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疗放射性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KB
约6页
文档ID:517846652
医疗放射性辐射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1/6

医疗放射性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医疗放射性辐射环境影响评价1.源项剂量率评价(1)钴-60远距离治疗机根据表可知,放射源现有活度为x10i4 Bq,钴-60远距离治疗 机头表面5cm的任何可接近位置,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实测最大值 为x 10-6Gy/h,距放射源1m处最大为x10-6Gy/h,治疗室的中央 为x 10-6Gy/h,则由放射源引起的机头表面5cm处辐射空气比释动 能率最大为x10-6Gy/h , 1m处最大为x10-6Gy/h由于辐射空气比 释动能率与放射源活度成正比,所以初装源总活度为x10i4 Bq,机 头表面5cm处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为x10-5Gy/h , 1m处最大 为x 10-6Gy/h,满足GBZ/T161-2004规定的距放射源防护屏蔽表 面5cm的任何可接近位置不大于h,及其距放射源1m的任何位置 上,不大于h的要求钴-60远距离治疗机的机头屏蔽效果满足标准要求2)钴-60后装治疗机根据表可知,放射源现有活度为x10n Bq,钴-60后装治疗机 头表面5cm的任何可接近位置,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实测最大值为 x10-5Gy/h,距放射源1m处最大为x10jGy/h,治疗室的中央为x 10-6Gy/h,则由于放射源引起机头表面5cm处辐射空气比释动能 率最大为x10-5Gy/h , 1m处最大为x10-7Gy/h。

由于辐射空气比释 动能率与放射源活度成正比,所以初装源总活度为x10n Bq,机头 表面5cm处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最大为x10-5Gy/h , 1m处最大为 x 10-6Gy/h,满足本次环评执行的标准要求,在距离贮源容器表面5cm处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小于h,距容器外表面100cm处小于h 的要求钴-60后装治疗机更换放射源后,机头屏蔽效果满足标准要 求2 、治疗室外剂量率评价由监测结果(表)可知,距墙体外表面30cm的开机实测的最 大值为pSv/h,关机实测最大值为pSv/h,由穿透辐射所产生的平均 剂量当量率最大为x10-8Sv/h,满足GBZ/T161-2004规定的由穿 透辐射所产生的平均剂量当量率低于x10-amSv/h的要求3. 个人剂量评价由于射线装置产生射线的能量较低,使用时间也短,相比之 下,放射源钴-60 活度大,产生的射线能量高, 所以对于个人剂量 的贡献主要来源于放射源的使用根据山西省辐射环境监督站2003 年对该项目的验收监测报告 [晋环辐监(03)第035 号],对人员个人剂量的贡献钴-60远距治 疗机大于后装治疗机,验收时钴-60远距治疗机的放射源按x 1014Bq (与现有放射源活度接近)考虑,钴-60远距治疗机在正常 运行过程中,对公众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对职业工作人员 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

放射源对个人的剂量贡献与放射源活度成正比,在达到设计装 源活度x10i4Bq时,项目运行对公众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 对职业工作人员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满足正常状态下职业 人员个人剂量限值5mSv/a和公众成员a的要求由此可见,项目现在运行个人剂量满足要求,达到设计初装放射源活度后,个人剂量仍然满足正常状态下职业人员个人剂量限值5mSv/a和公众成员a的要求4. 辐射设施使用辐射安全分析现有辐射设施运行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拟采取的措施见表5 污染 源分析,只要严格执行本报告表规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 降低辐射事故发生的概率,辐射安全是有保障的5.辐射环境管理制度要求医院现有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规定,及其设备运行操作规程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应补充制订如下管理制度1) 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与检查制度;(2) 人员参观管理制度;(3) 保安管理制度;(4)放射源返回或退役制度;(5) 监测方案;(6) 监测仪器使用与检验管理制度;(7)辐射事故应急预案;(8)辐射事故/事件报告与处理制度;(9) 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0) 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11)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再培训管理制度。

6.补充环保验收内容说明本项目的钴-60 远距离治疗机和钴-60 后装治疗机已于2003 年7 月通过验收但由于新标准规范的颁布,要求增加相应的辐射安全设施和设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所以补充环保验 收的内容有如下十项1) 辐射安全许可证办理;(2)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及上岗证;(3) 两台X光机和模拟定位机的机房屏蔽后墙封堵情况、屏 蔽效果;(4) 四台射线装置的屏蔽门联锁装置(开关)安装情况,使 用情况;(5) 后装治疗室贮存放射源的保险柜;(6) 后装治疗室应急供电装置;(7) 后装治疗室剂量报警联锁装置;(8) 后装治疗室现有废源处置情况;(9) 远距离治疗室剂量报警联锁装置;(10) 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制定的 11 项制度,制定情况、可操 作性、执行情况7. 结论和要求(1) 本项目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昔阳县肿瘤医院现在使用 的 4 台射线装置和 7 枚钴-60 放射源进行的2) 项目辐射设施和设备运行,对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现状满 足评价标准,更换放射源到达设计总活度后,辐射环境影响仍然满 足评价标准具体是:①使用放射源的机头或屏蔽容器的屏蔽效果满足国家 标准要求;②屏蔽墙的屏蔽效果满足国家标准要求;③现在运行的 辐射设施对公众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对职业工作人员所致 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④达到设计装源活度时,正常运行对公众 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为,对职业工作人员所致个人年有效剂量 当量为,满足本次评价执行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限值5mSv/a和公 众成员 a 的要求。

3) 项目应采取辐射屏蔽、辐射安全联锁和辐射剂量监测等 辐射安全措施,需要投资万元,以达到辐射安全的要求4) 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制定共11 项制度,制度应有针对性和 可操作性,并认真执行,以达到国家规范的辐射安全管理5) 为了避免辐射事故发生,以及事故发生时降低应急工作人 员的个人吸收剂量,本报告表规定了辐射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见表5的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中节) ,放射源使用应严格按 照操作规程和规定措施,预防和处理事故6) 本报告表规定需要完善的环保措施落实后,应及时申请对 该部分内容的补充验收,验收内容共10 项(见表6 中第9 节)综上所述,医疗辐射环境只要严格采取本评价所述的环境管 理、环境监测计划、安全防护措施,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使用是可 以达到环保和辐射安全的要求,项目可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