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 分析炼字型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格调;2.掌握有关语言试题的解题技巧考点阐释】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2022年高考1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7套针对语言设置了考题,2022年有8套考查题型大多采用主观题形式,重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用词、用语技巧的能力角度一:分析炼字型【考向探究】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叙述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在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鉴赏遣词用语】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2.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说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需要照顾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观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3.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局部是由形容词来承当的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4. 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示例: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日色冷青松〞,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
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冷〞、“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5.副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照应,悠扬委曲,活泼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又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6.特殊词①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盛隽永的诗情如:“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曾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又如: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合乎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再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②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③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大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④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氛围观赏时可抓住下列几点:a.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b.抓住能表现鲜明比照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感慨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c.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分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典例分析引路】[例1]〔2022年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小孤山①[宋]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试题: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参考答案】〔步骤一〕“孤〞字是指自己比拟孤独〔步骤二〕偶然存留的孤山与宋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志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
〔步骤三〕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叙述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决信念[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全国卷2〕春日即事李弥逊 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傍晚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极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问题: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例3] 〔2022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江间作四首 〔其三〕潘大临①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题目: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试题分析】此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富有表现力的关键字词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这道题目,考生可以很容易地从句当选出两个动词“拳〞和“退〞,但命题者不仅是要求考生找出“拳〞和“退〞两字,更要考生准确地表述出这两个字所叙述的意境考生必须对此进行合理的分析与阐述,而这恰恰是考查考生鉴赏能力的关键所在诗人借助“拳〞和“退〞两字巧妙地写出了俯看浩瀚江面和仰望寥廓长天时所见的景象;“拳〞和“退〞两字写活了白鹭栖息江边的静景和飞鸿翱翔天际的动景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品味经作者锤炼的字的妙处考生在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必须将其融入于句中进行整体的理解,考生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的描写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备考锦囊】 一、常见的设问方式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叙述效果3.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二、解答这类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将所炼之字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3、联系全诗的感情或主旨分析 三、解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叙述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稳固练习】1、〔2022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试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大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