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材料成型加工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1.99KB
约19页
文档ID:518192529
材料成型加工_第1页
1/19

细心整理第一章P13/1、 什么是液态合金的充型实力?合金的流淌性取决于哪些因素?合金流淌性不好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为什么铸钢的流淌性比铸铁差?答:熔融合金充溢铸型型腔,获得形态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实力,称合金的充型实力 合金的流淌性取决于流淌性、浇注条件、铸型特点假设合金的充型实力缺乏,在型腔填满之前金属液停顿流淌,铸件将产生浇缺乏或冷隔等缺陷;浇缺乏使铸件未能获得完整的形态,冷隔使铸件存在未完全熔合的垂干脆缝,铸件的力学性能紧要受损 纯金属合共晶成分的合金在结晶在恒温下进展,结晶过程从外表起先向中心逐层推动,呈现为逐层凝固的特征;而其它成分的合金是在必需的温度范围内结晶的,由于初生树枝状晶体与液体两相共存,结晶过程呈中间凝固方式,粗糙的固液界面加大了合金的流淌阻力,合金的流淌性变差铸铁组织与共晶成分接近,而铸钢的成分远离共晶点,因此其流淌性比铸铁差3、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改善充型实力,那么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答:温度过高,合金的收缩量大,易产生缩孔与缩松,同时温度过高,凝固从于高温时间很长,晶粒长大紧要,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浇注温度不能过高5、为什么灰铸铁的收缩比碳钢小?答:灰铸铁的收缩比碳钢小的缘由有两个:1,铸铁是糊状而铸钢是层凝固。

2,铸铁有石墨化膨胀,而铸钢几乎没有7、什么是定向凝固原那么?什么是同时凝固原那么?各需接受什么措施来实现?上述两种凝固原那么各适用哪种场合?答:定向凝固原那么是使慢慢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最终才是冒口凝固同时凝固是尽量削减铸件各部位间的温度差,使其匀整的冷却加冒口,安放冷铁这两种凝固方式适合于收缩率较小的灰铁件铸造铁水在砂型里面凝固的时候,定向凝固一般都是薄壁局部先凝固,厚壁的局部后凝固,也就是铸件壁厚凝固冷却速度有差异而同时凝固指的是铸件全部壁厚凝固冷却速度温差较小,一般会在热节部位接受冷铁激冷的方式,迫使热节部位快速凝固,这种凝固方式适合于薄壁、壁厚较匀整的铸件同时凝固原那么适用铝青铜,铝硅合金和铸钢件定向凝固适用灰铸铁,锡青铜等8、分析如下图轨道铸件热应力分布,并用虚线表示出铸件的变形方向答: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匀整,各局部冷却速度不同,以致在同一时期铸件各局部收缩不一样引起的 不匀整冷却使铸件的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收压应力铸件的壁厚差异越大、合金的线索缩率越高、弹性模量越大,热应力也越大P70/3、铸件的壁厚为什么不能太薄,也不宜太厚,而且应尽可能厚薄匀整?答:太薄浇筑时浇缺乏,太厚易产生缩松、缩孔,而且不利于热处理。

厚薄匀整有利于铸件凝固,从而幸免缩孔、裂纹等等许多铸造缺陷 其次章P88/1、何谓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实质是什么?答:① 塑性变形就是指当作用于金属的外力增大到使金属的内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极限以后,金属产生永久性变形,这种变形就称为塑性变形② 塑性变形的实质是金属晶体内部产生滑移的构造5、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答:热加工时因铸锭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沿金属流淌方向被拉长而形成纤维组织这些夹杂物在再结晶时不会变更其纤维状存在的纤维组织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各向异性沿纤维方向〔纵向〕较垂直于纤维方向〔横向〕的强度、塑形和冲击韧度都较高6、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最常用的措施是什么?答:① 提高金属的塑性应从以下方面着手:a. 改善金属内部组织:由于单相组织比多相组织的塑性好,匀整细小的组织比粗大的组织塑性好;因此,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尽量获得单相组织或匀整细小的组织b. 提高变形温度:提高金属塑性变形时的温度,金属的塑性指标增加、变形抗力降低,有利于金属的塑性成形c. 提高金属塑性变形速度:尽量提高金属塑性变形速度,借助于热效应,使金属塑性指标提高、变形抗力降低,从而提高金属的塑性变形实力。

