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工作井施工方案1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9KB
约14页
文档ID:514085639
工作井施工方案1_第1页
1/14

工作井施工技术方案本工程采用o1000污水管道采用顶管施工工艺因管道埋深较深,地层为沙土,本工程中工作井采用直接砌筑法与沉井法施工石专砌工作井内径为6米的圆井,工作井沉井内径为6米的圆形工作井,沉井壁厚为50〜70cm工作井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未发现流沙的工作井采用直接砌筑法,发现流沙采用混凝土沉井一、工作井直接砌筑法施工本工程中采用的工作井直接砌筑法是由大型挖机直接开挖至工作井所要求的深度再用空心砖直接砌筑成内径为6米的砖砌工作井二、工作井沉井施工本工程工作井沉井施工分两节制作,一次下沉第一节制作到刃脚上20cm处,第二节制作到顶待顶管施工完成后进行铸铁踏步和顶板的施工1、工艺流程测量放样-平整场地一基坑开挖-砂垫层回填、密实-沉井分节制作-沉井下沉一沉井封底-钢筋硅底板-顶管结束后,铸铁踏步、顶板施工-窘井砌筑2、沉井制作A、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前先平整场地,随后根据设计井位座标将井位放出,并利用周围环境做好井位控制点并加以保护,同时根据设计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根据施工需要,设2—3个水准控制点,并加以保护施工中所设的座标控制点、高程控制桩需经业主及监理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施工。

暂定基坑深度为2.8m基坑开挖边坡按1:10基坑下口坡脚为刃脚外壁向外延伸1.5m基坑坡脚至井壁的空间主要是满足搭设脚手架、支模及扎筋等的处理空间基坑开挖以液压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并修整边坡特别是当开挖还剩20-30cm左右采用人工修挖坑底,以保证坑底不被扰动及保证坑底的平整度在坡脚处设20x20cm盲沟并设4只集水井以抽明水,集水井比盲沟底低50cm以上,以保证基坑干燥、稳定基坑周围不允许土方堆载B、垫层制作垫层采用中粗砂回填,厚1M,施工中需分层回填、分层振捣密实,垫层表面应保持平整,平整度误差控制在土10mm以内,在其上间隔铺垫枕木C、分节制作沉井采用两次制作一次下沉的方法进行施工,第一节制作到底板上方,大致为顶管预留洞底,第二节制作到顶D沉井制作质量标准:断面尺寸:长、宽±0.5%,且不大于100IIIH井壁厚度:士15mm井壁垂直度:1%预埋件、预留孔位移:±20mmE、钢筋工程a、钢筋加工钢筋进场需有原材料质保单,并按规范及批量进行原材料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格按照图纸钢筋翻样,认真复核钢筋的弯配和绑扎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定进行钢筋直径W①16者,采用绑扎接头;接头在受压区内按50%交叉错开,在受拉区内接头按25%交叉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30d或500mm钢筋直径大于①16者采用人工电弧焊焊接。

单边焊接长度不小于10d,电焊接头在受拉区还按50%交叉错开,即在同一断面内接头不应超过50%现场绑扎井外墙板钢筋应先立好内模板后再进行刃脚踏面部位衬垫3cm碎垫块钢筋保护层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10mm5mmb、钢筋绑扎主要质量控制受力钢筋间距受力钢筋排距箍筋、横向钢筋间距一士20mm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f3mm水平高差f±3mm受力钢筋保护层(梁、柱)f±5r-2-f± 3mm板、墙F、脚手架施工沉井制作首先需要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选用①48钢管扣件式结构外脚手架竖管均座落在井基坑内,竖管下端应设置靴脚或铺垫枕木,扩大在基础上的接触面积脚手架分多层搭设,层高约1.5〜1.8m,顶层底面走道板低于碎浇捣面约0.5m,并配有防护栏,栏杆高度约1.1m为了让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方便起见,内脚手架可按井内搭设简易倾斜走道或扶梯;外脚手架设置倾斜角度为30°〜40°的走道;走道踏脚面设有防滑条,所有走道和扶梯均有护栏为了确保外脚手架整体稳定,应设置斜撑在沉井第一次制作时搭设两层外脚手架后,随着第二次沉井制作逐层加高,斜撑仍然需要设置外脚手架与碎井壁之间保留0.4m距离,便于模板、扣件式钢管等安装之用。

