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文及白话译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yUn),不亦君子乎?” 试译:孔子说:“一边效法圣贤如何做人做事,一边适时实习诵习,不也高兴吗? 朋友同学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理解自己,心里却不怪人家,不也算个 君子吗?”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 试译: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孝顺爹娘,敬重兄长,却喜好违犯上司,那是少有 的;不喜欢违犯上司,却醉心于捣乱,这样的人从来不会有君子抓根本,根本 扎稳了,一切为人处世之道自然生发出来孝敬父母,尊敬哥哥姐姐,这就是仁 的根本吧!”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试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貌似善良,缺德啊!”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试译: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上反省自己:给人办事、出主意,是不是尽心 尽力?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做到了?” 1.5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试译:孔子说:“领导一个有千辆兵车的公侯之国,就要兢兢业业工作,以取得 信用;要节约官府开销,以爱养百姓;征用民力要注意天时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 以学文 试译:孔子说:“弟子在家里对父兄孝悌,在外面对公卿忠顺,恭谨老实,博爱 众人,亲近仁者这样子做好了,还有剩余精力,可以读点书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试译:子夏说:“尊敬贤人,连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态度也变好了;服侍父母, 能竭尽全力;辅佐君长,能不惜身命;与朋友结交,说话算数做到了这几点, 即使说没读过书,我却敢断定他有学问 1.8子曰:“君子不重(zhong),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试译: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没有威信,学问就不扎实主要靠忠信处世, 也没有哪个朋友是不如自己的,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试译:曾子说:“慎重料理父母丧事,诚心追祭历代祖宗,人心就复归忠厚了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欤?抑与之与欤?”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 与欤!” 试译: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能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 老师主动打听的,还是别人自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靠温和、善良、 恭敬、俭朴、谦让,才得以了解的老师了解国情的办法,也许跟别人的办法不 同吧?”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mb),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孝矣 试译:孔子说:“父母在世,看子女的孝心;父母过世,看子女的孝行;父母过 世多年,还是不改变父母的正道,就可以说做到孝了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 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试译:有子说:“礼的运用,贵在和气先王的治国之道,就是这一点好,因为 大事小事都用礼,还是有用不到的地方不过,明白和气的好,因而总是一团和 气,却不用礼加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 可宗也 试译:有子说:“守信接近于义,说到做到内心谦恭接近于礼,可以免受耻辱 因为它们接近礼义,还是值得推崇的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 谓好学也已。
试译: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贪求饱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办事勤快但说话慎重, 向有道之士请教以修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了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欤?”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试译:子贡问:“贫穷却不讨好人,有钱却不小看谁,怎么样?”孔子说:“可 以不过比不上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子贡说:“《诗经》上唱:'如切如 磋,如琢如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叹道:“赐啊,现在可以跟你聊 《诗》了告诉你一点,你就联想到别的东西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试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理解别人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试译:孔子说:“治理国政用道德,就好比北极星安住本位,群星围着它转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试译:孔子说:“《诗经》选定三百篇,用其中的一句概括,就是:'心思不歪' 2.3子曰:“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试译:孔子说:“用政令训导人,用刑法统制人,老百姓就力求免遭刑罚,却没 有廉耻心。
