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析及油藏开发主要技术政策界限确定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92KB
约11页
文档ID:518471351
析及油藏开发主要技术政策界限确定_第1页
1/11

试油试采资料分析及油藏开发主要技术政策界限确定一、试油试采资料分析(一)试油目的及确定参数概念:完井后用密度较小的液体或者压力较高的气体将井内密度较大的压井 液置换出来,在逐步把井内液柱压力降低到低于产层的地层压力的情况下,诱导 油气流入井,然后对目的层的油气水产量和性质以及地层压力和温度等进行测 定,这一整套工艺技术称为试油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认识油层,为油田的合理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完钻井试油,可以确定如下参数:• 确定油层岩电关系,求取油层有效厚度界限值• 获取油井油、气、水产量,了解油井产能• 测量油层压力、井底压力、井口压力和油藏温度• 认识油层流体性质,包括地面原油性质、天然气性质、地层水性质通过试井,可以确定如下参数:• 确定油层地层压力、流动压力及地层温度;• 求得油井的产能方程,确定油井生产能力;• 确定储集层孔隙类型,计算地层渗流特征参数;• 确定井底的完善程度,为制定增产措施及评价其效果提供依据;• 确定油藏边界的形状及距离,计算油藏储量;• 分析油井的生产状况,确定其最佳工作制度通过自喷井求取高压物性资料,包括油层饱和压力、原始油气比、地下原油 性质、原油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等。

二)试采目的及确定参数目的:是了解油井生产技术条件,掌握产量、压力变化,评价产能、天然能 量,认识油层渗流特性,为油藏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要求:油藏证实有工业油流后,根据油藏特点和开发要求,开展试采工作 试采时间视油藏弹性能量大小而定,一般以半年至一年为限试采井数根据油藏 大小、地质复杂程度和开发工作需要而定一般含油面积小于10km2、地质储量 小于1000xl04t的油藏,设计1-2 口试采井;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断块至少设计1 口试采井;大中型构造油藏每10km2不得少于1 口试采井;必要时可开辟井组 或试验区进行试采试采井一般应均匀部署,油层性质变化较大时应考虑试采井 分布的代表性通过试采可研究:(1) 研究地层,即验证砂层组及小层划分,储层非均质情况,隔层性质及 分布规律(2) 研究井网、井距及不同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层系划分,合理产量 采油速度及不同井网的经济技术指标评价3) 研究生产动态规律,为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依据4) 研究采油工艺,如油层改造、完井方式、增产措施、防砂等三)试油试采资料分析内容及方法1、油藏性质1)原油性质(1) 原油性质的描述• 根据试油试采资料,描述地面原油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蜡量、含硫量、 含沥青量等参数。

• 根据高压物性资料,描述地层原油密度、粘度、一次脱气和多次脱气气 油比、原油体积系数、饱和压力、原油压缩系数、溶解系数、热膨胀系数、收 缩率等• 根据室内实验资料,描述不同温度条件下原油粘度的变化• 依据不同储层原油的化学组成和原油的物理性质,进行原油性质的分类:① 低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S5mPa・s② 中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20 mPa・s③ 高粘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20-50 mPa・s④ 稠油: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 50 mPa .s,相对密度> 0.920 稠油又可细分为 3 大类 4 级(表)⑤ 凝析油:指在地层条件下介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 一般相对密度 > 0.800⑥ 挥发油: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 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上接近临界点,在开发过程中挥发性强⑦ 咼凝油:为凝点> 40°C的轻质咼含蜡原油2) 原油性质分布特点①横向变化特点 描述区块每个油层不同构造位置的原油性质变化特点② 纵向变化特点 描述区块不同油层的原油性质变化特点同一区块不同油层同一构造位置的 原油性质变化特点2)天然气性质(1)天然气化学性质 描述天然气化学组成中轻烃(甲烷)、重烃(乙烷以上烃)、烯烃(不饱和烃) 和非烃(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氦和惰性气体)的组分和百分含量。

2)天然气物理性质 描述天然气的相对密度、粘度和压缩系数3)地层水性质(1)地层水化学性质及分类 描述地层水中的重碳酸根、碳酸根、硫酸根、氯根、钾、钠、钙、镁等离 子的成分及当量百分含量确定属重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钙或氯化镁等地层 水水型2)地层水物理性质 描述地层水的密度、粘度、矿化度及压缩系数、体积系数等4)地层压力系统 压力系统是指受同一压力源控制的、能相互影响和传递压力的储集层统一 体①原始地层压力与油层中部深度关系曲线绘制②油藏压力系数的确定:③ 压力系统的判别:•正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基本一致,压力系数〉0.9—1.2• 异常高地层压力(异常高压):地层压力明显大于静水柱压力,压力系数>1.2• 异常低地层压力(异常低压):地层压力明显小于静水柱压力,压力系数V0.95)油藏温度系统 描述地层温度的变化,常使用地温梯度和级度的概念 地温级度指地温每增加1度,所需的深度增加值,它是地温梯度的倒数:通常地球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0C/100m,凡低于此称为地温梯度负异常,高 于此称为地温梯度正异常胜利油田正常地温梯度一般为3.3〜3.50C/100m2、油井产能 衡量油井产能的重要指标是采油指数。

