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认知心理学 本文由doubleqqww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参考书目 1.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Robert J.Sternberg.《认知心理学》.杨炳钧等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3.M.W.艾森克&M.T.基恩《认知心理学》.高定国等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Kathleen M.Galotti《认知心理学》.吴国宏等译.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讲 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概述 作为一种体系的认知心理学(广义)并不 仅仅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的信息加 工认知心理学,而是包括一切以认识 (cognition)或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各 种心理学流派或理论 美国心理学史家黎黑(Leahey,T.H)把认 知心理学归结为三种模式:一是以心理 逻辑结构的变化来解释行为发展的结构 主义模式;二是强调联想原则解释思维, 复活了符茨堡学派的心理主义模式;三 是把人的心理看成是接受、选择、存储、 编码、提取与利用信息的信息加工过程 的信息加工模式。
一、 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 一)什么是认知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认知通常指人怎样获 得和应用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的定义: 奈塞尔(Neisser,U.,1967)认为:“认知 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 存储、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Reed,S.K.,1982)认为:“认知通 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 括许多心理技能,如模式识别、注意、 记忆、视觉表象、言语、问题解决、决 策等” 格拉斯(Glass,A.L.,1985)在《认知》一书中 指出:“我们所有的心理能力(知觉、记忆、推 理及其它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们的综 合功能就叫认知研究人类认知的心理学的这 个分支,就叫认知心理学从根本上说,认知 心理学研究知识及人怎样使用知识由于这个 原因,认知心理学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 (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含义 安德森(Anderson,J.R.)在《认知心理学和它 的含义》一书中指出:“认知心理学试图理解 人的智能本质及人们如何思维” 索尔索(Solso,R.L.)在《认知心理学》中指出: “认知心理学论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中的信息, 这些信息如何知识作为得以再现和转换,它们 如何被贮存,以及如何用于指导我们的注意和 行为。
它研究全部范围的心理过程——从感觉 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 形成、思维、想象、识记、语言、情绪和发展 过程” 拉赫曼(Lachman,R.) 指出,研究高级心理过 程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采取信息加工的认知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人如何收集、贮存、转 换和说明环境信息或已贮存在内部的信息” 《美国百科全书》 (1980)中关于“认知 心理学”是这样定义的:“认知心理学研 究高级心理过程,也就是接受、编码、操 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包括知觉、 语言、智力、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 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现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 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主要包 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 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 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在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 信息加工器的前提是,需要用较为抽象的分 析原则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不能仅靠了解 人的行动赖以发生的生理机制去达到目的 所谓抽象分析法 抽象分析法是指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 抽象分析法 即将输入与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发现 某一心理现象的内部机制。
一、反应时记录法 (一)因素相减法(减法反应时实验) 因素相减法(减法反应时实验) 由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 1868)提出, Donders( 由荷兰生理学家Donders(1868)提出,目的在于测量包 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含在复杂反应中的辨别、选择等心理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具体为:简单反应时( ):觉察刺激 灯光) 反应 觉察刺激( 具体为:简单反应时(RT1):觉察刺激(灯光)→反应 复杂反应时( ):辨别刺激 辨别刺激( 复杂反应时(RT2):辨别刺激(红、绿)→反应 反应 复杂反应时( ):辨别刺激 辨别刺激( 反应选择( 复杂反应时(RT3):辨别刺激(红、绿)→反应选择(左、右 反应选择 手)→反应 反应 那么: 那么: RT2- RT1=辨别时间 RT3- RT2=选择时间 相关试验:Posner的字母试验 AA或Aa, 的字母试验, 相关试验:Posner的字母试验,AA或Aa,两字母同时呈现或间 时呈现同时呈现前者的反应时明显少于后者, 时呈现同时呈现前者的反应时明显少于后者,而随间隔时间 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反应时没有太大的差异。
的增加,两者之间的反应时没有太大的差异 (二)因素相加法(加法反应时实验) 因素相加法(加法反应时实验) Sternberg于 1966前后发展起来的 前后发展起来的 Sternberg 于 1966 前后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完成一个作 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 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所需时间的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那么单独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 的或成对的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 的或成对的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 时间的变化 时间的变化 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 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 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 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 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 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 可以相加,那么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可以相加,那么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一特定的加工阶段 (三)“开窗”实验 二、眼动记录法 眼动实验的原理是通过记录和分析被试在完 成某项作业时眼睛活动的情况来探讨人脑内 部思维过程。
