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407576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教案新人教版16诫子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实词,熟读成诵,培养文言语感。 2.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学习诸葛亮严密的论证。 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读书修身,静心养德,做有抱负、有智慧、有胆识的人。(二)过程与方法:以朗读法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汲取精神养料,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之情。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教具准备:多媒体课

2、件制作。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诲。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播放录音,学生听读,完成下列任务:(1)标记生字注音。(2)注意词句停顿。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示例:非澹泊/无以明志,非

3、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4、学生自由朗读,互读。5、指定优、中、困学生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字音、停顿两方面)。6、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注意体味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7、学生自由散读。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1、自主学习: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师巡回指导。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师参与讨论。(1)难点预见:A、词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提醒学生注意加横线的词

4、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B、句子: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2)处理措施:A、让学生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B、师提醒学生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光飞驰,意志随着岁月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四、小结。五、作业:抄写生字词板书设计: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惜时:年与

5、时驰,意与日去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检测学习效果1、翻译重点词语,提问学生;2、翻译课文。 二、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学生举手发言)(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其原句分别用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6、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请按照议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按照板书提示分组讨论完成,后总结再板书)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D、惜时:(见上,略)(4)按照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原文。自背。互背。齐背。(5)问题

7、引申:联系现实人世,充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周围实例及社会贪污腐败现象 、“八荣八耻”精神,自由交流感想。指定优秀代表发言)四、自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 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回读课文,收获评价,总结练习拓展。 学生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思考完成下列任务:(1)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荐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喜欢的话。(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个人回答)警句推荐: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

8、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席勒)六、小结: 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 七、作业:做练习册第16课。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对比论证静以修身, 治学(静)正俭以养德 修身(躁)反 教学反思: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