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氧舱安全系统技术监察规程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2.50KB
约86页
文档ID:516390573
氧舱安全系统技术监察规程_第1页
1/86

word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    TSG DXXXX-XXXX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upervision Regulation on Safety Technology for oxygen supply(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国国家质量监视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年 月 日 / 前 言国家质量监视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局)于2010年4月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特检院)下达了《氧舱安全技术规》起草任务书,中国特检院于2010年5月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起草组并在召开第一次起草组工作会议,讨论了起草工作的原如此、重点容与主要问题、结构(章节)框架,并就起草工作进展了具体分工,制定了起草工作计划起草组在、、屡次召开了起草组工作会议,经讨论修改,2013年7月形成了《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征求意见稿2013年 月 日,特种设备局以质检特函[xxxx]x号文对外征求基层部门、有关单位和专家与公民的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起草组于xxxx年xx月在xxxxx召开会议,研究处理征求到的意见并形成送审稿xxxx年xx月特种设备局将送审稿提交给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审议,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报批稿,xxxx年xx月本规程的报批稿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草工作的根本原如此是: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基于《特种设备目录》中氧舱的分类规定,将原《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中“医用氧舱〞改为“氧舱〞,从而覆盖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目录》所规定的安全监察工作围根据关于制定“大规〞的思路,作为试点,在原《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根底上,结合多年来安全监察工作经验和氧舱技术的开展,在充分吸收事故教训的前提下,整合材料、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监察各环节、各方面的根本安全要求,废止以前零散的规性文件,根本形成了覆盖氧舱安全监察工作容的综合性安全技术规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目 录1 总如此 (1)2 材料(2)3 设计(6)4 制造(15)5 安装(20)6 改造与维修(23)7 监视检验(25)8 使用管理(38)9 定期检验(47)10 安全保护装置(51)11 附如此(53)附件A 氧舱设计文件鉴定申请书(54)附件B 氧舱设计文件鉴定报告(55)附件C 氧舱产品合格证(57)附件D 氧舱安装数据表(59)附件E 氧舱制造监视检验证书(60)附件F 氧舱安装监视检验证书(61)附件G 特种设备监视检验联络单(62)附件H 特种设备监视检验意见通知书(63)附件J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试样)(64)附件K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表(67)附件L 氧舱年度检验报告(76)附件M 氧舱检验意见通知书(79)附件N 氧舱定期检验报告(81)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 总如此制定目的为了加强氧舱安全监视管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氧舱安全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开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氧舱含义氧舱是指采用空气、氧气或者混合气体(注1-1)等可呼吸气体为工作介质,用于人员、动物在舱治疗、适应性训练、试验(以下简称“舱活动〞)的压力容器注1-1:混合气体是指氧气与其他气体按照比例配制的可呼吸气体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减压舱和高海拔试验舱1.3.1 医用氧舱包括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医用氧气加压舱1)医用空气加压氧舱,采用空气为工作介质,用于对人员进展治疗,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0.3 MPa(表压,下同);(2)医用氧气加压舱,采用氧气为工作介质,用于对人员进展治疗,最高工作压力不大于0.2 MPa高气压舱采用空气或者混合气体为工作介质,用于对人员或者动物进展适应性训练、试验减压舱减压舱(又称再加压舱,下同),采用空气或者混合气体为工作介质,按照医疗需求调节舱工作压力,用于对人员减压病症的治疗高海拔试验舱高海拔试验舱(又称载人低压舱,下同),采用空气或者混合气体为工作介质,用于医学试验、研究和人员训练以与装备试验,最高气压高度不大于10000m[相当于工作压力不小于(绝对压力),氧分压不小于0.0209 MPa]适用围的特殊规定本规程总如此、设计、制造的规定还适用于移动式医用氧舱(注1-2)和其他载人压力容器(如盾构机械的承压载人过渡舱)。

本规程适用围的氧舱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A5级压力容器)持有氧舱制造许可资质的制造单位可以从事许可围的以下工作(注1-3):(1)氧舱与其管道的设计;(2)氧舱与其压力容器、管道的安装;(3)氧舱与其管道的改造与维修注1-2:移动式医用氧舱是指氧舱舱体采用永久性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走行装置上,在运送过程中或者在走行装置静止状态下对人员进展治疗的医用氧舱注1-3:第(1)项仅限用于本单位制造的氧舱与其管道第(2)仅限于本单位制造的氧舱与其压力容器、管道;第(3)原如此上限于本单位所制造的氧舱与其管道承当非本单位制造的氧舱改造工作时,施工单位应当向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视部门提出申请报告,经质量技术监视部门对申请报告批复后,方能够从事该氧舱的改造工作不适用围(1)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海上设施和船舶以与水下装备、煤矿矿井设施等的载人容器;(2)做为保健用途(含家庭用)的载人容器1.6 氧舱围的界定氧舱,包括舱体、压力调节系统、呼吸气系统、电气系统、舱环境调节系统、消防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移动式医用氧舱,除前款规定外,还包括氧舱的各部件、系统与走行装置连接和固定的零、部件。

