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说课稿5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4067550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泉映月》说课稿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泉映月》说课稿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泉映月》说课稿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泉映月》说课稿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泉映月》说课稿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泉映月?说课稿5一、说教材?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 ,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表现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追求美好理想 ,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本单元的主题是“有志者 ,事竞成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去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敢于同逆境、命运抗争的精神 ,所以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联系课文内容 ,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 ,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4、5节。教学重难点:体会阿炳创作?二泉

2、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二、说教法和学法由于本课主人公阿炳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的孩子比拟遥远 ,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 ,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有一定难度。于是 ,我采用“创设情景 ,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情感为纽带 ,通过多种途径 ,让学生置身于情感体验之中 ,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读透 ,以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 ,努力表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三、说教学程序本堂课的教学分为四局部。第一局部:音乐欣赏 ,创设情境 ,让学生谈谈听这首曲子的感觉 ,引出?二泉映月?曲名及其创作者阿炳。第二局部:走进阿炳 ,了解坎坷 ,感

3、悟创作的艰辛历程。这一局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难点。通过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让学生真正走近阿炳 ,了解阿炳 ,感受阿炳的“人穷志不穷 ,不向命运屈服的骨气。紧紧围绕“渐渐的 ,渐渐地 ,他似乎听到沉沉的叹息 ,伤心的哭泣 ,激愤的倾诉 ,倔强的呐喊这句话 ,让学生反复朗读 ,逐渐深入阿炳的内心深处。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冲动来源于他十多年的坎坷经历与身心的巨大折磨。进而体会到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第三局部:品读琴声 ,体会内涵。用为什么这首乐曲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为什么它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两个问题 ,把学生引入学习第5自然段 ,让学生品读琴声 ,体会内涵。这局部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

4、点 ,我先让学生潜心、专心的听一遍乐曲。先听 ,再说 ,最后接触文本。符合人们整个认知过程 ,强化思考 ,水到渠成。我本着“以读代讲 ,读中感悟的方法让学生从每一种琴声所寄托阿炳怎样的思想感情分三个步骤来读 ,使他们读懂读好。接着更深一层让学生带着感悟来读好 ,读中感悟 ,悟后再读 ,在一次次的朗读中 ,一次次的提高中 ,学生读懂了乐曲 ,融入了阿炳的内心世界。第四局部:了解乐曲?二泉映月?的非凡成就。通过课件补充人们对?二月映泉?乐曲的评价 ,尤其是对日本有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 ,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中的“跪字进行讨论 ,激发学生学习阿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进而升华文章的主题。四、板书设计:9、二泉映月听: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倾吐琴声情怀委婉连绵赞叹思念思考步步高昂进入高潮抗争向往舒缓起伏恬静激荡爱爱爱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