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全包括)记叙文含义: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 体初中课本中的小说、散文、童话、寓言、新闻、通讯、报告文学、游记、传 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一、记叙文的范围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 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 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 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表达方式:(5 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 写 论 说 情) 狭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广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 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 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 感受二、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关于记叙文阅读考纲有如下具体要求:(记叙文、新闻、通讯)1. 能指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记 叙文所记叙的事件、人物、景物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意义。
2. 理解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的特点和作用3. 能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理解记叙的详略 得当4. 理解和分析记叙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 特点和作用5. 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 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三、各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 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 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例如:1.桌子上放着一本书2. 狼群在高草中奔跑,奔向黄羊群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例如:1.在高草中嗖嗖飞奔的狼群,像几十枚破浪高速潜行的鱼雷,运载着最锋 利、最刺心刺胆的狼牙和狼的目光,向黄羊群冲去2. 突然,坡顶上密集的黄羊群,像山崩泥石流一般往反方向崩塌倾泻抒情:就是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抒发作者对人对事物的感情 例如:1.七月的晌午,简直把人烤焦了啊!2. 狼!一种卫士型的生物!议论:就是表达作者的看法、意见、观点。
例如:1.《狼图腾》作者的生活经历真是丰富2. 草原民族不仅在军事智慧上,刚强勇猛的性格上远远强过农耕民族,而 且在许多观念上也远胜于农耕民族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 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例如:大自然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植物在非洲的安哥拉,长着一种四季常绿的梓 柯树如果你在树下点火抽烟,或者点燃一堆篝火,树上便会喷洒出大量的液汗, 把火灭掉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灭火树”原来,它的枝叶浓密,藏有许多馒 头大的节苞,节苞上密布着网眼小孔,一旦有火光照耀,液汗就喷洒出来了记 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 的记叙文五种表达方式的作用,各不相同:叙述:就是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事件发展的经过描写:就是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细致入微的描绘,给人 以真切的感受议论:就是讲述道理,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已的感情说明:就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平实的、科学的解说和介绍二)如“豆子发芽”一句,就有五种不同的表达方式:1.豆子发芽了叙述) 2.豆子长出了瘦弱的小芽描写)3. 豆子发芽很重要议论)4. 啊,豆子发芽了!(抒情)5. 豆子发芽需要水分。
说明)(三)说明的特点是“解说事物,剖释事理”时,进行冷静的静态介绍和解说; 它不进行动态的叙述、描绘、论证说明 ,它不像记叙那样,去叙述事件的过程 和人物的活动:它不像描写那样,去发挥感情的变化;它不像议论那样,去发表、 论证作者的观点而说明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平实的、科学的解说和介绍这 是说明的基本特征小结:1.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 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2.记叙的人称:选用记叙的人称,就是选择立足点、观察点,就是选择叙述的视 角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我、我们),即“我”称; 第二人称(你、你们),即“你”称; 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即“他”称,文中直接以 某人的名字进行叙事,也是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时候文章中的第一人称“我”就是作者本人, 有的时候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选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便于直接表达 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也感到真实、亲切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 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 物的思想★第三人称,就是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 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
直接出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 作较自由、灵活,能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因此第三人称写法被称为“全 知全能写法”这的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或空间转换为线索(2)以一人为线索(3)以一事为线索(4)以一物为线索4.记叙的顺序:顺叙 倒叙 (同一件事) 插叙(另一件事)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 顺叙的优点是:事件有头有尾,结构完整,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 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 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倒叙的优点是:设置悬念,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 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优点是: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和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 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6.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 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7. 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8.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1. 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 什么样的人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1) 以时空变化划分(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2. 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总分总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补充: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技巧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 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 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二) 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 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 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三) 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 过、结果四) 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五) 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 线六) 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 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 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四、解题思路和技巧: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 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 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 记叙文的方法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 学习和应试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2001年 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可见, 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 分文章层次3. 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5. 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 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6. 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 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7. 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 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8. 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 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略读,细读,重读,1. 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3. 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4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五、写作技巧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叙。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记叙文的写法1.时间2. 地点3. 事件与事件背景4. 反映的道理(主题)5. 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像一个人没有了心, 或肝、肺六、常用修辞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 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 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 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 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 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地上 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