1.6.1 舱体包括筒体、封头(含舱封头)、舱门、递物筒、观察窗、照明窗、舱管道、舱物料(包括面板、纺织品、座椅(床)、地板等舱设置,下同)、保温层等压力调节系统包括气体加、减压设备、压力容器(含外购压力容器,下同)、气体净化装置、抽空设备、管道等 呼吸气系统包括呼吸气体供给装置、呼吸装置、加湿装置、管道等 电气系统包括电源开关、电流过载保护装置、隔离变压器、供电电缆(线)、应急电源装置、继电器、接触器、配电柜(板)、对讲装置、应急呼叫装置、视频设备、照明装置(含应急照明装置,下同)、生物电装置等 舱环境调节系统包括空气调节装置、制冷、热装置、温度控制装置、风扇驱动电机、散热器、加湿装置、管道等 消防系统包括水喷淋消防系统(启动气源、储水罐、管道、控制阀门、喷头等,下同)和其他消防器材等 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安全阀、应急迫断装置、紧急排放阀、安全联锁装置、呼吸气体浓度测定仪(含测氧仪,下同)、接地装置以与氧舱运行参数测定、显示、记录装置等1.7 与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的关系本规程规定了氧舱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使用、检验等环节的根本安全要求,有关氧舱的技术标准以与相关单位、机构的管理制度等,不得低于本规程的规定。

1.8 特殊规定1.8.1 与本规程不一致的处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特殊结构形式以与有其他特殊使用要求的氧舱,与本规程不一致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设计、研究、试验的依据、数据、结果与其检验、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报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特种设备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组织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方能够进展试制、试用1.8.2 进口氧舱(1)进口氧舱的产品安全性能应当满足本规程的根本安全要求;(2)境外制造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规、安全技术规的规定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资质;(3)进口氧舱制造过程中,因故未能进展监视检验的,到岸后,应当进展安全性能检验,经检验符合本规程的根本安全要求后,方可办理使用登记手续遵循规与引用标准本规程遵行的相关安全技术规和主要引用标准如下:(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如此》(TSG R5002);(4)GB 150《压力容器》;(5)GB/T 12130《医用空气加压氧舱》;(6)GB/T19284《医用氧气加压舱》;(7)GB27513《载人低压舱》;(8)GB50751《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9《医用电气设备第一局部安全通用要求》;(10)GB50222《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11)GB/T19904《医用氧舱用电化学式测氧仪》;(12)GB/T7134《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13)GB/T 18883《室空气质量标准》;(14)GB 3096《环境噪声标准》;(15)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6)YS/T650《医用气体与真空用无缝铜管》;(17《压缩空气第1部:污染物净化等级》。

监视管理根本要求(1)氧舱的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下同)、使用、检验等环节应当执行本规程的规定;(2)国家质量监视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对境、外氧舱制造行政许可的监视管理工作;(3)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视部门(以下简称所在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氧舱使用、检验的安全监察工作,监视本规程的执行;(4)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质量技术监视部门(以下简称市级质监部门)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氧舱使用登记工作;(5)氧舱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有关技术机构,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信息管理的有关规定,与时将所要求的数据输入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生产单位与其人员(1)从事氧舱生产的单位应当承受各级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在取得许可资质后,方能够从事相应许可围的氧舱生产工作,并且对所生产的氧舱安全性能负责;(2)生产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所生产的氧舱安全质量第一责任人;(3)从事氧舱的设计、审核和审批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设计能力,对氧舱的设计、审核、审批工作质量负责;(4)从事氧舱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检测人员,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有许可要求的,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的要求取得相应资格,并且对所进展的制造、安装、改造与维修、检测工作质量负责。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与其人员(1)从事设计文件鉴定、监视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工作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应当承受各级质监部门的监视,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方能够从事核准围的设计文件鉴定、监视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工作;(2)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从事设计文件鉴定、监视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3)检验、检测人员(含设计文件鉴定、监视检验、定期检验、无损检测等人员)应当按照相关安全技术规的要求,取得许可资格后,方能够从事相应的检验、检测工作;(4)检验机构和有关技术机构对所出具的报告、证书(含设计鉴定报告、监视检验证书、定期检验报告、无损检测报告等)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负责 使用单位与其人员(1)使用单位应当承受各级质监部门的安全监察,对氧舱的购置、使用登记、使用、操作、维护、报废处理、年度检查、申报定期检验等氧舱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运行负责;(2)使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氧舱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运行的第一责任人;(3)氧舱安全管理负责人和操作、维护人员应当经培训、考核,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业人员资格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