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2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只要你理解概念仔细运算,相信你一定会填对的.)1.(2分)已知,如图,AD=AC,BD=BC,O为AB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3 对全等三角形.分析: 由已知条件,结合图形可得△ADB≌△ACB,△ACO≌△ADO,△CBO≌△DBO共3对.找寻时要由易到难,逐个验证.解答: 解:∵AD=AC,BD=BC,AB=AB,∴△ADB≌△ACB;∴∠CAO=∠DAO,∠CBO=∠DBO,∵AD=AC,BD=BC,OA=OA,OB=OB∴△ACO≌△ADO,△CBO≌△DBO.∴图中共有3对全等三角形.故答案为:3.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2.(4分)如图,△AOB中,∠B=30°,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A′OB′,若∠A′=40°,则∠B′= 30 °,∠AOB= 110 °.考点: 旋转的性质.分析: 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利用∠AOB=∠A′OB′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解答: 解:∵△AOB中,∠B=30°,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A′OB′,∠A′=40°,∴∠B=∠B′=30°,∠A′=∠A=40°,则∠B′=30°,∠AOB=180°﹣∠A﹣∠B=110°.故答案为:30,110.点评: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2分)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y= 11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分清对应边,结合全的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解答: 解:∵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中都有2∴长度为2的是对应边,x应是另一个三角形中的边6.同理可得y=5∴x+y=11.故填11.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对应边的找法;根据两个三角形中都有2找对对应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2分)从地面小水洼观察到一辆小汽车的车牌号为,它的实际号是 GFT2567 .考点: 镜面对称.分析: 关于倒影,相应的数字应看成是关于倒影下边某条水平的线对称.解答: 解:实际车牌号是:GFT2567.故答案为:GFT2567.点评: 本题考查了镜面反射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对称轴,进而得到相应数字. 5.(2分)如图,点D,E分别段AB,AC上,BE,CD相交于点O,AE=AD,要使△ABE≌△ACD,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ADC=∠AEB或∠B=∠C或AB=AC或∠BDO=∠CEO (只需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其他点或线).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 开放型.分析: 要使△ABE≌△ACD,已知AE=AD,∠A=∠A,具备了一组边和一组角对应相等,还缺少边或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结合判定方法及图形进行选择即可.解答: 解:∵∠A=∠A,AE=AD,添加:∠ADC=∠AEB(ASA),∠B=∠C(AAS),AB=AC(SAS),∠BDO=∠CEO(ASA),∴△ABE≌△ACD.故填:∠ADC=∠AEB或∠B=∠C或AB=AC或∠BDO=∠CEO.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添加时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能添加,根据已知结合图形及判定方法选择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健. 6.(2分)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即是∠AOB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SSS证明△COM≌△CON .考点: 作图—基本作图;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由三边相等得△COM≌△CON,即由SSS判定三角全等.做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判定方法逐个验证.解答: 解:由图可知,CM=CN,又OM=ON,OC为公共边,∴△COM≌△CON,∴∠AOC=∠BOC,即OC即是∠AOB的平分线.故答案为:SSS证明△COM≌△CON.点评: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要熟练掌握确定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要注意培养. 7.(2分)如图为6个边长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135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 观察图形可知∠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利用这些关系可解此题.解答: 解:观察图形可知:△ABC≌△BDE,∴∠1=∠DBE,又∵∠DBE+∠3=90°,∴∠1+∠3=90°.∵∠2=45°,∴∠1+∠2+∠3=∠1+∠3+∠2=90°+45°=135°.故填135.点评: 此题综合考查角平分线,余角,要注意∠1与∠3互余,∠2是直角的一半,特别是观察图形的能力. 8.(2分)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相等,则∠ABC+∠DFE= 90 度.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 由图可得,△ABC与△DEF均是直角三角形,由已知可根据HL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不难求解.