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1KB
约50页
文档ID:516785208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_第1页
1/50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为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难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运用主要内容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 三、教育性原则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 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 一、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所谓纵向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 纵向研究的时间可长可短长者可达几十年,短则可以是几个月• 短时的纵向研究一般只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 纵向研究要注意时间的安排问题如果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生活在一起,可随时进行研究。

否则,研究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 时间的间隔应该固定,间隔的长短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年龄越小,心理的发展变化越大,间隔的时间应越短• 所谓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待点 • 横断研究应特别注意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应慎重确定研究对象的年龄及年龄组的划分要使研究对象达到足够的数量并且照顾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和教育背景• 一般来说,儿童年龄越小,年龄组内的儿童年龄差距应越小,这样有利于发现心理发展的质变和关键年龄 •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各有优缺点• 鉴于两种研究类型各有千秋,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兼而用之,以取长补短 •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 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 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都可以是整体研究或分析研究纵向研究可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全貌,也可以研究某一个方面心理的发展横断研究也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专题的 • 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题,较多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我们把这种类型的研究称为差异研究• 通过这一类的研究,可以探讨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及发展的关键年龄等 • 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一类研究有助于查明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结构,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相关研究只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能说明关系的性质• 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验证假设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因素对内部因素的影响,或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的反作用 •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法主要是了解双生子(遗传因素相同的儿童)在不同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异同 • 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方法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一)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 (二)观察对象和范围的确定•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可以有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放式抽样 • 2.封闭式抽样• 3. 时间抽样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应注意的问题1.制订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根据观察目的和任务之不同,可以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2.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3.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其行为往往表现出偶然性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 二、实验法• 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的心理现象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以重复进行,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

• 用实验室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的不足之处,在于幼儿在实验室环境内往往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 • 运用该实验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注意:• 1.幼儿心理实验室内的布置,应尽量接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 2.对幼儿的实验室实验可通过游戏等幼儿熟悉的活动进行• 3.实验开始前要有较多的准备时间,使幼儿被试熟悉环境和熟悉主试• 4.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 5.实验进行过程应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状态和情绪背景• 6.实验记录应考虑到幼儿表达能力的特点• (二)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的特点在于,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种或某些条件是有目的有计划加以控制的 •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使儿童在实验过程中心理状态比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儿童心理产生的条件• 自然实验法的缺点是:由于强调在自然的活动条件下进行实验,难免出现各种不易控制的因素• (三)教育心理实验法• 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重要形式这是把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和教育过程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其重点在于比较不同的教育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潜能,从而为教育改革服务 • 用实验法,特别是教育心理实验法研究学前儿童时,常用实验组和控制组(或称对照组)相对比通过两组比较,测查这种特殊措施(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对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假设的自变量的作用因为事实上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复杂的,并不像理论上设想的那样,只有一个自变量在起作用 • 另外,人际关系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 测验的愿望是以同样的刺激看反应的不同• 运用测验量表就是为了确定测验时所提供刺激的严格的一致性• 编制测验量表需要经过“标准化”过程,制定固定的测验题目、测验程度、用具和计分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取得年龄常模对儿童进行测验时,以被测儿童得分和常模相比,得出表示其发展水平的分数• 对学前儿童的测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前儿童的测验都是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 2.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

• 3.切不可仅以任何一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儿童发展水平的依据 • 测验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在较短时间内能够粗略了解儿童的发展状况• 测验法也有严重缺点• 测验法应与其它方法配合使用• 四、间接观察法 • 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来了解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 (一)调查访问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 调查法可以采取当面访问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书面调查的方式• 当面调查可以是个别访问,也可以是开调查会 • 调查访问必须有充分准备,拟定调查提纲调查访问人员还应善于向被访问者提出问题• 当面调查访问与调查访问法均有缺点• (二)问卷法• 问卷法可以说是把调查问题标准化运用问卷法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所问对象主要是与学前儿童有关的成人,即请被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 问卷法也可以直接用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幼儿不识字,对幼儿的问卷采取口头问答方式。

• 问卷的内容更多是属于个性方面的,用同样的问题要求被问人回答,报告其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或看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公式化的谈话 • 问卷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 但是编制问卷表并非容易的事情,题目的信度、效度要经过考验•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桥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通过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儿童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 • 举例• “绘人测验”• 综上所述,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运用各种方法时都必须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研究时也可以综合运用,一项研究用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使所得结果互相补充和印证。

思考题• 1、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有哪些具体方法?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l 【教学目的】l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婴儿生理、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理解教育从0岁开始的意义;熟悉先学前儿童生理、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初步掌握先学前儿童教育的方法;掌握学前儿童生理、活动、心理发展的特点,初步了解各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差异l 【重点难点】l 重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