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基本属性( 1)工程名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 2)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3)建设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4)使用功能:综合医院( 5)所属气候分区类型:夏热冬冷( 6)防水等级:防水等级:( 7)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2、建筑规模与技术指标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分院医疗综合楼机电安装工程是由门诊医技楼及住院楼组成其中医疗综合楼是门诊、医技、手术部于一体,主要包括主楼与裙房两部分,建设用地面积 80010 ㎡,绿地面积 16747.19 ㎡建筑架构分为地下 2 层,地上主楼部分 24 层,裙房部分 4 层,总建筑面积约 307381 平方米,其中地上 216049.94 ㎡,地下 92727.4 ㎡,建筑基底 31972 ㎡设计容积率 2.7,覆盖率 39.96%,绿地率 20.93%建筑总高度: 99.60m, 总床位数为 2000 床,停车位 2000 个本工程系一类公共建筑、新建工程3、区域性功能( 1)地下二层:战时柴油发电机房、车库、人防;( 2)地下一层:车库、冷冻机房、消防水泵房、风机房等;( 3)门诊医技楼 -5.4 米~四层:门诊医技;( 4)住院楼 -5.4 米~24 层:产房、病房、办公室等。
4、机电工程( 1)电气工程1 )变配电系统①供电电源:采用两路 10KV电源引入 , 分别引自 35KV变电所不同母线段,两 路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②应急电源:门诊医技楼与住院部共用一台 1280KW 柴油发电机组作应急电源,当市电停电时,从变电所市电开关辅助接点取发电机启动信号至发电机2 )负荷等级一级负荷:消防动力、应急照明、急诊部、重症监护、手术部、分娩室、一级负荷: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和应急照明等 ; ICU 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急救、血液透析室、新生儿监护病房、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介入治疗用 CT和治疗室及配血室等的电力照明用电 ; 药房冷库用电 ; 走道照明 . 障碍照明用电 ; 网络机房 ; 安防系统用电;主要业务和计1算机系统用电; 医梯和客梯, 生活水泵、排污泵等为一级负荷 其中手术室、 ICU 等重症监护涉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设备及照明、 消防控制室等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二级负荷: 除百级洁净度手术室外的其他手术室空调系统用电, 电子显微镜,一般诊断用 CT和 X 光机用电 , 生殖科等的洁净空调等用电 三级负荷:其它电力负荷及一般照明等。
3 )低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220/380V 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一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供电4 )照明配电系统照明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消防中心、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防排烟机房及火灾 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场所的照明 100%为备用照明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 " 安全出口 " 标志灯,疏散走道内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疏散走道、防烟楼梯间及前室设置疏散照明灯灯具 : 卫生间 ( 带淋浴间 ) 采用防溅型灯具或采用有防水灯头的开敞式灯具楼梯间内采用吸顶灯 走道采用吸顶灯或嵌入式筒灯 其他一般场所采用荧光灯、 金卤灯或其他节能型灯具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5 )线路敷设所有线路采用铜芯导线、电缆、智能型母线消防负荷干线采用柔性矿物防火电缆,重要医疗负荷 ( 发电机供电的负荷 ) 采用辐照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电缆,其它负荷干线采用辐照低烟无卤阻燃电缆 大容量干线采用智能型封闭母线, 其中消防干线选用防火型医疗设备采用配套专用线缆6 )防雷接地系统本建筑按第二类防雷建筑设计在屋面,裙房屋面沿女儿墙、屋面机房及水池天面四周明敷接闪带 ( ?12 热镀锌圆钢),利用屋面混凝土楼板内 ≥ ?10 的主筋做不大于 10m×10m 或 12m ×8m 的接闪网格。
利用结构主筋做防雷引下线,建筑物引下线总数小于 10 根时,利用结构的所有钢筋混凝土柱或钢结构柱作为自然引下线优先利用室外地坪 0.5 米以下全部柱子基础内的钢筋网作为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圈梁将接地装置围绕建筑形成环形防雷、重复接地、 PE 及弱电系统等共用时,接地电阻 ≤1 欧全系统采用 TN-S 系统从变电所低压配电柜经竖井至屋面机房沿电缆桥架外侧用 -40X4 镀锌扁钢带敷设一专用 PE干线, PE干线在竖井内应每三层与楼板钢筋作等电位联结 从电所、发电机房的接地包括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建筑物防雷接地等各种接地均共一个接地网7 )人防工程配电本工程防空地下室位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 医疗综合楼地下二层,平时作地下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所和物资库人防建筑面积为 26825 平方米,共设 8 个二等人员掩蔽所, 3 个物资库和一个人防固定电站本工程人防物资库的抗力等级为常六级,二等人员掩蔽部的抗力等级为核六级 , 防化等级为丙级 , 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第一电源为平战结合常用电源, 从本建筑物变电所的系统电源引来 第二电源为战时备用电源,由外部区域战时发电站提供, 经本建筑的防爆波电缆井引入。
