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水力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课程要求水力学是水利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水力学的任务是研究液体(主要是水)的平衡和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理解不同水流的特点,学会常见水利工程中的水力计算,并具备初步的试验量测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教学重点:水静力学,水动力学理论基础,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有压管路,明渠均匀流,明渠非均匀流难点:液体的相对平衡,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实际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紊流沿程损失的分析与计算,复杂长管的水力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无压圆管均匀流水力计算,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恒定明渠流动的流动型态及判别标准,明渠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棱柱体渠道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计算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高等数学中有关微分、积分、简单微分方程等高等数学基础;还应具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中有关静力学、动力学、应力与应变、面积矩等方面的工程力学基础后续课程为水资源管理、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与水电站。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基本要求:了解液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及研究液体运动规律的一般方法,掌握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重点:.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难点:液体粘性产生原因及作用第一节水力学的任务及其发展概况1、水力学的任务2、水力学发展简史第二节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作用在液体上的力1、液体的质量和密度2、液体的重量和容重3、液体的粘滞性4、液体的压缩性5、液体的表面张力6、作用于液体上的力第三节液体的基本特征和连续介质1、液体的基本特征2、连续介质假设3、理想液体的概念第四节水力学的研究方法1、科学试验2、理论分析3、数值计算第二章水静力学基本要求:掌握静水压强的特性,压强的表示方法及计量单位,掌握液体平衡微分方程与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掌握液柱式测压仪的基本原理,能熟练计算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理解潜浮体的平衡与稳定重点:静水压强的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测量压强的仪器,静水压强分布图,.难点:液体的相对平衡,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第一节静水压强及其特性1、静水压强2、静水压强的特性第二节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式1、液体平衡微分方程式2、力势函数和平衡微分方程式的积分3、等压面第三节重力和几种质量力同时作用下的液体平衡1、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基本公式2、几种质量力同时作用下的液体平衡第四节压强的表示方法及度量1、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及真空度2、压强的表示方法3、水头和单位势能4、压强的量测第五节作用于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1、静水压强分布图与作用于矩形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2、用分析法求任意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第六节作用于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基本要求:理解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了解液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牢固掌握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连续性微分方程、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与实际液体总流的能量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
掌握量纲分析法重点:实际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量纲和谐原理难点:实际液体的运动微分方程,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恒定总流动量方程,恒定平面势流第一节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1、拉格朗日法2、欧拉法第二节液体运动的基本概念1、恒定流与非恒定流2、迹线与流线3、流管、元流、总流4、过水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5、一维流、二维流、三维流6、均匀流和非均匀流、渐变流和急变流第三节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第四节恒定元流的能量方程1、理想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2、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的意义3、毕托管测流速原理4、实际液体元流的能量方程第五节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1、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2、能量方程的几何图示一一水头线第六节能量方程的应用1、能量方程的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2、能量方程应用举例第七节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1、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2、动量方程应用3、恒定总流的动量矩方程第八节量纲分析简介1、量纲分析法基本概念2、量纲分析法及其应用第四章液流形态及水头损失基本要求:理解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层流与紊流,掌握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沿程阻力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掌握局部阻力及局部损失的分析与计算。
