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钻井平台主要用于钻探井的海上结构物上装钻井、动力、通讯、导航等设 备,以及安全救生和人员生活设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主要有自升 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① 自升式钻井平台 由平台、桩腿和升降机构组成,平台能沿桩腿升降,一般无自航能力 1953 年美国建成第一座自升式平台, 这种平台对水深适应性强, 工作稳定性良好, 发展较快, 约占移动式钻井装置总数的 1/2工作时桩腿下放插入海底,平台被抬起到离开海 面的安全工作高度,并对桩腿进行预压,以保证平台遇到风暴时桩腿不致下陷完井 后平台降到海面,拔出桩腿并全部提起,整个平台浮于海面,由拖轮拖到新的井位② 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部为工作甲板, 下部为两个下船体, 用支撑立柱连接 工作时下船体潜入水中, 甲板处于水上安全高度,水线面积小,波浪影响小,稳定性好、自持力强、工作水深 大,新发展的动力定位技术用于半潜式平台后,工作水深可达 900〜1200米半潜式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相比,优点是工作水深大,移动灵活;缺点是投资大,维持费用 高,需有一套复杂的水下器具,有效使用率低于自升式钻井平台 海上钻井平台主要特点和火灾危险性1.结构复杂,火灾蔓延快。
海上钻井平台内部结构十分复杂,为了满足生产、 生活的需要,往往将一个大空间在分成多个房间, 造成内部舱室紧凑、 走道宽度狭小, 层间高度低矮,楼梯坡度较大,出入口小,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势迅速扩大蔓 延2.可燃物较多,火灾荷载大由于平台舱室在装饰装修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可 燃材料平台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油料;在试油期间,排放石油、天然气等 易燃易爆物品,扩大了平台危险区,遇到火源极易引起火灾3.电机设备多,用电量大平台各种类型的钻井电机及生产辅助设备繁多,生 活电器集中安放,部分电器线路还敷设嵌置在装饰层中,一旦电机设备、生活电器发 生故障或电线超荷载、短路等,很容易造成火灾4.人员密集,相对孤立,易造成重大伤亡平台职工居住十分密集,外协人员 还不时上平台,居住拥挤,且对平台通道不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惊慌失措 的情绪,相互拥挤,很难及时疏散另外,海上钻井平台远离陆地,孤立作战发生 火灾时,人员逃生困难,易造成二次伤亡海上钻井平台火灾特点1.蔓延迅速,易形成立方体燃烧平台发生火灾时,火势会沿着室内、舱内的 机器设备、电缆线、管线、走道、楼梯、出入口以及具有良好传导性能的钢板,迅速 向四周和上下层扩散蔓延,使火势在短时间内扩展为大面积、多层次的立方体燃烧。
2.烟熏较大,有毒有害气体较多由于可燃材料较多,一旦发生火灾,能释放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烟雾另外,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夹杂着毒 害气体的烟雾阻碍人们的视线,不但会对人员直接构成生命威胁,而且会影响到灭火 人员寻找火源、疏散人员物资以及战斗展开3.火灾损失大,易造成群死群伤钻井平台具有房间多、门窗多及可燃物质多 等特点,由于每层建筑内部都有纵横走廊,各房间的通风管道都相互连通,通风条件 极其良好,一旦发生火灾,往往是一处着火,到处冒烟,烟雾和火焰很快冲进走廊, 形成猛烈的烟气对流,火势迅速扩展至整个平台,威胁控制室、起居舱室、机械舱室 和储油舱室等要害部位一旦火势失去控制,必将烧毁许多精密仪器和钻井平台重要 生产设施,使钻井平台的指挥中心丧失功能,人员也会因火势的威胁无路可逃,极易 形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4.作战环境复杂,阵地进攻困难钻井平台作为海上会移动的固定物,往往受 一些自然条件的限制火灾的扑救同样会在水面作战时,受到水流、风向、水深、潮 汐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消防艇不能或很难接近,实施有效的救援因钻井平台的走 廊、通道窄小,火灾发生后,大量物品会散落各处,使得本就狭小的通道更为狭窄。
如果船舱的间隔板被烧塌、楼梯被烧毁而形成障碍的话,那么势必严重地阻碍了进攻 的节奏,给进攻增加了难度海上钻井平台火灾事故防范及扑救对策结合海上钻井平台建筑特点和火灾特点来分析,我们认识到,要坚决查处平台火 灾隐患,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 “3E 对策 ”的原则,应从安全教 育、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对于火灾扑救,要经过细致缜 密的侦察,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迅速果断的控制施救,做到战无不胜,无坚不 摧1.安全教育对策 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形成科学的安 全观,领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执行和遵守安全法规制度纪律,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和 安全技术及技能安全教育形式上可分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工的安全作 为平台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增强安全意 识和法制观念,掌握安全健康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和决策能力对于平台 职工,首先要加强易燃易爆基本知识教育, 熟悉、掌握相应技能, 会防护和应急处理; 其次,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培训考核,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2.安全技术对策(1)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投入使用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消防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施工。
