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 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特定的区域相互作用的全部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 体农业生态系统是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 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 综合体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生态入侵是指外源生物引人本地区,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其他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伴生其他严重危 害的现象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并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一种相互 关系原始协作是指两种群相互作用,双方获利,但协作是松散的,分离后,双方仍能独立生存化感作用指由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生物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也可以用来指各种不同大小及自然特征 的有生命物体的集合生态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称为生态优势种 内禀增长率是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值速度,其单位为时间的倒 数。
广义捕食指高一营养级动物取食或伤害低一营养级的动物和植物的种间关系逻辑斯谛增长由于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是逐渐增加的,故增长曲线呈现“S”型,也称S型增长 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空间的垂直分布上所发生的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内由于环境因素在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本身特性的差异,而在水平方向上分 化形成不同的生物小型组合生态位是生物物种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出的对环境综合适应的特性,即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和 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基础生态位指一种生物当不受其他生物竞争限制时所能占据的最大生态位生态位宽度也称生态位广度或生态位大小,就是被一个有机体单位所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总和 生物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 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环境是指作用于生物个体或群体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维持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 质与能量(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即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态因子一切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因子叫生态因子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群,长期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人工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 和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生活型不同种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培育环境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 择和人工选择后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生境某一生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由于生态环境的约束,只能在某一特定区域中生存,则把该区域称为该生 物种群或生物群落的生境食物链指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连接起来的一个序列,组成一个整体,就像一条链 索一样,这种链索关系就被称为食物链耗散结构利用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等不断地交换,使趋向无序和混乱状态的系统变为有序和稳定的状态 就叫耗散结构初级生产力(量)在单位时间内(年、小时、分等)、单位面积上初级生产积累的能量或者干物质的量称 为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是指初级生产以外的有机体的产生,即消费者、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的有机物质进行同化作用, 表现为自身的生长、繁殖和营养物质的储存辅助能除太阳辐射能之外,生态系统接收的其他形式的能量统称为辅助能人工辅助能是指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所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力、畜力、燃料、电力、机械、化肥、 农药、饲料等能值是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
生态阈值系统在不降低和破坏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前提下所能忍受的最大限度的外界压力(临界值),称为 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健康指生态系统具有活力、稳定和自调节的能力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下,能够产生生态效益或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或预见未来生 存质量的自然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社会资源是指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来的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人工资源,如劳力、畜力、农机 具、化石燃料、电力、化肥、农药、资金、技术、信息等可更新性资源亦称再生资源,这类资源在合理经营管理条件与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可以更新、繁衍被人类继 续利用,反之也可衰退、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 生产体系生态恢复与重建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 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 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
中国生态农业是以提高生产力及效益为基本目标,遵循农业生产中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是现代科学技 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核心是注重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因此,在实践 中易于发展持续农业则是强调经济与生态的结合,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协调农业生产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使生产、生态和经济同步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媒质又叫介质或媒介物,是一种与生物直接接触,包括在生物四周的物质基底是指可供生物居住和活动的物体表面,与媒介各有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