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21049482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实践走进蒙古大草原调查报告 内蒙古社会实践个人心得 今年暑假,我和我宿舍的同学参加了暑期实践活动,虽然烈日炎炎,但是在酷暑下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活动,还是让我从中锻炼了自己, 其实说烈日炎炎好像有点过了,因为我们去的是内蒙古,我们伟大祖国的最北端,这里昼夜温差很大,的确是一项艰苦的实践活动啊。不过,在这里,我们也目睹了大自然的神奇,大片的草原,优美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大家都知道,内蒙古是一大片大片的草原,我们对在草原上居住的房子首先会想到的是蒙古包。这也是我们此行目的的重中之重。对于蒙古包,我对它的最初印象就是里面先用木材搭好结构,然后再在外层绑上一层布,蒙古包顾名思义就是像包子一样被

2、包的严严实实的啦。当然,经过调研,我们肯定了解了它更多特点,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其实,说实话我们也不怎么看到过蒙古包,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蒙古包已经越来越少了,在内蒙我们看的最多的是还是像我们这儿这样的平房,还有的就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了,这种俄罗斯式的小木屋是收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毕竟内蒙

3、与俄罗斯在地理位置上市接壤 在一起的,还有就是两国之间文化的交流都促使了这种建筑的形成。蒙古包建筑具有与自然环境的融洽和谐的特征,它们通常坐落在环境十分优美的大草原上。蒙古族建筑的自然美体现在与自然的共生方面。共生不仅指外在形式上的融洽,更重要的是建筑本身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即建筑借助自然的力量获得持续的生命力,而自然也可以从建筑中吸取旺盛的活力与动力,这一点在蒙古包与自然的环境上得到了体现。 通过这几天对内蒙古建筑的简单了解,我们重要的不是知道了蒙古包的构造结构什么的,而是学习了一种方法,一种对于建筑物调研的方法,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虽然说调研的成果不怎么样,但这毕竟是我们几位同学努力

4、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此次内蒙古之行的目的。 关于化德县经济和历史状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化德县夹在两条山脉中间,山势不是很高,土质比较疏松,多为沙石,降水只集中在雨季,是干旱多发地带。化德县历史悠久,早在三万年前便有远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秦汉时期亦为边陲要地,历尽元明清等诸多王朝时代,可谓历史悠久。但化德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在六七十年代是清一色的草坯土房,唯一的红砖瓦房就是县里的礼堂了,人们年收入只有百多元。不过化德县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近几年来不断有投资商进驻化德,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街道越建越宽,车辆也日渐增多,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化德县原先只有一条主干道,连通东南,

5、灰暗破败,楼房最高只有两层,现如今在北边有修建了一条东南方向的主干通道,楼房也占了多半个县城,由二层添为现在的八层,朝气蓬勃。化德县交通四通八达、物产丰富、农业、畜牧业、林业、风电等为化德县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二、历史 化德县历史可直溯远古时期,历史上化德曾经是一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远在三万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燕昭王十二年,燕于其北境修筑长城以防犯东胡,燕长城分为南、北两段,北段长城西起现在化德县东,东抵今朝鲜半岛北部龙岗;南段长城自现在化德县东。秦秦始皇帝三十三年为防止匈奴南下进犯,秦王朝征发役徒连接和修缮战国时期修筑的秦、赵、燕三国长城,今化德县境南部有秦长城遗迹。金世宗大定

6、元年,接着大兴安岭山脉的婆卢火所筑的长城继续修建,金章宗时,又派完颜襄修筑从临潢府向西南延伸经桓州、昌州、抚州、净州直达大青山主峰,即天右山,途经今化德县境,东南由今康保县入境,经朝阳、白土卜子、德善乡镇入商都县卯都乡,化德县境内长城公里,当地人称三道边。 由此可见,并不是家喻户晓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才有历史底蕴,像化德县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地方也是底蕴深厚啊。有材料可见,化德县的历史可以直接追 溯到远古时期,经由两千多年历史变迁,岁月流逝,但这片土地上任然遗留下些许历史遗迹。现在,在县境内南面的山上还能看到些许长城遗迹,虽然残缺不全,但也是历史的证明。 三、现今社会经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位

7、于乌兰察布市东北方,东依正镶白旗,南临康保县,西靠商都县,北接镶黄旗。化德县在中国华北西北部,占地面积二千五百二十二平方千米,总人口十六万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蒙、汉、回、满、朝鲜、达翰尔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人民居住的农牧结合县。境内平均海拔达一千五百多米,普通话和蒙古语是地方官方语言,地方方言为晋语。设区之前化德县原名德化县,1934年在化德县设局,1949年改名新民县,1950年改名为化德县。化德县行政区划分为三个镇,七个乡。化德德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称不上曲折,但他也有自己的机缘底蕴,化德县县名几近变换,但县址变动却是不大,这也为县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交通 交通发达,地处要地,

8、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每日车鸣汽笛声音往复不断,公路上汽车络绎不绝。化德县地处交通要道,锡林郭勒蒙、乌兰布蒙、张家口交汇之地,集通铁路线横跨全县东西,呼满省际高速通道和津二高速公路在化德交汇,交通可谓四通八达。化德新修省际高速公路支线,连通化德县城,县城内两条主干道连通外部通道,全境道路四通八达蛛网密布,联系各个乡村,为往来车辆提供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为人民生活提供方便。 矿产 矿产丰富,闻名全国,近年来,化德县新建了新型硅铁厂,年产硅铁量又破新高。化德县有“北方硅铁县”的美称,因其年产60万吨的硅铁、硅锰而得名。化德县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以经探明的有金、银、铁、铜、钨、石英、萤石等矿物

