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60KB
约7页
文档ID:516367581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_第1页
1/7

海洋性气候篁*和"K学療寅、全年»水较多,竽节甘Ett衷塚匀•圈带海詳性rm英文 :maritime climate海洋邻近区域的气候如海岛或盛行风来自海洋的大陆部分地区的气候由于海 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 包括海 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 海部分的气候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大陆性气候相比,不仅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小,而且 极值温度出现的时间也比大陆性气候地区迟;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较均匀, 降水日数多 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高在温度年变化方面,春季冷于秋季,是海洋性气候的 一个明显标志最暖月出现在 8月,甚至延至 9 月;最冷月为 2月,在高纬度地区推 迟到 3 月人们通常把西北欧沿海地区作为大陆上海洋性气候的典型特征】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 影响大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 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 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 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 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在 2 月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 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 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

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① 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极值一 般比大陆后延 1 个月,如最冷月为 2 月,最暖月为 8月在高纬地区最冷月还可能是 3 月,最暖月也可能到 9 月秋季暖于春季② 隆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高③ 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 地区热带风暴(包括台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④ 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多数临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西 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影响】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候终年潮湿,年平均降水量比大陆性气候多;而且季节分 配比较均匀降水量比较稳定,年与年之间变化不大四季湿度都很大,多云雾,天 气阴沉,难得晴天,少见阳光温和、多云、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其实这种气候对植物生长并不有利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小麦, 蛋白质含量小,至多只有 4〜8%随着深入大陆,到俄罗斯欧洲部分,小麦的蛋白 质含量增高达9〜12%,在比较干燥炎热的地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到 18%,甚至在20%以上,原苏联科学家证明:一个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越强,小麦的蛋白质 含量也就越高。

在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 人们为了补充蛋白质的不足,只好借助于肉类,但是又带来脂肪过多的缺点可见, 海洋性气候对农业并不很有利其实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活,气候虽然温和,但是 阴沉多雨的天气,并不利于人类精神和情绪的发展区分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夏日凉爽,冬天不冷,日温差小,所以那里是消暑的好地方大 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气温的年、日较差都比较大大陆性气候夏日炎热不同的气候,主要取决于地表面性质的不同海洋和陆地的 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在同样的太阳辐射下,它们增温和散热的情况大不相同海水 吸收热量的本领要比陆地强得多,辐射到海洋上的太阳热量很少被反射回去,大部分 被海水吸收,并通过海水的波动,把热量存贮在海洋内部这样,即使在烈日炎炎的 夏季,海洋里的温度也不会骤然升高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洋里温度的变化要小 得多到了冬季,虽然太阳辐射减少了,但海洋里所贮存的大量热量开始稳定地释放 出来,于是,海洋及其附近地域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其他陆地地区要高因此,海洋犹 如一个巨大的温度自动调节器,使附近地区的气温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特点在远离海洋的大陆腹地,由于得不到海洋的调节,气温的年、日较差要比沿海地 区大得多。

台湾海峡中的平潭岛,年平均气温日较差 4.9°C,比大陆上的 福建永安小5.5°C 之多在我国西部内陆的许多地方,气温日较差一般都在 20-25 C之间,而在吐鲁番盆地,气温日较差则达50 C此外,在气温的年际变化方面,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 也有较大差别我国南海诸岛全年最热月份的平均气温只有 28-29 °C,而处于内陆的重庆、长沙、南昌等都高达34-35 C以上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和缓,春天姗姗来迟,夏天消退也较慢,春天的气温一般低 于秋季的气温相反,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春来早,夏去也早,春温高于秋温 受海洋气团和暖湿气流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多,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 均匀,且以冬季降水较多;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 且以夏季降水为最多由于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巨大作用,使得在同一纬度带内,在海洋条件下和在 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具有显著差异前者称为海洋性气候,后者称为大陆性气候区别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指标很多,最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一)气温指标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在气温上的标志一般用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年温 相时、春秋温差值和大陆度等几个指标表示,气温较差还和所在地纬度有关。

