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9359276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39(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21秋土地资源学平时作业一参考答案1. 同一粒级的土粒在性质和化学成分上基本一致。(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 人力资源需求的根源是( )A.生存的需要B.生产的需要C.生活的需要D.消费参考答案:D3.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和能源的要求,一般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所需能量和碳源直接来自土壤有机物质的类型是( )A.化能异养型B.化能自养型C.光能异养型D.光能自养型参考答案:A4. 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结构体的形成的物质是( )。A.胡敏酸B.富里酸C.有机酸D.无机酸参考答案:A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 )。A.代际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多样

2、性原则D.公开性原则参考答案:B6. 回收的耗竭性资源主要是指金属等矿产资源,不可回收的耗竭性资源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7. 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公布协议出让结果的时间不得少于( )d。A.7B.10C.15D.30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公布协议出让结果的时间不得少于( )d。A.7B.10C.15D.30参考答案:C8. 按照监察的对象不同,可将土地执法监察划分为( )。A.内部监察B.外部监察C.自力监察D.他力监察参考答案:AB9. 一个发育完全的土壤剖面,从上到下可划公出最基本的发生层次是(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3、参考答案:B10. 资源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经济行为主体对资源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有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 属于纯行政强制方法的土地管理方法的是( )。A.命令和通知B.法规和条例C.计划和规划D.激励和处罚参考答案:A12. 土壤容重指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包括孔隙)土壤的( )A.烘干土重B.风干土重C.湿土重D.自然土重参考答案:A13. 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只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4. “公地悲剧”的核心问题是共有资源在产权上是非排他性的,共有资源的实质是产权不明晰或“产权缺失”。(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4、15. 首次不动产登记通常用权利人单独申请的方式,变更登记则通常采用共同申请的方式。(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6. 农用地转用是行政行为,是政府的专有权力。(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7. 一般原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比例低,而次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比例高。(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8.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它们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主要是( )。A.分解有机质B.合成腐殖质C.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D.固氮E.促进物质在土壤中的运输参考答案:ABCD19. 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 )A.经向地带性B.纬向地带性C.区域性D.垂直地带性E.地貌地

5、带性参考答案:ABD20. 工业用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为( )年。A.70B.50C.35D.40参考答案:B21. ( )是强化土地行政管理、促进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A.土地监察与督察管理B.土地权籍管理C.土地市场管理D.土地利用管理参考答案:A22. 马尔萨斯认为,人口无所妨碍时以( )A.指数级数增加B.几何级数增加C.算术级数增加D.函数级数增加参考答案:B23. “治之得宜,地力常新”是由于土地资源具有( )A.生产性B.动态性C.多功能性D.可更新性参考答案:D24. 处女地的开发利用的总成本中不包括( )A.直接费用B.替代成本C.时间成本D.社会成本参考答案:B25. 198

6、6年( )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土地的分散管理体制,确立了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A.国家土地管理局B.国土资源部C.自然资源部D.农业部参考答案:A26. ( )的土地所有制主要有国有和私有两种形式。A.美国B.日本C.新加坡D.加拿大参考答案:C27. 非农用地用途管制的重点是增量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用途管制。(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土地类型是指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组合。(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9. 我国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有( )一级类A.8个B.3个C.12个D.9个参考答案:C30. 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物质既有砂粒,又有粘粒,可

7、以培育出肥沃的土壤。(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1. 农用地转用批准文件有效期为( )。A.2年B.1年C.5年D.3年参考答案:A32.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和矿物在生物影响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其作用形式主要是( )。A.根劈作用B.生物的化学分解作用C.水解作用D.风和流水的作用E.碳酸化作用参考答案:AB33. 因受重力的影响,土壤毛管水的运动方向只能是向下运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4. 地籍的类别按( ),可划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A.地籍的发展阶段B.行政管理的层次C.地域和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D.经济发展的速度参考答案:A35. 随着生产力的

8、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资源的种类( )A.不断增多B.逐渐减少C.保持平衡D.日趋完善参考答案:A36. 资源贸易只能改变一个地区资源的经济供给而不能改变资源的自然供给。(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7. 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土壤生物是( )A.植物根系B.土壤动物C.土壤微生物D.土壤昆虫参考答案:C38. 推动国土开发整治的中心环节是( )A.专题规划B.重点区域规划C.区域开发规划D.国土规划参考答案:D39. 英国的土地规划管理是中央政府集权管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0. 以下哪位学者是产权理论的代表人物?( )A.塞缪尔森B.麦科斯C.科斯D.

9、韦伯参考答案:C41. 土地资源评价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2.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有数量的有限性、整体系统性、地域差异性、功能多样性和不可再生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3. 土粒越粗,土壤成分越复杂; 土粒越细,土壤成分越简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4. 净耕地系数是指耕地地类图斑量算出的耕地毛面积中净耕地所占的比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45.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具有( )的性质A.针对性B.局面性C.具体性D.选择性E.全面性参考答案:ABCD46.

10、土壤有效水的范围在( )。A.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B.最大分子持水量至田间持水量C.吸湿系数至田间持水量D.毛管断裂含水量至田间持水量参考答案:B47. 农村村民一户能拥有( )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A.不多于三处B.一处C.两处D.不多于四处参考答案:B48.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乡(镇)级四个层次较完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9.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执行。(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胡敏酸盐的溶解特征一般是( )A.溶于水B.溶于酸C.溶于碱D.水、酸、碱

11、皆溶参考答案:C51. 界定性规划通过设定未来的目标来引导土地利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2. 排污权交易制度最早在哪个国家进行实践的?( )A.德国B.英国C.美国D.澳大利亚参考答案:C53. 我国能源资源较多的地区不包括( )A.黑龙江南部B.内蒙古C.吉林东部D.山东半岛参考答案:B54. 自然资源具有可再生、可储备、可耗竭、可补充以及( )5个基本特征。A.可回收B.可利用C.可循环D.可持续参考答案:D55. 由于受到根系的选择性影响,根际微生物种类通常要比根外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56. 土地变更调查是对辖区( )进行调查A.全部土地B.指定土地C.

12、变化的部分土地D.主要土地参考答案:C57. ( )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针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过程中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这类规划主要在于保护现有土地资源,开发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生产力。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细部规划C.土地利用详细规划D.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参考答案:D58. 下列矿物中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角闪石B.高岭石C.白云母D.斜长石参考答案:B59. 征地区片价应设定对应的基准时点,一般( )年更新一次。A.3-6B.3-5C.2D.6参考答案:B60. 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主要是:(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提供依据;(2)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3)为理顺土地价格体系、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开展土地整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工作提供依据;(4)为实行农业税制改革,公平合理配赋征收农业税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