d. 改善金属塑性变形的应力状态:尽量接受压应力数目较多的金属塑性变形方式,以提高金属的塑性 ② 最常用的措施是提高金属塑形变形时的温度即对金属加热,在热状态下进展塑性成形P95/5、对自由锻造的锻件有哪些构造、工艺性要求?答:由于自由锻只限于运用简洁的通用工具成形,因此自由锻件外形构造的困难程度受到很大限制在设计自由锻锻件时,除满足运用性能要求外,还应考虑锻造时是否可能,是否经济和便利,满足以下工艺性要求:1,尽量幸免椎体或斜面构造2,应幸免圆柱面与圆柱面相交3,幸免椭圆形、工字型或其他非规那么形态界面及非规那么外形4,幸免加强筋和凸台等构造5,困难件应设计成为由简洁件构成的组合体P104/1、如何确定分模面的位置?为什么模锻生产中不能干脆锻出通孔?答:① 在制定模锻件图时,须遵照以下原那么确定分模面的位置:a. 要保证模锻件易于从模膛中取出通常分模面选在模锻件的最大截面上b. 所选定的分模面应能使模膛的深度最浅这样有利于金属充填模膛,便于锻件的取出和锻模的制造c. 选定的分模面应能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样这样在安装锻模和生产中发觉错模现象时,便于刚好调整锻模位置d. 分模面最好是平面,且上、下锻模的模膛深度尽可能一样。

便于模膛制造e. 所选分模面尽可能使锻件所加的敷料最少这样既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又削减了切削加工的工作量② 在模锻生产过程中,为了幸免上、下模膛中的上、下模突出局部在模锻的锻足阶段干脆接触,以幸免该局部的干脆刚性接触所引起的模具损坏或模锻设备损坏,提高模具的运用寿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模锻设备的平安运行,要求上、下模膛中的突出局部在锻足阶段有必需的距离由于上、下模膛中的上、下模突出局部的高度有限,在模锻过程中不行能把金属完全分开而挤压出通孔,而只能压凹成盲孔,中间留有一层连皮,这层连皮在切飞边时冲除后,才成为通孔由此可知,在模锻生产中不能干脆锻出通孔P118/3、板料冲压工序中的剪切和冲裁,冲孔和落料有什么异同?答:1,冲孔和落料是使板料按封闭的轮廓分别的工序冲孔是冲去中间的废料,周边为所需的零件,而落料那么相反,是为了获得冲下的零件2,剪切是将板料沿不封闭曲线分别的一种加工方法,而冲裁那么是将板料按粉笔轮廓分别的一种加工方法6、翻边件的凸缘高度尺寸较大而一次翻边实现不了时,应接受什么措施?答:翻边件的凸缘高度尺寸较大,而一次翻边实现不了时,可接受先拉深,后冲孔,再翻边的工艺来实现。

7、在成批大量生产条件下,冲制外径为ф40mm、内径为ф20mm、厚度为2mm的垫圈时,应选用何种冲模进展冲制才能保证孔和外圆的同轴度?答:应选用复合模进展冲制才能保证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复合冲模是指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同时完成数道工序的冲模,适用于产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压件生产第三章P135/1、焊接电弧是怎样一种现象?用直流电和沟通电焊接时电弧有何差异?答:电弧实质是在必需条件下,电荷通过两极之间的气体空间的一种导电现象,或者说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直流电焊接时有正接和反接之分,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称为正接,反之称为反接沟通电焊接的时候,阴极阳极不断交替变更,所以不存在极性问题4、焊接应力是什么缘由引起的?它对焊接构造有什么危害?如何消退焊接应力?答:焊接过程是一个极不平衡的热循环过程,因而焊件各局部在热胀冷缩及塑性变形的影响下,产生焊接应力焊接应力的存在将影响焊接构件的运用性能,其承载实力大大降低,甚至在外载荷变更时可能出现脆断的紧急消退的措施有:1,幸免焊缝密集穿插和焊缝过大过长2,选择合理的焊接依次,使焊缝能够自由收缩3,运用预热法4,接受小能量焊接方法,分层焊5,锤击焊缝法。

