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氨操作规程1 主题内容本规程描述了蒸氨岗位的标准操作规范,异常情况的处理;通过实施本规程,确保 蒸氨的效果和对设备的正确操作与维护,减少事故发生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蒸氨岗位的操作与控制3 术语蒸氨:含氨废水经过和热媒换热后进入蒸氨塔,均匀分布于塔内填料层,在填料表 面废水中的挥发氨发生相变,且由于其沸点低而被蒸汽汽提,并在塔顶富集,氨蒸汽经 过冷凝成氨水,废水除去氨后进入下一步处理过程4 职责4.1 一期焦油加工负责本规范的编制、修改、监督与管理4.2 蒸氨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规范5 工作程序5.1.1 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废水经过配水池输送到废水储槽,由蒸氨水泵打入废水加热器和塔顶氨蒸气进行换 热后至93~95°C,然后利用管道混合装置加入30%碱液,进入蒸氨塔顶,通过布水器均 匀分布于塔内填料层,在填料表面废水中的挥发氨发生相变,且由于其沸点低而被蒸汽 汽提,并在塔顶富集,氨蒸汽经过塔顶捕沫器除去较多水雾,氨蒸气温度102~105C经 原料废水、回流氨水、循环冷却水分级冷凝后进入氨水储槽,氨水储槽的氨水经氨水输 送泵一路回流,氨水回流时,回流氨水的温度控制在 100 度左右,氨水的回流量需要根 据所要求的氨水浓度来定,另一路输送至电厂。
塔底废水经残液泵分两路,一路蒸氨后 合格废水输送到萃取收集池,一路打至再沸器,分别和三混、一蒽油、改质沥青换热后 进入蒸氨塔,塔底温度保持在102~105C,再沸器不足热量由备用蒸汽补充碱液的加 入量需要通过蒸氨残液的PH值来控制,残液PH值需控制在8—9之间,氨氮浓度需要 控制在 80mg/l 以内5.1.2 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图见下图5..2主要生产工艺参数5.2.1 废水指标项目CODnh3-n挥发酚硫化物PH进水水质11000-250002000~50001000-25001000~300095.2.2 蒸氨出水指标:项目CODnh3-n挥发酚硫化物PH数值<5000<1004000<3008〜95.2.3 工艺操作参数:1、 进废水流量:15m3/h2、 出水流量: 15m3/h3、 蒸氨塔顶温度:102〜105 °C4、 进水温度:95~97C5、 塔底出水温度: 95〜105C6、 氨水回流温度:100C7、 出水PH值:8~95.2.4 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材质单位数量备注1蒸氨塔©=2000316L台1裙座3042废水储槽V=500 m3Q235台2原酚水槽3碱计量槽V=10 m3Q235台11011碱计量泵再沸器废水加热器氨水回流冷却器氨水储槽蒸氨水泵残液输送泵氨水回流/输送泵F=10F=145M2F=132 M2V=20m2V=2.2m3Q=18m3 /hrH=25mQ=32m3 /hrH=25mQ=4m3 /hr H=25mQ235304304304304碳钢碳钢碳钢备用一台备用一台备用一台备用一台5. 3 开机前准备工作5. 3.1检查水、电、汽的供应是否满足要求。
5. 3.2协同仪表人员共同检查计器仪表是否齐全好用5.3.3 检查各运行设备油位状况,如缺润滑油应及时加注(油位在油杯的1/3~2/3)5. 3.4 盘转各泵连轴器,应无卡阻现象,若有卡阻或转不动,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5. 3.5电机送电检查,点试,电机.泵运转是否正常5. 3.6检查换热器否有漏的地方,再沸器的各馏分管道是否畅通5. 3.7检查冷却器的冷却循环水是否正常5. 3.8开启各汽套管和伴热管蒸汽,对需伴热的工艺管加热,对各管道.泵头.换热器等检 查是否正常5.4开车5.4.1 打开蒸氨水泵,往蒸氨塔里注入污水,同时打开液碱计量泵,通过管道混合器把液碱打入塔中,测定塔底出水,使PH保持在8~9之间,当塔釜液位达到可以满足残液输 送泵循环时,打开残液输送泵,使塔釜残液开始强制循环,刚开始是打开备用蒸汽阀门加热塔釜液体同时打开三混、一蒽油、改质沥青的夹套蒸汽,对管道进行预热,待塔 内液体温度逐渐升高到100°C左右后,依次打开再沸器热媒给再沸器加热,打开的顺序 是三混、一蒽油、改质沥青在使用各油品进行给再沸器加热时,一定要先把夹套的乏 水排干净,只有当夹套的乏水排放完毕,并有蒸汽排出时,方可切换油品。
