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2106670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要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_”与“_”的文学批评方法论。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_”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_”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而绮靡”,“赋_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5、钟嵘诗品把

2、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_和_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_”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_”论。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_的著名书信体论文_。白居易与元九书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_”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定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又提出了“_”和“_”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模拟复古之风,提出了“_,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3、“_”说的诗学主张。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做到“不着_。尽得_”。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_”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的)“虚静”说2、(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A尽美矣,又尽善也B思无邪C尽美矣,未尽善也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

4、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段诗论出自()。A论衡艺增B孟子C史记屈原列传D毛诗大序3、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A陆机B钟嵘C皎然D司空图4、“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A赞扬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张华诗稍欠风力B批评晋代诗风流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C认为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D批评张华诗缺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筠、李商隐有新意,主张诗尚婉约5

5、、“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出自明代诗论家()。A谢榛的四溟诗话B李贽的童心说C王士贞的艺苑卮言袁宏道的序小修诗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简述司马迁在

6、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文学史知识,谈谈其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2、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3、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复习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以意逆志知人论世2、发愤著书3、止乎礼义4、缘情体物5、诗经楚辞6、气盛言宜不平则鸣7、白居易与元九书8、别是一家9、清空意趣10、独抒性灵性灵11、一字风流12、境界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

7、子的)“虚静”说“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虚静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宗师里提出“坐忘”,“坐忘”就是“虚静”。(1分)这是要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2分)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造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2分)2、(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记结构里列立

8、主脑一节,说:“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提出了戏曲创作要“立主脑“之说。(1分)文中又说:主脑是“作者立言之本意”,就是说,一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一本戏中只有一人是主要人物,其他是陪衬;也只有一事是中心情节,其它也是陪衬。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就是一部戏曲的主脑。(1分)所谓“立主脑”就是要决定这部戏曲是为何人何事而作。立了“主脑”,就要集中主要精力来描写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其他的众多人物和事件都要围绕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来展开。(3分)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B2、D3、D4、C5、A四、翻译题(10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

9、译成白话文)我听到世人说,诗人很少有显达的,而多数都处于穷顿困厄之中。真是这样吗?(2分)大概世上所传的诗,多数是出于古代穷顿困厄之的人的言辞吧。(2分)第一讲 先 秦一、填空题1. 孔子、孟子2.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文艺观,大体上表现在以“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3. 论语阳货:“诗可以 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 孔子关于“文”和“质”的论述,后来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 内 容 与 形 式 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并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5. 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

10、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的文学批评方法论。6. 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说7.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 气 论文的悠久传统。8. 孟子在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9.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 论其世 也。是尚友也。” 提出了“以意逆志” 说。10. 庄子、庄子11. 教材指出:庄子祟尚 自然 、反对 人为 ,是其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12. 要在艺术创造上达

11、到理想的境界,庄子认为创作主体必须进入“ 虚静 ”的精神状态。13. 庄子外物篇中说“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 得意而忘言 ”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此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14.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注重“ 意在言外 ”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名词解释题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提出了思无邪说。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

12、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

13、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3(孔子的)“尽善尽美”说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的观点,就是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这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孔子之所以认为韶乐“尽善尽美”是因为韶乐是舜乐,舜因为具备圣德而受禅让,符合所谓“唐虞之道”,故“尽善”;而韶乐又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而武乐是周武王之乐,武王是用武力夺取政权的,故“未尽善”,但武乐也具有“中和之美”,故“尽美”。这种“尽善尽美”的美学观成为孔子以“诗教”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基本出发点。4(孔子的)“文质”说论语雍也记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文采和内容要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中始终起着主导作用。5(孔子的)“辞达”说孔子说的“辞达而已矣”,从字面上说,当是说,写文章只要文辞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了,不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但并不是说文学作品不要文饰,孔子还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以说明孔子认为一定的文饰还是必要的,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并使它起到更大的作用。6(孟子的)“以意逆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网吧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