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动控制 第九章 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04MB
约15页
文档ID:519588236
自动控制 第九章 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doc_第1页
1/15

《现代控制理论》教案 9-14第九章 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9.1实现与最小实现一、实现问题的提法我们知道,对于一个线性定常系统,可以用传递函数矩阵进行输入输出描述 (9.1.1)如果系统还是集中的,则还可以用状态空间方程来描述 (9.1.2)如果已知状态空间方程(9.1.2),则相应的传递矩阵可由 (9.1.3)求出,且求出的矩阵是唯一的现在,我们来研究它的反问题,即由给定的传递矩阵来求状态空间方程,这就是所谓的实现问题事实上,对于时变系统也有实现问题,只是它的输入输出描述不再是传递矩阵定义9.1:实现传递矩阵称为是能实现的是指存在一个有限的维状态方程(9.1.2)或简记为{ A, B, C, D },使得且{ A, B, C, D }称作的实现注意:一个线性定常系统的分布系统可以用传递矩阵来描述,但不能描述为有限维的状态方程所以说并非所有的都是能实现的二、实现的不唯一性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在状态变换和规范分解时得到的结论可知:尽管对于给定系统{ A, B, C, D },它的传递函数矩阵是唯一的;但反过来,对于给定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求它的状态空间实现{ A, B, C, D },结论便不唯一。

因为我们知道,状态变换前后,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可能大相径庭,但其传递函数矩阵却是相同的;同样,不能控或不能观系统,经规范分解后的整个系统与其中的既能控又能观的子系统均是其传递函数的一个实现所以,如果是能实现的则其有无穷多各个实现,且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维数三、最小实现尽管每一个传递函数阵,可以有无限多个实现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些实现中维数最小的实现,即所谓最小实现,也叫不可约实现、最小维实现、最小阶实现因为在实用中,最小实现阶数最低,在进行运放模拟和系统仿真时,所用到的元件和积分器最少,从经济性和可靠性等角度来看也是必要的最后,我们还不证明地给出一个关于最小实现的定理:定理9.1:实现状态空间方程{ A, B, C, D }是传递函数矩阵的最小实现的充要条件是{ A, B, C, D }既能控又能观传递函数矩阵的所有最小实现,互相间是代数等价的§9.2 传递函数的实现本节主要讨论正则有理分式传递函数的实现问题设传递函数为 (9.2.1)作一简单的代数变换,便可得: (9.2.2)设系统{ A, b, c, d }是的一个实现,则有 (9.2.3)上式应对任意的s都成立,令则可得到这就是说:对一般正则有理分式的传递函数,其实现的d阵(标量)是唯一的,且 (9.2.4)于是,本节的以下内容仅讨论传递函数为严格正则有理分式的情况。

§9.2.1 能控标准型实现一、基本形式回忆第七章第二节,在那里,我们以一个四阶传递函数为例,给出了由传递函数出发建立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的一般方法不难证明:状态空间方程 (9.2.5)是传递函数 (9.2.6)的一个实现不难发现该实现的系统矩阵与控制矩阵的二元组合在一起正好构成能控标准型,故称上述实现是能控标准型实现例7-5 设线性定常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试求该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解:引入一个新变量,它的拉氏变换式定义为即 (2.3)于是,我们有 (2.4)定义状态变量为 即 (2.5)显然 (2.6)它们与(2.1)无关,而直接由(2.5)中定义得到为导出关于的等式,我们把(2.5)代入至(2.3),即可得在时域中,此即 (2.7)而将(2.5)代入至(2.4)又可得到在时域中,此即 (2.8)把(2.6)、(2.7)、(2.8)结合在一起即 (2.9)这就是所要求的状态空间方程二、能控标准型实现的变型要指出的是:在上例中,若状态变量为 即 (2.10)则可导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是 (2.11)注:我们称系统(2.9)为的下友型能控标准型实现,而称(2.11)为的上友型能控标准型实现。

