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初中理科学科界限 提高物理教师教学能力——关于整合初中理科课程的几点思考上海市娄山中学 萧 平中学阶段学习的学科较多,各学科间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现代教学理 念要求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加强各学科内部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 合,把各门学科作为有机整体的一个部分去学习,达到各学科的融会贯通《上 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指出:“注意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 系与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所以教师应站在学生要学习多门学科的角度,花一定 的时间对中学各学科的教材作一番调查、研究,并努力把学生从传统的单向思维 定势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多角度的立体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 综合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教学能力一、背景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不是孤立的,不仅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息息相 关,而且与其它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在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联系 生活实际,又要重视物理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同属理科的初中理、化、生 三门学科之间有许多共同的地方,针对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三门学科的整合 可以使物理教学更加有序和高效。
一)物理与化学的联系物理和化学都是从自然哲学中逐渐分化出来的物理学很多方面与化学都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形象一点说的话,“物理学是母亲,化学是已出嫁的女儿 中考理化合卷既考查了学生物理学科的能力,又逐步让学生去体会理化之间的联 系,更考查了他们运用多门学科的综合创新能力例如:一只玻璃容器中盛有一定的石灰水,石灰水中漂浮有一小木块现向 石灰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当反应完全后,(此过程中溶液体积认为不 变),过一段时间,木块所处的状态如何变化?此题就是理化合一最典型的例题解: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碳酸,而碳酸又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式 为Ca (OH)2 + H2CO 3 = CaCO 3I+2H2O由题意得,石灰水完全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容器中上部分是水,下部分是沉淀物由于p v p灰,据G = p 液gV 水 石灰 木 液排知,木块排开液体体积将增大,木块将下沉一些又例如(2006 年安徽中考题):如图所示,农村 地区常有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由于植物的呼吸, 地窖内不断地积蓄 CO2 气体,浓度过高时将威胁到人 的安全为试探 CO2 的“浓度”,人们常将点燃的蜡 烛带到地窖里。
如果蜡烛熄灭说明 CO2 浓度过高,如果蜡烛不熄灭说明浓度不高其实,你也可以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来解释这个问题 现在给你一只轻小气球,里面冲有空气后扎住口请你用浮力和密度方面的知识 大致判断地窖里 CO2 气体的“浓度”是否危及人身安全把你的实验方法、可 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以及其中的物理道理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你的方法可能看到的现象、你的判断其中的物理道理现象:判断:分析:这道题涉及到了物理中的浮力、密度知识,与化学 CO 2 气体等有关 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方法:将小气球放入 地窖中观察小气球的浮沉情况①现象:小气球悬浮,判断:CO 2浓度较高,人 下地窖危险②现象:小气球沉底,判断:CO 2浓度较低,人下地窖安全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不仅要熟悉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进度,同时也 要了解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进度,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并达到良好的教学 效果二)物理与生物的联系“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是统一的,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定律 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所以生命物质和生命现象必定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对 象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对问题进行分析 和解释。
同样,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相关的生物知识,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 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能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物理知识例如.人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肌肉、骨骼和关节共同协作完成的 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动力,骨骼是杠杆中的硬棒,关节是支点关节表面有一 层软骨,关节腔内有滑液,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摩擦和冲击又例如.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耳是一个精巧的生物力学系统,外耳廓相当 于一个声波收集器,声波进入耳道后引起底部的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三 块听小骨组成的精巧杠杆系统传到耳蜗,使耳蜗中的液体振动耳蜗中的听觉神 经受到刺激,然后将振动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听觉区,于是产生听觉声带是人的 发生器官,当气体冲出时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男女声带的结构略有不同, 所以音调也不同年纪逐渐变大后,声带略有松弛,所以老年人的音调都比较低我们把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中渗透有 物理知识,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 情感,这样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生物、保护环境的教育二、实践加强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物理知识的进一 步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重要性、实用性的认识,增加其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在物理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它和自然科学的依存关系,使各学科相互协作,相得 益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学科渗透呢?(一)更新观念,进行思想渗透1、树立新型教学观传统教学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及考查内容,物理规律被当作是一些片断的、孤 立的知识点学生的学习脱离社会生活和个人经验,学科之间教学与生活之间的 相互隔离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 目标是坚持以物理学科为中心,注重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联系渗透教学,增强课 程结构的综合性2、树立新型教师观教师是新课程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从目前中教师的素质来看,许多教师长期囿于本门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知识涉 猎甚少,即使有的教师能理解和懂得这些知识,也较难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我 们的物理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结构的自我补偿,还要增强跨学科的研究,从而发 展自我,提高素质我校理化生各门课老师之间经常通过相互学习,拓宽教师的 知识面,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我们常常进行座谈、交流各自的教学的体会和存 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树立新型学生观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知识爆炸,使得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会不断遇到大量 新的问题,需要学生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 各种基本的科学素养。
作为一个初中教师,我们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把他们合格 地送出初中的大门,而且要培养他们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如何具有终身学习 的能力,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二)钻研教材,实施行为渗透教材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物 理教材不断更新,许多教材引入学科融合思想教学实践证明,一位成功的教师 能充分地挖掘教材中的跨学科知识,并通过知识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横向联系, 激发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掌握知识,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发展1、在备课环节上,将学科渗透理念体现在教案中新课程物理教材在编写上,很多章节内容就充分体现出了学科渗透思想如: 光学中透镜部分学习后,安排了眼睛与视力矫正;分子动理论部分与化学相关内 容在编写上是极其相似等等;在对这类含学科渗透较明显的内容备课时,教师要 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出在备课时,除了重视教材上含学科渗透较明显的内容外, 还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不明显的、但能与其它学科联系的内容2、在上课过程中,将学科渗透内容展现在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将备课教案中有关学科渗透的内容展现在教学中,还应 充分利用物理素材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科学探究内容既可以是教材上安排的,也 可以是教材外结合本地实际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还可以是师生自己从生活中 选取的,所以科学探究教学中就很容易出现学科渗透的内容。
3、在作业布置上,将学科渗透要求落实在行动中近年来物理与其它学科渗透类题型出现较多,教师应重视对这类题型的开发 与利用,让学生加强此类题型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科渗透意识,使其在学 习过程中主动挖掘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我 校组织这几门课的相关老师分工合作挖掘各科教材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 收集第一手的资料,寻找各学科之间的切入点和教材与社会文化切入点,归纳筛 选出适应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意愿的内容,编制成相应的系列知识型习 题去指导学生的学习三、体会 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对于学科整合有了新的认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 反思的地方1、整合贵在坚持学科整合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仅凭一时冲动,短时间的热情是不能奏效的,如果在 “整合”这个课题上,不能持之以恒,最后将会前功尽弃,必将落在时代之后2、整合贵在实效物理学科与化学、生物学科的整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 强物理学科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整合过程中,不能只是形式上热热闹闹,知识 上简单拼凑,要讲究实效很多人会错误的认为知识点传授的越多越好,其实实 践发现并非如此,而是要看学生的对知识的接受度,以及知识的实用性。
3、整合贵在融合首先,各学科教师要融合,要能相互交流合作,相互钻研教材每位教师都 要改变传统的观念,立志成多能多钻的教育者其次是教材之间要融合上海市 二期课改《科学》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可以以此为样 本,整合出符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理化生教材在学科整合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 透,更应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究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可能包含的各种学科知识, 这样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灵活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对日常生活和 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方法与科学地思 考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