了解紊流的基本理论及边界层概念与绕流阻力重点: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概念与产生原因,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层流与紊流,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沿程阻力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局部阻力及局部损失的分析与计算难点: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第一节水头损失的分类及水流边界对水头损失的影响第二节液流的两种流动形态1、雷诺实验2、沿程水头损失hf和平均流速v的关系3、流态的判别-雷诺数第三节均匀流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1、液体均匀流的沿程水头损失2、切应力与沿程水头损失的关系3、切应力的分布第四节圆管中的层流运动及其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1、流速分布2、流量3、断面平均流速4、沿程水头损失5、动能修正系数和动量修正系数第五节紊流的形成过程及特征1、紊流形成过程2、紊流运动要素的脉动和时均化3、紊流产生附加切应力4、紊流中存在黏性底层5、紊动使流速分布均匀化第六节沿程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1、尼古拉兹实验2、沿程阻力系数的半经验公式3、沿程阻力系数的试验曲线第七节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1、沿程水头损失的一般公式——达西-威斯巴赫公式2、哈森-威廉斯公式3、谢才公式第八节局部水头损失第五章有压管道中的恒定流基本要求:能熟练进行短管、简单长管、串联并联长管、沿程泄流、枝状管网的水力计算。
重点:短管的水力计算,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难点:复杂长管的水力计算,管网的水力计算第一节简单管道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1、简单管道自由出流2、简单管道淹没出流3、测压管水头线的绘制第二节简单管道、短管水力计算的类型及实例1、水力计算的任务2、水力计算实例第三节长管水力计算第四节串联、分叉和并联管道水力计算1、串联管道2、分叉管道3、并联管道第五节沿程均匀泄流管道水力计算1、沿程均匀泄流管道流量与管长的关系2、沿程水头损失的逐段计算法3、沿程水头损失的多口系数法4、沿程均匀泄流管道的压力分布第六章明渠恒定均匀流基本要求:理解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的基本概念,熟练地进行明渠均匀流各类问题的水力计算方法及复式断面、无压圆管的水力计算重点:明渠均匀流的计算,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无压圆管均匀流水力计算,复式断面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难点:无压圆管均匀流水力计算,复式断面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第一节概述1、明渠水流2、渠道的形式3、渠道的底坡第二节明渠均匀流特性及其产生条件1、明渠均匀流的特性2、明渠均匀流的形成条件第三节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第四节水力最佳断面与实用经济断面1、水力最佳断面2、实用经济断面第五节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中的粗糙系数与允许流速1、明渠的粗糙系数2、渠道中的允许流速第六节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1、已成渠道的水力计算2、新设计渠道的水力计算第五节粗糙度不同的明渠及复式断面明渠的水力计算1、断面周界上粗糙度不同的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2、复式断面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第七章明渠恒定非均匀流基本要求:理解明渠非均匀流中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等的基本概念,掌握恒定明渠流动的流动型态的判别方法,理解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水跃与跌水的概念及水跃的基本方程,并能进行水面曲线的分析与绘制。
重点:明渠非均匀流概述,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恒定明渠流动的流动型态及判别标准,明渠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棱柱体渠道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计算,水跃与跌水难点: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恒定明渠流动的流动型态及判别标准,明渠非均匀渐变流微分方程,棱柱体渠道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计算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明渠水流的流态及其判别1、缓流和急流的运动学分析2、缓流和急流的能量分析第三节临界底坡、缓坡与陡坡第四节明渠水流两种流态的转换――水跃与水跌1、水跃2、水跌第五节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的微分方程式1、水深沿流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2、水位沿流程变化的微分方程式第六节棱柱体明渠中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分析1、棱柱体明渠中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线分区2、棱柱体明渠中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定性分析3、水面曲线分析的一般原则及注意点第七节明渠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计算――逐段试算法1、基本计算公式2、计算方法第八章堰流、闸孔出流和桥、涵过流的水力计算基本要求:理解恒定孔口出流、管嘴出流、非恒定孔口管嘴出流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闸孔出流、堰流的计算方法重点:恒定薄壁孔口出流,恒定管嘴出流,非恒定孔口、管嘴出流,闸孔出流,堰流。
难点:闸孔出流,堰流的水力计算第一节堰流的分类及水力计算基本公式1、堰流的分类2、堰流水力计算的基本公式第二节薄壁堰流的水力计算1、矩形薄壁堰流2、直角三角形薄壁堰流第三节实用堰流的水力计算1、曲线型实用堰的剖面形状2、WE舟ij面型实用堰的流量系数3、侧收缩系数4、淹没系数5、折线型实用堰6、低实用堰简介第四节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1、流量系数m2、侧收缩系数3、淹没系数4、无坎宽顶堰流的水力计算第五节闸孔出流的水力计算1、闸孔出流的水力特征2、闸孔出流的基本计算公式3、闸孔出流的流量系数第九章泄水建筑物下游的水流衔接与消能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物下游水流特点及衔接、消能方式,掌握底流型消力池的校核与设计重点底流型消力池的设计必须满足的条件和计算步骤难点底流型消力池的设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泄水建筑物下游水流的衔接形式与消能方式第三节收缩断面水深的计算第四节底流型衔接与消能1、降低护坦式消能池2、护坦末端加筑消能坎形成的消能池3、消能池的设计流量4、综合式消能池的水力计算5、辅助效能工第五节挑流型衔接与消能1、挑流射程计算2、冲刷坑深度的估算3、挑流鼻坎的形式与尺寸第十三章渗流基本要求:理解渗流模型与达西渗透定律,了解地下水的均匀渗流和非均匀渗流的基本方程,能进行井出水量的基本计算和浸润曲线的分析。
重点:渗流模型,达西定律难点:地下水的均匀渗流和非均匀渐变渗流,棱柱体地下明渠中恒定渐变渗流浸润曲线分析与计算第一节渗流的基本概念1、水在土壤中存在的形式2、土壤的渗流特性及分类3、渗流模型第二节渗流的基本定律――达西定律1、达西定律2、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3、渗透系数第三节恒定无压均匀流和非均匀渐变流1、均匀渗流2、渐变渗流的基本公式3、地下河槽渐变渗流的浸润曲线第十四章水力相似原理及模型试验简介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