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俄罗斯社会改革进程中的人民生活水平俄罗斯社会改革进程中的人民生活水平Л.Е.斯特罗夫斯基 蒋菁 该问题必须从整个俄罗斯市场改革的角度来透视社会改革的本质是以人为中心, 其主要目标当然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 在经历了经济转轨后的俄罗斯, 人民现今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在答复这个问题之前, 想先总结一下市场改革给俄罗斯人民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此, 我们当然会对俄罗斯现今的状态与过去做一个比拟, 以便突出所取得的某些成绩对许多国家来说, 尽管俄罗斯今日所取得的成就并不令人信服, 并认为它只有在过去辉煌过, 但通过比拟来认识事实, 是较为客观公正的 一 社会改革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 一) 零售业市场得到了迅速开展且物资充足现在, 再也无人提及俄市场物资匮乏这个话题, 囊中羞涩也只是个别老百姓的窘况当然, 消费是与所得的收入相对应的 ( 二) 效劳业开展迅猛这是一个全球趋势, 主要与兴旺国家科技进步的开展有关, 它们需要占领俄罗斯市场其中与高新技术相关的效劳贸易在俄得到了快速开展 ( 三) 随着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局部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出现, 择业渠道也拓宽了。
与建立市场经济前相比, 人们不仅可以在国有企业和机关内就业, 还可以选择在私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同时, 如需兼职, 有别于以往,不再需要向所在工作单位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过去, 在各种前提条件的限制下, 许多人不得不放弃兼职的时机而如今, 人们可以根据时间自行安排兼职, 且工资待遇优于过去这对精力充分的年轻人来说是十分适用的, 而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 四) 非国立的高等与中等院校的出现增加了学生择校的可能性由此涉及高校职责的转变在社会主义时期, 高校的职责主要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中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是为了满足个人对知识和教育的需求目前, 俄非国立高等院校暂时还无法对国立高等院校构成威胁, 其主要原因是: 1. 在非国立院校现有的结构中, 经济类、法律类和人文类的专业占多数, 而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较弱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建设各类必备的高校科研培训基地 2. 一般情况下, 非国立院校根本上不具备稳定的师资队伍它们一般聘用国立院校的老师来做兼职, 这往往会在教学、科研和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障碍而且, 在教学以外的时间, 老师和学生根本没有交流的时机。
3. 非国立院校的入学资格不是根据升学考试的成绩, 而是以面试的结果来做定论这样一来, 入学学生的素质整体上要低于报考国立院校的学生, 而教育质量自然也会有所差异 (五) 增加了居住地的可选择性 1. 取消了在所谓“封闭〞城市居留的限制 2. 许多城市开始对外国人开放, 而开放总能吸引一些感兴趣的人到那些城市去定居 3. 出现了房地产市场, 老百姓可以购置住房, 不用再像过去那样排队分房, 而且要等好几年购置住房的必要性对于俄罗斯人并不是马上显现出来的原因在于, 苏联时期, 职工十年工作期满后可以得到无偿分配的住房, 但所谓的无偿, 其实是有代价的, 因为盖房子不可能没有消耗所以, 当时实行的是低薪制度, 劳开工资这一项在企业生产产品的本钱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尽管如此, 依旧是有的人分得到, 有的分不到一般而言, 工业企业的职工在排了假设干年的队之后, 终归能如愿以偿相比之下, 党政机关的干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分到房子, 而教师和医生那么很难 1957 年苏联首次成立了住房合作社, 而成为其成员十分容易但那时人们普遍认为, 不用另付费用, 在单位最多再等3~4 年就可以排到自己了, 要是有多余的钱不如先买汽车。
所以, 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 即人们住在条件很差的简易木房内, 而紧邻窗下却停放着崭新的小汽车当时, 要获得住房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国家渠道“免费〞获得, 二是通过合作社自行购置, 当然这只针对有钱人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大家的状况一样, 全部要自己付钱买房子为此, 俄罗斯正积极实行与深化抵押贷款制度 ( 六) 经济自由化造就了一大批俄罗斯企业家单在小型企业中就成就了上百万个成功人士因而可以说, 许多国民的经济意识在新形势下被激活了而在苏联时期, 这些人的建议根本不可能得到鼓励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 即要打倒所谓搞活经济的建议, 反对投机倒把 ( 七)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人们逐渐成为资产的所有者像私有住宅的所有人, 还有企业和组织的私有者( 他们拥有企业的股票或是股份) 等 ( 八) 在竞争环境中有利于促进人的进取精神, 即产生了一种提高劳动质量的动力它将鼓励人们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来增加劳动报酬, 并且在不同领域内不断创新 劳动力市场的出现促进了人才流动, 有关人力资源调配法规的出台也增强了实际的可操作性 ( 九) 大批优秀人才, 特别是年轻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到达了小康生活水平。
这局部人的数量根本上占到俄总人口的20%, 即大致3 000 万人 二 社会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苏联解体后, 国内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 伴随着巨大的社会经济危机, 而这种深远的危机前前后后延续了大约十年时间这期间, 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如消费水平下滑, 这主要与收入减少有关;国民平均寿命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卫生保健得不到良好的开展, 加之环境恶化、公伤、酗酒和吸毒人数增加等因素都导致了国民健康水平的下降, 这些现象均可归结为国民文化素养的下降同时, 生产萎缩还造成了就业指标的下降 在克服社会对国民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的进程中, 摆在国家和企业主面前的有如下一些问题: ( 一) 如何大幅度增加劳动报酬从2022年9 月1 日起, 俄罗斯再次给公务员小幅度加薪, 但增加工资不应是象征性的, 因为在发生社会经济危机后, 人们的实际工资收入比原先大约减少了50%而工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根本占到居民总收入的2/3如今, 全俄还有大约1/4 劳动者的收入仍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以下 ( 二) 如何帮助大多数民众摆脱贫困在俄罗斯有将近3 000 万的低保户居民, 包括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
