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阅读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教案_7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4066660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阅读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教案_7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阅读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教案_7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阅读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教案_7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阅读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教案_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阅读15: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教案_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罗素积极、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理清文章的结构,揣摩文章的语言。3. 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为什么而活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既重大有往往被人忽略实际这是人类始终关心的一个哲学问题。很多名人就做出过回答,法国莫里哀说:“-个人应当为活着而吃饭,而不是为吃饭而活着”;但丁认为:“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 和美德”;肖洛霍夫说:“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我们今天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 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二、作者介绍伯特兰罗素(

2、18721970),英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 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现当代思想文化巨人, 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称为“百科全 书式文学家”。三、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1、听读课文,正音正字,整体把握文意。遏制(&飓风(j耳 俯瞰(k cn)濒临(b in)2、再读课文,自我精读研习(1) .概括罗素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明确:第一,对爱情的渴望;第二,对知识的追求;第三,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 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 神动力。(2) .指出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明确:有三方面

3、的原因:1.爱情可以带来狂喜;2.爱情可以摆脱孤独;3.爱的结合可以使人看 到梦想的天堂的缩影。总之,爱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爱情,则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 这里,作者把爱情描写得极其美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课外补充:罗素一生有过好几段爱情,他曾这样说过: “在我所爱的女人身上,我欠下了很 多人情,如果不是她们,我的心将偏狭得多。”爱情是自私的,但罗素在真诚的追求爱的过程 中,让自己的胸怀更宽广、更博大。)(3)指出作者寻求的知识包括哪些领域?明确:作者寻求知识的原因:(1)希望了解人类心灵;(2)希望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3试图理 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人的心灵”代指有关人本身的知识,

4、“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代指有关自然的知识,“毕达哥拉 斯的思想威力”代指有关人与社会的知识。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表现了渴望了解人类自身、 探索自然奥秘、理解社会科学的强烈愿望。这三方面的知识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作者渴望了解的是一切知识。课外补充:罗素是个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一生,写了70多部著作,还有若干篇文章,涉及哲学、数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可谓著作等身,知识庞杂。特别是临近80岁的高龄,即1951年才开始创作小说,居然在文学方面又取得了不匪的成绩。真的令我们感叹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5、”(4).指出作者同情人类苦难的具体内涵?明确:如果说,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入了美好的理想境界,那么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则把 罗素带回尘世,带回现实,那么现实世界怎么样?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课外补充: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 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携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1964 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5)这就是罗素的一生,既然如此痛苦,

6、罗素是如何评价的?明确:虽然罗素最终没有能减轻人类的 不幸,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奋斗过,他觉着这一切 都是值得的。3、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第一段,总起,提出自己的人生追求;接着的三段分述寻求爱情、 寻求知识、同情苦难的理由;最后总结,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四、深入探究、感知作者价值观讨论:支配罗素的哪一种感情让他更执着、影响力更大?为什么?明确:对苦难的同情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 则是为了他人。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体现出一个思想家 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五、启迪学生、树立价值观。思考:罗素活者的意义无疑是崇高的,有价值的。在罗素面前,我们无疑是渺小的,无论是就 其成就而言,还是其思想而言,我们不能不景仰他。学习了本文,我们每个同学也应该叩问一 下自己的心灵: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六、中考链接学习了这一课文 我们了解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其实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大多是有区别的, 即使 人生的每一阶段也有所不同。今天同学们就叩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为什么而活着” 。请试着 以“我活着是为了,为了,为了”写一下自己活着的理由。老师寄语愿你们每天都愉快的过着生活,不要等着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 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