6,焊后去应力退火处理5、分层焊时,焊工有时候会用圆头小锤对红热状态的焊缝进展敲击,请说明缘由答:焊后运用圆头小锤对红热状态下的焊缝进展敲击可以延展焊缝,从而使焊接应力得到必需的释放P147/1、焊条药皮有哪些作用?在药皮形成中是否可以用硅铁、钛铁来替代锰铁?答:在焊接过程中对保证焊缝质量和改善工艺性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稳弧2,造气3,造渣4,脱氧5,合金化6,改善熔滴过渡不能,因为Mn可以与S结合成MnS,MnS可熔入渣中而使硫局部脱除P172/4、如图1所示,焊接梁,材料为20钢,现有钢板最大长度为2500mm,设计要求:确定腹板、上、下翼板、筋板的焊缝位置;选择焊接方法;画出各条焊缝的接头形式;确定各条焊缝的焊接次序图1 焊接梁示意图〔1〕焊接位置应考虑到焊缝幸免穿插密集、焊缝尽量中心对称、焊缝避开最大应力和应力集中处,另外还要考虑板材规格确定拼接方式因此确定如以下图所示焊接位置〔涂黑处表示上下翼板和腹板的焊缝〕,中心应力最大不布置焊缝,焊件左右对称抵消焊接变形,板材拼接时焊缝不穿插密集 图2 焊接位置示意图〔2〕焊接方法大批量生产时翼板和腹板分别接受埋弧焊焊接然后用焊条电弧焊连在一起,焊接筋板时同样用焊条电弧焊,小批量生产全部运用焊条电弧焊〔3〕焊接接头翼板腹板分别用对接接头拼接,然后T形接头组装,筋板同样接受T形接头。

同时留意翼板和腹板、翼板和筋板厚度不同,为幸免较大应力集中,焊接前在翼板开凹槽图3 翼板凹槽示意图焊接筋板时在与腹板翼板相交处幸免应力集中应有倒角图4 腹板翼板相交处倒角示意图〔4〕焊接次序焊接时首先将翼板腹板各自焊接起来〔下翼板还需先弯曲〕,然后将上翼板与腹板焊在一起,焊接时留意前后对称的焊,以免变形,再将下翼板与腹板焊接同样留意前后对称焊接,最终焊接筋板,焊接时前后对称左右对称焊接,抵消变形量此外,每条焊缝焊接时接受对称法支配依次 机械加工工艺根底 P8/2、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的什么?铣削和磨削为什么有四个要素?答:切削用量的三要素指的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铣床有工件运动和刀具旋转运动,有两个吃刀量〔背吃刀量和侧吃刀量〕磨床有工件运动和砂轮运动,有两个进给量〔纵向进给量和径向进给量〕,所以有四要素P16/1、设立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前提条件是假定刀尖与车床中心高等高,刀柄的轴向对称面垂直于进给方向,并且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3、刀具在什么状况下工作?刀具切削局部材料必需具备哪些性能?答:工件材料对刀具的切削抗力将引起猛烈摩擦、高温、切削力、冲击力和振动等。

这就要求刀具必需具备高的硬度、良好的耐磨性、高的耐热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以及必需的工艺性P22/3、积屑瘤可以爱惜刀尖,代替刀具切屑,为何精加工是不允许产生积屑瘤?积屑瘤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积屑瘤时生时灭,刀具工作前角不断变更,使吃刀量ap也不断变更,导致切削很不稳定,影响加工精度和外表粗糙度当金属与前面的摩擦阻力超过切削本身分子间的结合力时,切屑底层金属被阻滞并粘附在刀尖上,长出一个“瘤”状的金属块,这就是积屑瘤5、一般状况下,粗、精加工分别应如何确定切削用量的选择依次?答:〔1〕粗加工按ap---f----vc的依次选择1, 由于粗加工的主要目的是用最少的走刀次数尽快切除多余金属,只留后续的加工余量,所以应依据毛坯尺寸首先选择ap2, 由于粗加工不必考虑外表粗糙度,在ap确定后,选取大的f,削减走刀时间3, Ap和f确定后,在机床功率和刀具耐用度允许的前提下选取vc,这时vc一般不高〔2〕精加工按v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