采油指数定义为单位压差下的日产油 量,它代表油井生产能力的大小,可用来判断油井工作状况及评价增产措施的效 果采油指数的高低与油层渗透率、有效厚度、地层压力等有关因此,往往确 定油井产能首先确定油井采油指数1)油井采油指数的确定方法(1)根据区块少量探井试油资料,确定油井采油指数及每米采油指数(2)根据区块少量的探井或开发准备井试采初期资料,确定采油指数(3)流动系数法该方法是根据一定数量试油井的kh/卩值与油井采油指数建立的关系图版, 在求得kh /卩值后,求取不同流动系数条件下的采油指数值4) 稳 定 试 井 法 该方法适用于地层压力及井底流压均高于饱和压力的各类油藏该方法是通过连续改变3个以上工作制度,取得产量qo与生产压差△ P,或 两种工作制度下的产量差Aq与井底流动压差绘制油井指示曲线即IPR曲 线5) 理 论 公 式 法 由于该方法考虑了油层物性、流体性质等影响,因此适用于不同开采方式油藏的油井0.5429 KK hJ = roo 卩 B (In r r + s)o o e w(6) Vogel (沃 格 尔) 法(7) 类比法 油田或区块投产初期,往往受现场录取资料的限制,不能根据本油田(区块)资料确定油井采油指数。

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借用同类油田资料,结合本油田(区 块)少量资料来确定采油指数同类油田概念一般是指:•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相同韵律特征;•相同油藏埋深;•相似储层 物性;• 相似流体性质; • 相似温度压力系统如孤东油田、孤岛油田、埕岛油田即为同类油田2)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 生产压差反映油井利用一定的工作制度(油嘴或抽油参数)采油时消耗的地 层能量合理生产压差应能够满足油井最大产量,同时又不使油井井底原油脱气 或边(底)水突进或油井出砂生产压差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油田稳定的需要• 油藏条件 如油藏类型(边底水、高低饱和油藏、储层物性、高压异常带)• 油井状况 如是否防砂、压裂等• 目前采油工艺水平 如不同下泵深度等生产压差计算公式:Ap 二 p - ps i wf3)新井产能的确定方法(1) 油嘴公式 油田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如果某些不产水的自喷井具有大致相同的油气 比,地面原油比重变化范围不大,同时井口油管压力(油嘴的上游压力)大于井 口回压(即油嘴的下游压力)的两倍时,油井的产量、油压和油嘴直径之间存在 如下关系式:q = CD 2 Pou式中:qo一产油量,t/d;D—油嘴孔眼直径,mm;Pu一油管压力,kg/cm2;C—油嘴系数,(一般介于0.1〜1之间)。

2)开始产水后油嘴公式 自喷井开始产水以后,在计算其产量的油嘴公式中就要考虑到含水率的影 响根据统计和试验得到如下的经验公式:总液量:=q + qow0.4= D 2 P (1 - f ) -0.5R 0.5 t w产油量:0.4R 0.5D2P (1- f )0.5tw(3)改变油嘴后产量和油压的估算公式(油嘴变换公式)一口稳定生产的自喷井,正在用直径为D]的油嘴生产,日产量为q]此时 如改变油嘴直径为D2时,日产油量将变为q2如果井下生产层位和完善程度不 变,生产油气比也不变,则q1和q2之间将有以下的简单关系:年q2=(Di HA5(4)陈元千方法(5) 面积注水产量计算方法(6) 弹性驱动条件下单井产量计算法(7) 溶解气驱油田单井产量计算(8) 采油强度法该方法一般在无测压资料的情况下使用,或作为辅助方法4)油井见水后产能的确定(1) 分流量方程法 根据达西定律,当油水两相同时流过油藏内某一地层的横截面时,水相占整个产液量的百分数称为水的分流量或含水百分数,用 fw 表示在一维条件下, 忽略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其公式如下:f 二 Q W 二 1 W Q o + Qw 1 + k ro 卩 wk rw 卩 o(2) 单井最大产液量法略(3) 单井产量递减曲线法 选择试采时间较长的油井,作日油与时间关系曲线,利用趋势线求取分段递减率,然后测算油井产量,如果试采时间较短,则可求取月递减率,由公式:a 1 — ( 1-a )6.5年月求得年递减率式中:a — 年递减率,小数;年a — 月递减率,小数。

月5)区块(单元)产能确定方法根据上述方法求得的油井采油指数和合理生产压差,综合考虑油藏有效厚 度、生产层数、油层物性、油井措施等,确定区块(单元)的平均单井产能,然 后乘以生产井数,得区块产能一般步骤:略3、油藏天然能量分析1)油藏天然驱动类型2)评价天然能量的分类标准3)评价油藏天然能量的主要方法二、油藏工程参数确定(一)流体物性参数获取途径:PVT实验测定、查图版、经验统计公式计算主要用途:储量计算、油气藏动态分析、各种油藏工程计算及油藏数值模拟1、 PVT 实验测定1) 饱和压力测定 饱和压力定义:地层原油饱和压力,是在油层温度下全部天然气溶解于石油中的最小压力,也可以说是在地层温度下,从液相中分离出第一批气泡时的压 力亦称泡点压力饱和压力测定即 P-V 关系测试,又称恒质膨胀实验,是指 在地层温度下测定恒定质量的地层原油的体积与压力的关系,从而得到地层流体 的饱和压力、压缩系数等参数2) 原油压缩系数定义:在地层条件下(恒温),每变化 1MPa 压力,单位体积原油的体积 变化率,它是油藏弹性能量的一个量度3) 地层原油的单次脱气性质 定义:将处于地层条件下的单相地层原油瞬间闪蒸到大气条件下,测量 其体积和气液量变化。

原理:保持油气分离过程中体系的总组成恒定不变 目的:为了测定油、气组分组成、单次脱气气油比、体积系数、地层油 密度等参数4)油藏温度下多次脱气性质 定义:是指在地层温度下,将地层原油分级降压脱气、排气的过程,测 量油、气性质和组成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原理:整个过程中,体系的总组成不断改变 目的:为了测试和计算各级压力下的溶解气油比、饱和油的体积系数和密度、 脱出气的偏差系数、相对密度和体积系数,以及油气双相体积系数等参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