用道德教导人,用礼仪规范人,老百姓就会有廉耻心,还会主动匡正 自己 2.4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试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没什么迷惑;五 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耳根顺了;七十岁随心所欲,没有不合情合理的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 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 以礼 试译: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在车 上告诉樊迟说:“孟孙问我怎么行孝,我回答说:不要违背樊迟问:“什么 意思?”孔子说:“父母在世,如礼服侍;父母过世,如礼安葬,如礼祭祀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试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子最挂念的只有一件,就是希望父母身 体好,不要得病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 以别乎?” 试译: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行孝道的,只晓得说能够养爹妈可是 你看狗啊马啊,我们也都能把它们养起来没有孝敬心,怎么区别这两种养呢?” 2.8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an), 曾(cQng)是以为孝乎?” 试译: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和颜悦色难以做到父母有事,晚辈代劳; 有酒食,长辈先用一一这样子就可以称为孝吗?”试译:孔子说:“我和颜回说一整天,他从不反驳,好像笨笨的后来我观察他 自个的心思言谈举止,也是很能发挥的,颜回并不傻啊2.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sou)哉?人焉廋哉?”试译:孔子说:“先看看一个人做什么,再考查他怎么做,然后细细体察他最乐 意什么这样一来,他怎么藏得住呢?他怎么藏得住呢?”2.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试译:孔子说:“温习旧学问而触发新感悟,就可以做老师了2.12子曰:“君子不器试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试译: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孔子回答说:“想说的话他自己先做到,别人就会跟 从他2.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试译:孔子说:“君子心量广大,不跟人攀比;小人跟人攀比,心量狭窄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试译:孔子说:“光读书,不琢磨,就糊涂;瞎琢磨,不读书,就没用。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试译:孔子说:“用各种极端磨炼自己,极端的害处就没了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试译:孔子说:“由啊,告诉你什么叫做'知道'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叫做知道 2.18子张学干(gan)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 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试译:子张想学习如何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没把握的 先存疑,以为有把握的,说话还是要慎重,就会少出错;多看,没把握的先放下, 有把握的,做起来还是要谨慎,就会少后悔说话少出错,办事少后悔,官禄就 在其中了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措诸枉,则民服;举枉 错措诸直,则民不服 试译:鲁哀公问孔子说:“怎么做才可以服众? ”孔子回答说:“推举正直的人 来管理邪佞的人,老百姓就服;重用邪佞的人来支使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服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 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试译: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恭恭敬敬、忠诚老实而又努力工作,该怎么做呢?” 孔子说:“你自己待人接物能庄重自持,老百姓就恭敬了;你自己能孝顺长辈、 慈爱晚辈,老百姓就忠实了;你自己提拔好人、开导弱者,老百姓就卖力了。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 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试译:有人问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从政啊? ”孔子说:“《尚书》上讲:'孝 悌啊孝悌,只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了,国政也会由此理顺的'”这也是从政 嘛,何必非要当官才算从政呢?” 2.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Cni),小车无軌(yue),其 何以行之哉?” 试译:孔子说:“做人却没有诚信,真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好比大车辕没有活销, 小车辕没有销钉,这车子怎么走啊?”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试译:子张问:“今后十代的情况可以预先知道吗? ”孔子说:“殷代承袭夏代 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添加了哪些,是看得出来的;周代沿袭殷代的礼制, 废掉什么,增加什么,是看得出来的这以后要是有继承周代当政的,就是传承 百个世代,也可以预先知道它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试译:孔子说:“有些鬼神不是保佑自己的,你也硬去祭拜求福,那是谄媚眼 见公义受损而不挺身而出,是没勇气。
3.1孔子谓季氏,“八佾(yi )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试译:孔子谈到季氏,说:“在自家庭院里办天子的八佾舞会,这种事情都能忍 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忍心做出来呢?” 3.2三家者以《雍》彻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试译: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祭祀祖先时,唱着《雍》这首天子祭祖诗来撤 除祭品孔子说:“'各方诸侯助祭,肃穆天子主祭'《雍》诗的这一句如何 用到三家大堂去呢?”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P)何?” 试译: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礼仪怎么能到位?做人没有仁爱,音乐怎么能 到位?”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 礼,与其奢也,宁(ning)俭;丧(sang), 与其易也,宁(ning )戚 试译:林放请教礼制的根本孔子说:“提了个大问题啊!就一般的礼仪来说, 与其大事铺张,不如力求俭朴;至于丧礼,与其过分周到,不如万分哀痛试译:孔子说:“蛮夷边鄙之地有君王,不如中原华夏之地没君王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汝弗能救与欤?”对曰:“不能子曰: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试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 能。
孔子叹道:“唉,难道说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