解答: 解:∵△ABC与△DEF均是直角三角形,BC=EF,AC=DF∴Rt△ABC≌Rt△DEF(HL)∴∠ABC=∠DEF∵∠DEF+∠DFE=90°∴∠ABC+∠DFE=90°.故填90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综合运用能力. 9.(2分)如图,若P为∠AOB内一点,分别作出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接P1P2交OA于M,交OB于N,P1P2=24,则△PMN的周长是 24 .考点: 轴对称的性质.分析: 先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得出PM=P1M,PN=P2N,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 解:∵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为P1、P2,∴PM=P1M,PN=P2N,∴△PMN的周长=PM+PN+MN=P1P2=24.故答案为:24.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熟知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2分)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3,BC=10,则△BDC的面积是 15 .考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 过D作DE⊥BC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求出即可.解答: 解:过D作DE⊥BC于E,∵∠A=90°,∴DA⊥AB,∵BD平分∠ABC,∴AD=DE=3,∴△BDC的面积是×DE×BC=×10×3=15,故答案为:15.点评: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1.(4分)如图,△ABC≌△ADE,BC的延长线经过点E,交AD于F,∠ACB=∠AED=105°,∠CAD=10°,∠B=50°,则∠EAB= 60 °,∠DEF= 35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 由△ACB的内角和定理求得∠CAB=25°;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到∠EAD=∠CAB=25°.则结合已知条件易求∠EAB的度数;最后利用△AEB的内角和是180度和图形来求∠DEF的度数.解答: 解:如图,∵∠ACB=105°,∠B=50°,∴∠CAB=180°﹣∠B﹣∠ACB=180°﹣50°﹣105°=25°.又∵△ABC≌△ADE,∴∠EAD=∠CAB=25°.又∵∠EAB=∠EAC+∠CAD+∠CAB,∠CAD=10°,∴∠EAB=25°+10°+25°=60°,即∠EAB=60°.∴∠AEB=180°﹣∠EAB﹣∠B=180°﹣60°﹣50°=70°,∴∠EDF=∠AED﹣∠AEB=105°﹣70°=35°.故答案是:60;35.点评: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理论依据,应用时要会找对应角和对应边. 12.(2分)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 50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专题: 计算题.分析: 由AE⊥AB,EF⊥FH,BG⊥AG,可以得到∠EAF=∠ABG,而AE=AB,∠EFA=∠AGB,由此可以证明△EFA≌△ABG,所以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GC=DH,CH=BG,故FH=FA+AG+GC+CH=3+6+4+3=16,然后利用面积的割补法和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图形的面积.解答: 解:∵AE⊥AB且AE=AB,EF⊥FH,BG⊥FH⇒∠FED=∠EFA=∠BGA=90°,∠EAF+∠BAG=90°,∠ABG+∠BAG=90°⇒∠EAF=∠ABG,∴AE=AB,∠EFA=∠AGB,∠EAF=∠ABG⇒△EFA≌△ABG∴AF=BG,AG=EF.同理证得△BGC≌△DHC得GC=DH,CH=BG.故FH=FA+AG+GC+CH=3+6+4+3=16故S=(6+4)×16﹣3×4﹣6×3=50.故答案为50.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相关知识.作辅助线是本题的关键. 二、精心选一选(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相信你一定能选对!)13.(3分)如图,下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考点: 轴对称图形.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 解:第1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2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第3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4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综上所述,轴对称图形有3个.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14.(3分)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和△A′B′C′全等的是( ) A. AB=A′B′,BC=B′C′,∠A=∠A′ B. ∠A=∠A′,∠C=∠C′,AC=B′C′ C. ∠A=∠A′,∠B=∠B′,∠C=∠C′ D. AB=A′B′,BC=B′C′,△ABC的周长=△A′B′C′的周长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 解:A、AB=A′B′,BC=B′C′,∠A=∠A′,角不是边的夹角,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B、∠A=∠A′,∠C=∠C′,AC=B′C′,边不是对应边,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故本选项错误;C、∠A=∠A′,∠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