者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等等相互对话、沟通和交流的同时,促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实践更快更好地进步和发展。另外,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数学课例研究的背景、过程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一名教师如果能积极投入到研修中,以一个团队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查阅大量资料扩充自己,及时进行总结。那么他在教学中一定会自觉地改进方法,不断地提高,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这次课例研修活动虽然圆满的结束了,但期间费了很多周折,其间,中心校的胡家升校长、石河小学储兵主任等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且经常到我校现场指导,四顾冲小学张超校长对这次课例研修更是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另外,参与这次课例研修活动时间最多的还是我校的全体老师,在此我向这次活动的所有参与者表示衷心的感谢!201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词典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