第二电源为在本地下人防区内设置战时柴油发电机站,设 2 台柴油发电机组 2)给排水工程1 )水源2水源为市政供水,生活水泵均设于住院楼地下一层2 )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 三层以下市政供水, 门诊楼四层变频供水, 住院楼四层及四层以上屋顶水箱下行供水空调补水由屋顶消防水箱补给绿化、冲洗、浇洒用水由市政给水管和雨水收集池雨水联合供给3 )热水系统热水为集中供应系统, 全日供应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 采用机械循环方式4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生活污废水设专用透气立管或伸顶通气管, 重力流排至室外污水管网 地下室集水坑水压力排放主楼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裙房采用虹吸雨水排水系统 三、机电各专业系统概况 3)通风空调工程1 )冷热源冷源:制冷机房及蓄冰槽分别设置在医疗综合楼的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3 台 1200RT离心式冷水机组负担住院楼, 全区净化区域、 ICU、CCU全天冷负荷;3 台 1200RT双工况离心式冷水机组和 19300RTH蓄冰槽负担医疗综合楼普通区域及二期科教综合楼冷负荷;进出水温度为 13/6 ℃热源: 3 台 10.5MW燃气热水锅炉,最大出水压力为 1.6MPa,进出水温度为70/90 ℃,作为一期、 二期的空调热源和生活热水热源, 另设置 3 台 7000KW板式换热器作为本项目空调供热系统的配套设备,板式换热机组的进出水温度为50/60 ℃,热水锅炉及换热机组设置在单独的锅炉房内。
恒温恒湿空调机组的设置区域: CT、MR、 DSA、网络机房多联式空调机组的设置区域: 影像科 X 光,B 超中心、腔镜中心、核医学等2 )蒸汽源2 台 3.0T/h 燃气蒸汽锅炉, 蒸汽压力为 1.0MPa,作为本项目新风系统加湿、厨房及中心供应消毒的蒸汽源3 )空调水系统制冷机组制备之冷水在经一次泵加压后汇至积水总管, 分多路经二次泵加压后送至各空调区域垂直供回水管异程设计,水平供回水管同程设计冷水系统采用密闭式机械循环, 采用定压罐定压, 定压罐制冷机房; 普通区域采用分区两管制,净化区域及产科、 NICU, ICU 为四管制冷却水系统采用开式机械循环, 超低噪音横流冷却塔设于一层地面,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 37/32 ℃4 )空调风系统大厅等大空间区域采用的全空气系统 风管回风,过度季节新风阀全开 诊室、办公、病房、门厅、候诊、药房等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排风系统门诊医技楼的公共区域、太平间、解剖室、观察室、一般手术室、无菌室及病理科,住院楼的公共区域、治疗室、处置室、配药室、抢救室的空调设备设置复合式空调净化器; 公共区域的座地式风管在送风管上设置光氢离子空气消毒器3对空气消毒净化。
新风系统的设置: 全区的新风系统分为分散式设置, 在每个空调区域的新风支管设一个机械式定风量阀向室内定风量供给新风排风系统的设置: 全区的排风系统为分区集中高空排放, 为保证各个排风区域的定量排风, 在每个排风点设置排风扇, 且再每个排风支管上设一个机械式定风量阀4 )通风及排烟系统地下车库:设机械排风兼排烟系统, 可利用直接对外的车道的区域可利用车道进行自然补风,其它区域设机械补风系统电气用房:地下室变配电室以及发电机房均设置气体灭火系统,全部灭火完毕后,再手动开启排风系统的防烟防火阀和相应的风机排除室内废气 地下室变配电室同时设置通风及空调系统, 在过渡季节或夜晚等室外气温较低时仅开启通风系统发电机房设置工艺通风及机房通风换气系统 弱电井均设置排风扇通风降温制冷主机房、 换热机房、水泵房等水暖设备机房由于可燃物较少、 人员不会经常停留,故只设通风系统,不设排烟系统地下室其它凡是面积超过 50 平方米的房间和长度超过 20米的内走道均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和消防补风系统无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5 )净化空调系统①净化空调范围含 32 间手术室,包含 12 间Ⅰ级手术室、 1 间Ⅱ级手术室、 19 间Ⅲ级手术室,其中一间Ⅲ级手术室为正负压手术室,一间Ⅰ级手术室为防辐射复合杂交手术室,包含Ⅱ级洁净走廊及辅房,Ⅲ级洁净走廊及辅房,Ⅳ级污物走廊及辅房,办公区域及辅房。
四层设备层:含部分手术部办公区辅房、设备净化机房②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③指标控制4a.I 、Ⅱ、 III 级手术室新风为 20m3/h.m2,其它区域按 3 次换气次数计算b. 房间正压值的保证 : 通过控制新风机组和排风机组对密闭房间新排风量之差来实现c. 洁净度的保证 : 通过三级过滤 , 新风机组初级 ( 粗效 +中效 +亚高效 ), 净化空调机组中效过滤 , 送风末端高效过滤d. 房间换气次数 ( 风量 ) 的保证 : 房间的风量严格按照 <<规范 >>(GB50333-2013)的标准来计算 . 通过合理设置机械式定风量阀 , 保证了各房间的风量指标e. 房间温度保证 : 通过在新风机组的一级表冷 ( 加热 ), 及空调处理机组的二级表冷 ( 加热 ), 这一过程通过 DDC控制器控制三通调节阀调节水量来保证房间温度指标f. 房间湿度的保证 : 由医用洁净型新风机组负责 , 保证房间湿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