外脚手架与模板脱离分开内脚手架在对硅井壁模板起到固定作用的部分,应增设剪刀撑组成几何不变形体系防止模板走动等不良情况脚手架拆除之前应完成模板拆除、碎外露面处理、喷涂测量标志、搭设沉井内外扶梯等准备工作拆卸扣件钢管脚手架顺序是自上而下逐层拆卸钢管、五金扣件等分类堆放,防止日晒雨淋后造成锈蚀浪费G模板a、立模沉井制作采用小型定型钢模与扣件式脚手管配套使用,小五金配件有“山”字头,“一0”字铐,“7”字钩等碎墙身采用定型钢模竖向叠高,井刃脚斜面宜采用定型钢模竖向排列,在圆周接口处镶嵌木模过渡,模板板块之间用“7”字钩锁定第一次沉井制作的钢模板均由刃脚踏面二侧的硅垫层支承模板的自重,性振捣产生的冲击力由斜撑及拉条螺栓承担第二次沉井制作时,保留下节若干排模板,不松螺栓,利用磨擦力和螺栓抗剪力支承钢模重量钢模板所承受的施工荷载主要来源于振捣硅时产生荷载;新浇筑硅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新浇筑碎对模板的侧向压力,依靠设置在钢模板外侧的扣件式钢管组合成两根为一道梁肋,纵横交叉,在交叉点处布设①12拉条螺栓镶嵌“山”字头水平对拉,拉条螺栓间距为600/600mm抵御该侧向压力侧压力值按经验估值取5-10t/m2,拉条螺栓布设接近均布,密度为2.8根/吊,拉条螺栓锚入硅中点处焊50X50X4mm钢板止水。

浇筑硅之前应对模板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时应按图纸仔细核对控制尺寸和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施工和设计布置的预埋件,预留孔安放位置准确,固定可靠;对较大的孔洞底部增设助捣孔,便于捣实孔底碇b、拆模一般在硅浇捣完成经湿润养护一周后(视当时气温而定),可以放松沉井墙身的拉条螺栓,拆卸钢模板和扣件式钢管操作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内向外拆卸模板和扣件式钢管注意拆除钢模时,不要用力敲打或将新浇筑的硅表面碰伤下节制作后钢模板不可全部拆完,要留部分,支承上节模板模板拆除后及时在①12螺栓根部将硅表面凿成半径7cm、深3cm的凹坑,然后割除拉条螺栓,用防水砂浆二次补坑,并涂防水材料两度对于较大孔洞口悬空部分的碎底模应按要求,当硅强度达到70〜100%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拆除后的钢模板、钢管脚手、五金配件,应及时清理,堆放整齐,对弯曲变形的钢模要及时整理模板拆除后在井的四角喷涂测量水准标志,在井在顶端处喷涂测量沉井位移标志c、现浇碎模板安装质量标准轴线位移底板10mm墙梁5mm高程士5mm平面尺寸Lw 20IIIII(底板和长宽)土 10mm垂直度w5mm5mm5mwHw20mH/1000mm表面平整度5mm预埋管、预埋件中心位移3mm预留孔中心位移5iilii相邻两表面高低差2mmH混凝土施工a、浇筑碎混凝土浇筑采用商品碎,浇筑时分层浇捣,硅分层浇捣厚度每层不得大于0.5米。

以保证在位初凝时间内完成一层硅的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按30cm平面有效直径布置振捣混凝土从开始搅拌之时起,浇注时限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在整个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分层灌筑,不允许将混凝土顺着倾斜表面直接滑下或流向其最终浇捣位置从高处倾落混凝土时,其卸落高度不应超过2m若超过2m时,应采用滑槽、导管、串筒内要装有减速装置,以防混凝土分离混凝土灌入模板中应及时进行捣实,特别是在钢筋和任何预埋件周围,以及模板的角隅处要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混凝土分层捣固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振捣器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或预埋件在混凝土浇筑前,新老碎交接处先填以301nm厚与混凝土级配相同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浇筑前在井的四角模板上设置沉降观测点,以便及时发现沉井在浇捣过程中由于自重造成的不均匀沉降,采取措施,指导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部位及顺序,及时制止在浇筑过程中沉井造成的偏差,影响质量混凝土浇筑时,选用有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组长,指导硅的振捣井上有专人负责安全质量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b、硅养护每次浇筑碎后,及时铺盖草包浇水养护,第一天开始每天2小时浇一次水,三天之后酌情减少。