这局部人群每天的实际消费只有1~2 美元根据联合国的相关规定, 这个水平处于贫困线以下 ( 三) 如何减少社会等级分化现象如果比拟占人口10%的最富裕与最贫困人群的收入差距, 据官方数据, 可达14~15 倍有些研究人士认为, 这个数据还是比拟保守的估算因而俄罗斯必须大力开展中产阶级, 不能像现在这样, 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困人口每月只有30美元的收入, 而富人可达每月30000 美元这样算来, 差距至少可到达100 倍 ( 四) 如何减少失业近些年, 俄罗斯的失业人数到达了600 万~700 万人, 虽然其失业率低于一些欧洲国家, 像德国总人口为8 000 万,而失业人数那么到达了500 万但这并不能作为安抚的依据, 因为俄罗斯幅员辽阔, 失业人数在各地区的分布不同, 而俄罗斯的贫困主要与失业有关 ( 五) 如何增强民众的身体素质在社会动乱时期, 俄罗斯人的营养不良, 尤其是儿童现今民众的身体素质关系到整个下一代人的健康状况, 所以一定要从民族基因储藏的角度来慎重对待这个问题尽管俄罗斯在某些医学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其整体的卫生保健水平并未到达兴旺国家的水平居民的医保支出十分不均, 占人口10%的最贫困人群只能享受医疗效劳支出的1%, 而最富裕的10%的人口那么享受着46%的医疗效劳。
目前, 在俄罗斯大约40%的医疗保健费需由居民自行负担如今, 俄罗斯的出生率呈下降趋势, 人口出现负增长,每年减少近100 万人口 2022 年9 月7 日, 俄罗斯卫生与社会开展部部长米哈伊尔·祖拉博瓦在杜马发表演讲,主要内容刊登在俄罗斯重要的报刊?消息报?上米哈伊尔·祖拉博瓦部长在自己的发言中就目前在俄卫生保健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总结, 即主要医疗资源陈旧、专家严重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险效果不显著根据这种状况,他建议不能一味地从加强医疗帮助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而是应该着重从预防疾病下手祖拉博瓦部长强调, 现行的医疗体系形成于1991年, 目前80%的医疗机构依旧靠市政养活, 但市政本身的财政就不富裕, 而医疗设备和业务方面的支出却逐年增加目前, 俄罗斯医生的平均年龄为52 岁, 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没有按规定通过每隔五年进行的业务考核由于医生的待遇较低, 致使年轻人不愿报考医学院按照普京总统的提议, 应将医生的工资提至每月1.5 万卢布, 而护士的工资应不低于5 000 卢布但涵盖的范围不包括所有的医生, 只有近5.6 万所谓的“一流〞医生才有可能搭上这班车, 即只有大约10%的医生。
必要的医疗保险需要补充资金, 但大多数的医疗效劳机构都无法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如今, 政府提倡从加强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 ( 六) 如何提高老百姓的社保水平这对贫困人群显得尤为重要俄罗斯目前的平均退休金甚至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职工工资水平与职业技能等级成正比, 但退休金的多少却与工资水平无关一般像议会代表、国家政府官员等从事类似职业的人群退休金较高尽管这局部人的能力未必胜于其他知识分子, 像高校的教师, 但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很大另外, 俄罗斯急需人口增长, 但多子女家庭却越来越少, 这主要是由于年轻人无法承受物质生活的压力, 因为国家对儿童的补助实在太少学龄前的教育场所(幼儿园和托儿所)大量缩减, 现存的根本上都是收费的, 而且费用还在逐年递增 此外, 其他教育收费也在上扬, 特别在高等教育的范畴内, 俄罗斯一些优秀高等院校的收费增长幅度往往还要高出许多由此造成了教育不公现象的出现, 一批有天赋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高额的学费无法在好的院校接受教育, 而有钱人那么恰恰相反 ( 七) 如何恢复社会根底设施的建设近些年, 社会根底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损害 文化单位、教育院校、医院诊所都经历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困难。
俄罗斯民众的许多业余活动不得不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进行或完全取消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 经济转轨中的俄罗斯人的生活就是适者生存这种适应性表达在:1. 70%的俄罗斯城市居民在郊外都拥有自己的土地, 自己可以种些蔬菜水果或外卖鲜花以补贴家用, 这种现象我们在西方兴旺国家是看不到的 2.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 国家放松了对兼职人员的监管在此之前, 国家对兼职工作有许多限制, 而且很难得到批准如今, 人们可以有几份工作, 以额外增加自己的收入除此之外, 普通民众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心理模式, 与其寄希望于国家, 不如寄希望于自己, 依靠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来改善生活但遗憾的是, 有许多人纯粹为了生计而放弃自己的专业 特长和工作兴趣, 成了贩货的“倒爷〞, 其中不乏一些副博士毕业生他们经常去土耳其、中国等地贩卖货物我们不想评判这种行为的对与错, 但这些人中很多拥有高学历, 国家对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资金, 尽管个人的初衷并非如此,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背道而驰, 这对国家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 在最近6~7 年人们的生活还是有了一些改善, 实际收入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但要完全走出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阴影尚需时日。
俄罗斯市场经济转轨已十多年, 仅有20%的家庭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水平, 近30%的家庭维持了原有的水平, 尽管为此不得不增加劳动时间还有近一半的人实际收入不如从前, 这可以通过他们目前的生活水平表现出来, 他们对现状十分不满, 并归咎于联邦政府和地方权力机构( 尽管有时是毫无根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