9、,更是有2亿吨以上石英石储量,已经开采的硅藻土,品位可以与云南腾冲、吉林梅河口并称“硅藻土”国内三杰,其品位可见之高,也为化德县发展硅铁产业储备了丰富的资源。化德县建成以硅铁锰为主的工业园区,配置新型生产机械,对外吸引来大量外资,为县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有提供了最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为化德人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农业 化德县的农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不遗余力的进行着,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实施两大生态工程的政策支持下,有了显著发展,在全县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的首位上,便是生态经济建设,治理了共计106万亩土地,为人民实惠造福,全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马铃薯、反季节蔬菜展开调整,在县

10、境内各地相继建造蔬菜大棚,承包到户,蔬菜和马铃薯全年产量始终在三亿多公斤,油料、豆类总产量高达3000万多公斤。 畜牧业 畜牧业是化德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不遗余力的推广,全县家畜养殖热潮高涨,蓄养总量在五十万头左右,全县年产羊毛1000多吨,更是成为锡林郭勒大草原等毛皮肉类高产区的皮毛肉类周转运输之地。通过退更换草政策,人工种草和草场改造等项目实施,大量低产耕地被用来种植牧草,全县草产业迅速发展,草产业收入比例已达到农牧业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多种植为苜蓿等高产草种。近年来,伴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展计划,全县已经饲养奶牛万头,奶牛、寒羊已经成为化德县养殖业的重要物种,寒羊养殖

11、量已达16万只,预计三年内,寒羊饲养量可提高到到100万头,并且逐步成为“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业的奶源供应基地。这为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突出贡献,为全县乡下农民打开致富之路。 林业 化德县林业也有新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境内仅有人工林地52亩,多为个村小规模种植,到2002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2 532 265亩。化德县不遗余力的发展林业,是响应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项目要求,为西部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做出突出贡献,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产量提高,人民收入多寡,对化德发展有深远影响。 风力发电 风能开发得到大力发展,化德县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国水利投资公司、中海石油公司、中电新能源公

12、司等国有大型企业签订了风电开发协议,并且已落户并建设完成。化德全县境内,风力发电机组连成一片,宏伟壮观。由国务院三峡办带头组办研制的50千瓦垂直轴实验风机在化德县安装试验成功,并且建设了风机 叶片厂。同时,化德县也被内蒙古自治区作为风能的重点开发区域,风电将逐渐成为化德县的主导产业。风力发电不仅为化德县提供了大量电力资源,也为整个华北电网注入大量电力,有效缓解了华北广大地区用电紧张问题,为国家电力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四、总结 化德县城市建设也在火热进行中,各地开发商相继涌入化德,各种高档小区相继落户,政府廉租房也被购买一空。化德县人民广场建成,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休闲健身活动的场所,又在广场中央立

13、“德”字碑,提倡化德“德”文化建设。连通省际通道的长春大街俩边相继建成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武装部、少年宫等主要单位部门。现今又在县城西建成西山公园,占地广大,风景优美,景色奇异。 近几年来随着化德主动融入京津唐三小时经济圈,呼包鄂经济带的发展中,全县经济发展快速。以风能开发、服装生产、矿产品开发、重化工、农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和增强肉羊、乳业、马铃薯、饲草饲料四大主导产业为主,化德县积极加快产业调整,构建种植、养殖、加工、生产、供给、销售一条龙的农牧产业化格局。推进城镇化进程,在长顺镇建设大量廉租房、移民楼,为农村移民提供便利,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也为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了

14、。 这一个历史悠久,经济飞速发展的县城便是化德县,虽然他现在名不见传,但以后他必定享誉内外,尽管他现在经济落后,但他将来必定雄起腾飞。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变迁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长在内蒙古,对草原有着深深地向往和情感,但是我也没有在真正的草原上生活过,暑假,去草原游玩,看到当今的草原生态日益恶化,就产生了究其原因的兴趣,于是在草原逗留了几天,通过和当地牧民的交谈,走了几处牧民的放牧点,回来后又查了一些相关资料,与大家共同探讨关于草原生态的认识。 本次实践活动主要有几项: 1、直击草原目前生态状况 2、走访牧民了解现在草原生态状况 3、查找资料了解草原生态的过去、现在 蒙古民

15、族长期在草原上游牧生活,与草原和谐相处,创造了灿烂的、和谐的游牧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是由牧民五畜草原构成的生态文化类型。在保护草原生态和蒙古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以及草原生态也发生了和大变化。随着牧区“双权一制”等政策的推行,由于绝大多数牧民已经定居,只是草原生态日益恶化。继承游牧文化的科学的、合理的思想,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草原牧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蒙古族游牧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生态学的内涵和思想贯穿于整个游牧过程之中,有牧师草原畜牧业的最佳选择,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最佳生产模式。牧民通过长期的经验观察,认识到不断轮换草场,调整放牧压力和对牧草资源的有规律利用,可以避免局部草场的破坏,使大范围内的草地得到合理利用,既能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又可避免自然灾害的科学方法。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驯化了能适应这种严酷环境的动物,游牧能保证牧草的升息再生,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可以说,游牧是一种经验生态学,其科学性、可持续性在当今草原研究和保护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在古代,由于人口少,草场面积相对大,所以历史上的草牧场使用界限相对模糊。游牧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证轮牧所需的草场最小面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与供应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