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总体布局、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措施,根据 舱室的使用性质,按规范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落实消防水源和室 内外消防给水系统,从本质上防止火灾发生和控制灾害的发展2)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设置平台的电气线路 易燃易爆舱室应采用防爆电器和照明,电气线路必须按照防爆的要求进行敷设; 舱室的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或不燃型的硬质塑料管固定敷设, 按规范要求选用照明灯 具;应急照明线应按规定铺设两条线路3)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 要增加消防投入,不能重经济效益轻消防安全,忽略必要的消防资金投入,加强 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提高消防设施的合格率和完好率,使其保持在良好的性能 状态4)加强舱室的消防安全评价 通过消防安全评价,如实反映出舱室的消防安全所处状态,预先发现、识别可能 导致事故发生的危害因素,以便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消防和控制措施,从而保障危险 性高的舱室安全3.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要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 61 号令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平台对消防安全主体地位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 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安全的体制。
二是 要切实加强对平台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采取一切针对性预防措施,在软件、硬件上 给予必要的支持,防止事故的发生三是要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平台的各项消防安全 规章制度不能光挂在墙上,关键要落到实处,加强违规违章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查处, 要严格火种管理制度、动用明火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四是在平台试油期间,监督外 协单位,消除火灾隐患4.火灾扑救对策(1)迅速细致侦察,全面掌握火情展开对火情的侦察是全面掌握火场动态最 有效的方法义务消防人员要熟悉防火控制图和船舱的分布、通道、出入口等情况, 向知情人迅速了解起火部位、着重查清燃烧部位火势变化情况、被困人员的数量和周 围场所状态,为火灾指挥中心全面掌握现场火势状态提供可靠的火场信息2)集中兵力,阻截火势扩大蔓延阻截火势就是控制火势扩大的最好方法 当火灾还处于局部燃烧时,灭火人员应尽可能地关闭门窗,以近战直接灭火的方法歼 灭火灾当火势扩大蔓延烧出船舱形成内外空气对流时,应集中力量在火势的下风和 上部设置防线,坚决地堵截火势向外扩展,把火势牢牢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3)紧紧抓住火场的重要方面, 确保重点部位的安全 要抓住火势在各个时期、 各个阶段所威胁到钻井平台整体及人身安全的方面。
当火势向上蔓延威胁到控制室时, 应调集必要的力量,设立阵地,阻止和消灭火势的蔓延,确保安全当火势向要害舱 室方向蔓延时,应在相邻舱室周围设置防线,并应预先将舱门、窗等孔洞封闭,施放 二氧化碳或其他保护性气体进行预控性保护,使火势不能扩展4)分割包围,梯形攻击,逐次歼灭当火势被牢牢地控制以后,对所形成的 多层、大面积火势,应采用 “上控下歼,近战强攻 ”的战术,从下至上分别歼灭火灾 进攻时,要求水枪手相互配合,交叉推进,形成 “你强攻我掩护、我前进你清障 ”的梯 形攻击阵容,逐层逐片地消灭火灾我国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发展中国最早使用平台在海上打井是 1963 年,用土办法制造了中国第一座浮筒式钻 井平台,于莺歌海距海岸 4 千米处打了三口井1966 年在渤海建立了第一座正式海上平台,同年 12 月 31 日渤海第一口探井开 钻并于 1967 年 6 月 14 日喜获工业油流,从此揭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序幕到 1994 年海上采集地震测线 57 万千米,打探井 363 口,发现油气构造 88 个 获得石油地质储量 11.88 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 1800 亿立方米,年产量达到了 647 万吨。
目前年产油量 2500 万吨,年产气量约 50 亿立方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投资 大,风险也大,但是由于油藏厚度大、储量丰度高、单井产量高,所以效益也高当 前仅大陆架 473 万平方千米的领域中,石油地质储量就约 250 亿吨,天然气 80000 亿立方米如果再考虑整个大陆边缘,其发展前景更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