1)气温年较差:以凡伦西亚为最小(7.9 °C),愈向内陆年较差愈大,到伊尔 库次克竟达38.7 Co( 2)年温相时:瓦伦西亚因受海洋影响,降温、增温皆慢,最冷月( 2 月)和最热月(8月)出现时间比表6・8中其它三站皆落后1个月3) 春温与秋温差值:气候学上通常以 4月和10月气温分别代表春温和秋温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和缓,春来迟,夏去亦迟,春温低于秋温(如凡伦西亚 T4月VT10月)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急剧,春来速,夏去亦速,春温高于秋温(如伊尔库 次克T4月〉T10月)4) 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一般在夏季比冬季大凡伦西亚最大气温日较差 △TM为4.1 C(6月),最小气温日较差ATn为1.2C( 1月)而伊尔库次克的AT M和ATn分别为14.1 C( 6月)和5.7 C( 12月),皆比凡伦西亚为大二) 水分标志从表6・8中还可以看出,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比同纬度大陆性气候多,其一年中 降水的分配比较均匀,而以冬季为较多气旋雨的频率为最大,降水的变率小大陆 性气候以对流雨居多,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变率大此外,海洋性气候的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一般都比大陆性气候大相对湿度的年 较差海洋性气候小于大陆性气候。

三) 气候大陆度气候学上为了定量地表示各地气候大陆性程度, 采用气候大陆度为指标来衡 量大陆度计算的方法很多,通常以气温年较差(消去纬度影响)和气温的纬度距平 为依据大陆性气候3G大陆性气候( continental climate )【概述】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是指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 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显著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草原和沙漠是典型 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大陆度是表示大陆性气候明显程度的一个指数大陆性气候 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小在大陆 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 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 化很大,在一天内也有很大的日变化,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 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最热月为 7 月,最冷 月为 1 月特征】大陆性气候 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 在气温的年变化中, 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 7月和 1月(南半球分别在 1月和 7月)春季升温快, 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

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 在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 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匀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和半干旱 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 400 毫米,甚至在 50 毫米以下条件】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 -73°C;夏季南部7 月平均气温达26〜27C,最高达33 C,北部接近20 C最大年较差达62.3 °C终 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 200mm 以下 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 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由于水、陆物理性质的不同,位于大陆腹地和沿海或岛屿地区的气候很不相同, 前者受大陆影响大,为大陆性气候,后者受海洋影响大,为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 与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 大陆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 般春温高于秋温;而海洋性气候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春季升温慢,秋季 降温也慢,一般秋温高于春温。

2) 大陆性气候降水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气候干燥,而海洋性气候降水多,降 水量季节变化小,气候湿润大陆度】表示大陆影响气候程度的指标叫大陆度虽然海、陆分布对气温、降水、湿度等 多种气候要素都有影响,但以对气温的影响最大,因此大陆度多数用气温来计算,一 般都与气温年较差成正比,因为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年较差本身就有增加的趋势, 为消去纬度影响,突出海、陆影响,故设计大陆度与纬度成反比波兰学者焦金斯基 提出的大陆度公式为:K=1.7A/sin q-20.4式中A为气温年较差,Q为该地所在纬度,式中参数(常数)是以全世界年较差最 大的西伯利亚维尔杨斯克的大陆度为 100 %设定的当K>50 %时为大陆性气候,K V 50 %时为海洋性气候干燥度】衡量一个地区气候湿润或干旱程度的量称为湿润度或干燥度,其计算式定义为 : 湿润度 N=r/B0 干燥度 D=B0/r=1/N式中r为该地的年降水量,B0为该地的蒸发力(即最大可能蒸发量),当某地降水 量大于蒸发力时,N> 1, DV1,表示该地降水量满足蒸发之外还有余,气候湿润; 反之则为气候干燥我国气候干燥度的分布如图世界气象组织将干燥度大于 10 的 地区定义为严重干旱或沙漠区,从图可见,我国干旱地区 (D > 1)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严重干旱和沙漠、戈壁地区超过百万平方公里。

大陆气候强烈,是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气候相比,具有冬冷 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大陆度高等特点从下表可以看出, 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三 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 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 —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一月平均气温低达-50°C,绝对最低温度曾达-71 °C,成为北半球的“寒极”七 月平均气温在10C以上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1.8 C,是世界上年较差 最大的地区另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 3〜4月升温和10〜11月降温的 幅度都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在 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 0C左右,夏季凉爽,年较差仅15〜18 °C,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C,春温低于秋温,是属于海洋性气 候其次,亚洲全境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在亚洲大陆 上,有世界上最热、最冷、最湿和最干的地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