碎湿季养护期为14天,若遇高温,应增加浇水次数,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每次浇筑碎时,都应按硅的方量制作相应在的抗压、抗渗试块,同时在现场设置一间标准养护室,使硅试块可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养护,保持数据的准确性I、施工缝处理由于井壁分节制作,节间施工缝采用“凸”形接口老硅表面应进行凿毛,在新硅浇筑前应清理垃圾,并洒水湿润新老性接缝处同时在浇捣前在施工缝处应先铺一层3cm厚与硅级配相同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井壁外面,在缝的上、下各20cm涂刷环氧沥青防水层施工缝处如有“蜂窝麻面”,应凿除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并加强养护,待砂浆干后再刷防水层J'封砌预留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内不渗水3、沉井下沉A、准备工作沉井下沉前应在沉井外壁喷涂好观测沉井下沉的标高标志,井顶设置测量中心位移的标志,井内壁上由刃脚至井位也需设明显的高度标志沿内外井壁安装爬梯,爬梯应有安全围栏井上搭设工作平台凿除刃脚素硅垫层,并将混凝土块清理干净B、下沉方法沉井下沉采用人工挖土下沉,卷扬机吊土沉井下沉前应计算沉井各阶段的下沉系数,以指导施工,沉井挖土的顺序和方位均应根据下沉系数的不同,加以调整。

沉井挖土下沉,应按对称、均匀开挖的原则进行挖土顺序应遵从先中后边,逐步扩挖至刃脚附近,使沉井平稳、均衡地徐徐挤土下沉中心“锅底”深度应从严控制,谨防“锅底”过深发生“突沉”初沉阶段,沉井具有较大的下沉系数,此时无需挖除刃脚斜面下土体,只需挖除中心土体,逐步扩挖至脚附近土堤,沉井即会逐渐下沉随着沉井下沉深度的增加,要先挖除中心土体,逐步扩挖至刃脚附近土体到沉井的后阶段,下沉系数变小,要考虑挖除刃脚斜面以下土体沉井下沉施工的全过程,都应根据下沉系数变化曲线和土质情况,指导和灵活调整挖土范围和方法使沉井平稳、均衡地挤土下沉沉井下沉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观测每班至少测量二次,当下沉速度较快时,还应增强观测次数如发现偏斜应及时纠正要做到勤测勤纠、边沉边纠C、终沉控制当沉井刃脚踏面下沉至离设计标高还剩1M左右时,沉井进入终沉阶段,此时应切忌“深锅底”,因为过深的锅底,可能导致刃脚下土体大量向井内涌入,易发生突然下沉或超沉应先挖刃脚附近的土体,形成“反锅底”,然后视情况再挖中心部位土体,控制好下沉速度,务求沉井缓缓挤土下沉到位由于沉井总的下沉深度不深,因此刃脚踏面终沉标高暂定比设计抛高10CM在沉井沉到离底板3米左右时,为防止发生井涌,在井内做压密注浆,压密注浆布置每米一个孔,呈梅花形布置,孔埋深离井底设计标高3米。

边压浆边上提,压浆压到刃脚底部位置D封底沉井下沉到位后,观测沉井在24小时内累计沉降量小于10c方可进行封底如沉降不稳定,可采取分仓封底措施加以控制封底前,应清除井底浮土、超控部分采用石块加碎石填满至要求标高,然后铺设25cM厚片石,并夯实,上面浇10CM厚C15素碎垫层,最后施工钢筋碎底板在钢筋磴底板施工前,应对底板与井壁连接处进行清洗(该处在沉井下沉前应完成凿毛处理)钢筋碎底板浇捣后井内采取灌水养护E、管理措施沉井施工是一个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的项目,并且是24小时的下沉,因此施工管理人员不但要值好班,而且要亲临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好施工记录,对沉井下沉要做预先估计,同时考虑应变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协调,这样才能保证沉井下沉到位F、质量标准刃脚平均标高与设计标高偏差不超过规范规定沉井水平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