5.4.2控制进塔污水量,注意塔釜液位不要超高5.4.3 塔顶汽相经冷凝后,进入氨水收集罐,待罐内液位超过泵入口液位时,开启氨水回流泵,刚开车时采取全回流操作5.4.4 当塔的各项操作参数完全达标,回流液氨水也达到预期目标后,调节蒸氨水泵到 合适流量,逐步减少直接加热蒸汽量,充分利用再沸器的加热能量5.4.5 一开始开车时,把残液输送的阀门切换到废水储槽,使塔底不合格的水输送到废 水储罐5.4.6保证蒸氨塔底温度为95~102°C度左右,塔顶温度100°C以上,也不要开太大蒸气 以免浪费且增加氨水流出量5.4.6 蒸氨塔系统完全正常后,控制入塔污水量及塔釜污水采出量,维持塔的系统平衡 把废水输送的阀门切换到输送到萃取池5.4.7 氨水采出量根据氨水收集罐的贮量和回流循环量决定5.4.8 正常开车期间一定要认真、仔细得检查蒸氨塔底温度,蒸氨塔底液位,蒸氨进出水 PH 值,氨水回流量,回流温度,并做出相应得调整,开车期间最好能做到 15 分钟检 查一次5.4.9 所有的带有流量计及调节阀的管路应先开启旁路,待稳定后在开启流量计及调节 阀5.4.10注意观察氨水储槽、碱液储槽液位5.5 停车5.5.1 先将去再沸器的改质沥青切换至沥青冷却器,打开扫气的蒸汽阀门,把沥青扫气到 混合油槽。
5.5.2 将去再沸器的一蒽油切换至一蒽油冷却器,打开扫气的蒸汽阀门,把一蒽油扫气到 开停工槽5.5.3 将去再沸器的三混切换至三混冷却器,打开扫气的蒸汽阀门,把三混扫气到开停工 槽5.5.4,逐渐关闭备用蒸汽的阀门5.5.5 逐渐减少蒸氨水泵进水量至停止,关闭液碱计量泵,残液输送泵把塔内的污水打 到废水储槽,以备下次开车5.6 紧急情况下的处理1、突然停电1.1 并用蒸汽吹扫管线,把沥青吹扫到混合油槽,按停车时的程序处理1.2 停止一蒽油向再沸器加热,并用蒸汽吹扫管线,按同样的方法停止三混向再沸器加热, 并用蒸汽把管内油品吹扫到开停工槽1.3 关闭各个进料阀,待来电时按开车时的程序进行操作2、突然停蒸汽2.1 立刻停止改制沥青向再沸器加热,并把管内沥青和再沸器的沥青放出2.2 立刻关闭备用蒸汽阀门,以免塔内液体倒流到蒸汽管5.7 注意事项5.6.1 蒸氨单元运行期间,如果发现蒸出液 PH 值不在 9-10 范围,低于或超过此范围, 应当立即把阀门切换到废水储槽,待蒸出液PH值达到指定值,出水氨氮达到要求值,并 稳定后方可将蒸出液切换到萃取进水池、5.6.2 蒸氨单元在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内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蒸出液的 PH 值控制不好, 出水的污染物浓度就会发生异常变化。
5.6.3 在用三混、一蒽油、沥青作为再沸器的热媒时,一定要先打开夹套的蒸汽,并且先 把乏水放完全5.6.4 停车时,一定要把再沸器内的三混、一蒽油、沥青吹扫干净,防止堵塞设备5.6.5 管道混合器和塔内布水器容易堵塞,一旦发现蒸氨进水泵压力增大,塔内液位不断 下降时,应该是管道混合器堵塞或者布水器堵塞,要按停车顺序停车后处理5.6.6 离心泵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打不出液体1•输送热的或易挥发的液体降低吸入高度最好倒罐2•未灌注液体重灌液体3•系吸上高度过高降低吸入高度4•叶轮,吸入、压出管路淤塞 或吸入管路漏气清洗泵及管路,堵塞漏气处5•要求扬程大于泵扬程更换新泵6•转向反改变转向流量不足1•叶轮磨损或腐蚀严重更换叶轮2•密封环磨损或腐蚀严重更换密封环3•吸入管道过小或杂物堵塞换粗管,清除杂物4•转数不足增加转数扬程不足1•输送的液体中含有气体降低液体的温度或增加压力、排气2•叶轮腐蚀严重更换叶轮3•转数不足增加转数电机过热1•流量超过使用范围验证、更改密封材料2.液体比重超过配套电机规定更换电机3•产生机械摩擦检查何处摩擦密封泄漏1.密封兀件材料选择不当验证、更改密封材料。
2•动静环腐蚀严重更换损坏之元件3•弹簧力不足检查如果装配不当,重新装配;如果弹 簧腐蚀则更换4•动静环密封圈腐蚀或变形严 重更换动静环轴承发热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把轴心对准2•支架润滑少或过多,油变质加油、减油、换油3•轴承损坏更换新轴承泵内有杂音或震动严重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把轴心对准2•流量超过使用范围产生汽 蚀验证泵选型是不得当,调整在使用范围 内运转3.输送液体中含有气体降低液体的温度或增加灌注压力4•腐蚀引起转子体不平衡更换腐蚀之元件5•固定螺母松脱旋紧松脱螺母5.6 记录 见相关记录单6 修改说明 第一版本7 相关文件标准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