三、出声思考法 四、计算机模拟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认知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的关系 一)认知心理学与传统哲学心理学的关系 1.理念论与实在论 理念论与实在论 伯拉图(Plato,427 ~ 347 B.C.) 伯拉图( )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 ~ 322 B.C.) ) 2.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 笛卡儿( 笛卡儿(Descartes,1596~1650) ~ ) 霍布斯( 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 ~ 1679) ) 贝克尔( 贝克尔(George Berkeley,1685 ~ 1753) ) 休谟( 休谟(David Hume,1711 ~ 1776) ) 3.联想主义 联想主义 联想主义的基本思想是把人的复杂心理看成是由简单的心理 元素组成的这种简单的心理元素就是感觉, 元素组成的这种简单的心理元素就是感觉,而把这种心理 元素结合起来的力量就是联想通过联想, 元素结合起来的力量就是联想通过联想,人们在感觉的基 础上就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观念 础上就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观念其代表人物有康德 )、詹姆斯 (Immanuel Kant,1724~1804)、詹姆斯(James ~ )、詹姆斯( Mill,1773 ~ 1836)、穆勒(John Stuart,1806 ~ 1873). )、穆勒 )、穆勒( ) 联想主义不仅影响到后世关于学习的各种理论, 联想主义不仅影响到后世关于学习的各种理论,而且也影响 到现代关于认知结构和知识表征的各种理论。
到现代关于认知结构和知识表征的各种理论 二)认知心理学与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关系 早期的实验心理学重视认识问题的研究: 早期的实验心理学重视认识问题的研究 构造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有分析的方 法把认识分解为它的各种 组成元素,由这些简单的元素再组成复杂的认识 组成元素,由这些简单的元素再组成复杂的认识 机能心理学强调认知的适应功能和过程 机能心理学强调认知的适应功能和过程 动作心理学把心理动作和心理内容区别开来, 动作心理学把心理动作和心理内容区别开来,主张 心理学应该研究各种心理的动作 心理学应该研究各种心理的动作 符茨堡学派开创了对思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 符茨堡学派开创了对思维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无 意象的思维” 意象的思维”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 ~ ) 则用客观方法系统研究了记忆, 则用客观方法系统研究了记忆,推动了对高级认识 过程的研究 过程的研究 三)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关系 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奉行实证主义, 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奉行实证主义,反对研究意识和内 部的心理过程,主张只研究直接可见的行为;与此同时, 部的心理过程,主张只研究直接可见的行为;与此同时,格 式塔心理学则用整体主义反对行为主义的元素主义, 式塔心理学则用整体主义反对行为主义的元素主义,在认 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知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强调主体的认知因素在问题解 决中的重要作用。
决中的重要作用 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认识到, 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认识到,人的行为不是外部刺 激的简单函数,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 激的简单函数,而和一系列中间变量有关 托尔曼修改了 华生的行为公式, 正是这以改变, 华生的行为公式,S-R→S-O-R,正是这以改变,有人甚至把 正是这以改变 托尔曼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托尔曼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四)认知心理学近代的发展 战后,尤其是20实际 年代以来, 实际60年代以来 战后,尤其是 实际 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出现了 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热潮,在知觉、记忆、 一股研究认知过程的热潮,在知觉、记忆、言语和 问题解决等领域,出现了一些理论, 问题解决等领域,出现了一些理论,这些理论对内 部活动影响外部行为的方式提出了有力的设想 部活动影响外部行为的方式提出了有力的设想 二、认知心理学与邻近科学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不仅是由于它批判性地继承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和迅速发展, 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和发展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充分地 吸收了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临近学科,如系统论、 吸收了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临近学科,如系统论、信 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
息论、控制论、人工智能、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成果 1.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 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 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 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语言系统,如何在实际交往中使语言 系统发挥作用, 系统发挥作用,以及为了掌握和运用这个系统应具有什么知 识和能力 识和能力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个体言语交往中 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 的编码和译码过程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它与许多学科有 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 密切关系,除心理学和语言学外,还有信息论、人类学等 但在方法上,它主要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 但在方法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