§9.2.2 能观标准型实现:一、基本形式为了明确起见,我们记传递函数的能控标准型实现是,即有由于是标量,故应有这就是说系统也是的一个实现由此我们又得到一种极重要的传递函数的实现形式 (9.2.7)根据对偶性原理:与是一对对偶系统既然构成能控标准型,那么由能观标准型的定义,构成能观标准型,故称为的能观标准型实现二、能观标准型实现的变型留作习题§9.2.3 约当标准型实现将给定的传递函数(我们仍假定为严格正则有理分式)的分母进行分解因式,亦即求出系统的各个极点,然后我们分两种情况讨论该传递函数的约当标准型实现:一、无重极点系统的对角型实现设给定的传递函数为 (9.2.8)用部分分式分解的方法可将上式写为即 (9.2.9)将之用结构图表示出来就是(以四阶为例):按图示方法选取状态变量则: (9.2.10)在时域里,即 (9.2.11)同时从图上还可以看出: (9.2.12)故该系统的约当标准型实现为 (9.2.13)另一方面,式(9.2.9)也可以用如下的结构图来表示按图示方法选取状态变量则: (9.2.14)在时域里,即 (9.2.15)但此时,从图上还可以看出: (9.2.16)故该系统的约当标准型实现还可以写成 (9.2.17)显然,它与(9.2.13)型式上略有区别,如果一定要区分,可以称(9.2.13)为能控约当型实现,而称(9.2.17)为能观约当型实现。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称呼?)二、重极点系统的约当型实现为简单起见,我们仅讨论传递函数中无相极点的情况:即它可分解为: (9.2.18)它的动态结构图可绘制如下(以四阶为例)按图示方法选取状态变量则: (9.2.19)求其拉氏反变换便有: (9.2.15)写成矩阵形式即 (9.2.16)当然,通过对传递函数表示式的转置还可得到另一种形式的约当标准型实现,同学们不妨回去练习一下三、更一般的约当型实现有一上面的结论对一般系统通过部分分式分解法,总可以化为有限个上述形式的子系统,同学们通过做一习题,可体会出上面谈到的两个看起来较为特殊的系统的结论是如何用到一般形式传递函数的实现的习题: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六、(24分)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如下,试分别给出满足以下条件的实现并分析实现的稳定性1.求既能控又能观的约当型实现,分析该实现的渐近稳定性;2.求一个维数尽可能低的能控但不能观、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但非渐近稳定的实现,分析该实现的BIBO稳定性;3.求一个维数尽可能低的既不能控又不能观、且李雅普诺夫意义下不稳定的实现,分析该实现的BIBO稳定性和渐近稳定性习题:分别求出线性定常系统在输出反馈、状态反馈、输出内反馈下,闭环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v -- x -- y)和传递函数(v -- y)。

§9.3 传递矩阵的实现§9.3.1 能实现性定理定理9.2传递矩阵能实现的充要条件是:是正则有理矩阵由(3.19)我们有 (4.30)若A是矩阵,则为n阶,而的每一个元素均是的阶子矩阵的行列式故其最高阶为,它们的线性组合当然最多也只能有阶所以我们有结论:是一个严格正则的有理矩阵若D为非零阵,则是正则的至此证明了:若是能实现的,则它一定是正则有理阵注意,我们有下面我们来证明充分性,即为的正则有理阵则有一个实现首先,我们将分解为: (4.31)其中是中严格正则部分令 (4.32)是所有元素的最小公分母这里我们需要d(s)是首一的,即其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这样,可表示为: (4.33)其中Ni为q×p的常矩阵现在,我们说方程组 (4.34)是的一个实现矩阵Ip是的单位阵,每个0也都是的零阵A阵称为块友型矩阵它有r行r列的矩阵组成,于是A阵的阶为,B阵的阶为,由于C阵含有r个Ni其每个均为阶,所以C阵的阶为这一实现的维数为rp并称之为能控标准型我们来证明(4.34)及(4.31),(4.33)是的一个实现我们定义 (4.35)其中Zi是的,所以Z是的,于是(4.34)的传递矩阵等于 (4.36)我们将(4.35)写成或 sZ = AZ + B (4.37)用A的友型转换性质,从(4.37)第二块行至最后块行所对应的方程,我们立即得到此即意味着将这些等式代入(4.37)第一块行所对应的方程,得或由(4.32)于是我们得到将它们(4.36)代入得到它等于(4.31)和(4.33)中的,此即表明(4.34)是的一个实现。

例4.6 考虑一个正则有理矩阵 == (4.38)这里,我们将分解成一个定常矩阵与一个严格正则有理阵之和的首一最小公分母是于是我们有于是(4.38)的实现是: (4.39)这是一个六维的实现§9.3.2 传递向量的实现我们来讨论一个特殊的情况,即在(4.31)和(4.33)中为节省空间,假定,当然,讨论可适用于任意正整数r和q考虑一个的正则有理阵 (4.40)它的实现可直接有得到: (4.41)这种能控标准型实现可由式(4.40)中的系数直接读出有许多方法可以求出正则传递矩阵的实现例如,习题4.9给出了一种与(4.33) 不同的rq维实现令是的第i列,是输入向量u的第i个元素这样则可表示为如图4.4(a)所示这样我们可以分别实现的每一列,然后再把这些实现合在一起就可得到的实现显然,我们也可以对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实现然后在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得到的实现,详见参考文献6之158-160页图4.4 的列实现与行实现MATLAB函数 [a,b,c,d]=tf2ss(num,den) 对任一单输入-多输出的传递矩阵生成一个形如(4.41)的能控标准型实现使用这一函数,无须象(4.31)那样对分解(分解为常阵与严格正则有理阵),但我们仍须计算出它的最小公分母,而不必首一。

下例将对(4.38)的每一列应用tf2ss,然后在再将它们合在一起,从而构造出的实现例4.7 考虑(4.38)中的正则有理阵,其首列为=键入:n1=[4,-2,-20;0,0,1];d1=[2,5,2];[a,b,c,d]=tf2ss(n1,d1)得到首列的如下实现 (4.42)同样,用函数tf2ss还可以生成第2列的如下实现: (4.43)这两个实现可以合在一起,成为即 (4.44)这是(4.38)中的一个不同的实现,此实现的维数为4,比(4.39)的实现低两维4.39)与(4.44)这两个状态方程是零状态等价的,这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传递矩阵,然而它们不是代数等价的关于实现,将在第七章予以进一步的研究,需指出的是,本节的所有讨论,包括tf2ss的使用,可以不加任何改动地用于离散时间的情况and performance test copies of the record. If necessary, review should be carried out; 4) for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