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406647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副本(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学 南部中学数学教师 陈臻 数学教法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教育家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应该从基础入手,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数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的数学的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提倡着眼于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教他们会学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 一、启发思维 “教

2、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话充分说明了让学生自学的重要性。自学的关键是教会他们阅读教材,初一学生看书自学时会遇到许多困难:缺乏阅读的习惯,不懂阅读的方法,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课文却是语句精练简洁,推理严密,逻辑性强,专用名词术语,抽象的数学符号使他们更是不明其意。虽然看了一遍又一遍,但是仍然提不出问题,解不了习题。针对这个情况,我为学生设置阅读提要,帮助他们在看书时能抓住主要内容,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最初的提要简单,它既要符合所学的内容,又要包括所学的内容,并且适合学生的水平。在对主要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用记号标出来,不懂的地方要记

3、下来。难懂的要反复看、多思考、与同学多讨论并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其次是编写复习小题,让学生回忆所学相关知识:可用提示性填空,还可设置成问答、选择等题型,形式不拘一格;要与课文密切相关;富有变化性且短小精练。 最后是编写阅读提要:提要要反映教材的重点和关键,提要要能引导学生推动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提要中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从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要编写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重组、整合、拓展、变革、渗透等方法进行妥善处理。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年级的升高,提要就要加深加难了。阅读概念要求理解,会判断,能

4、叙述和举例;阅读法则或定理,要分清条件和结论,掌握推理、证明过程;阅读例题,要审明题意,注意解题格式和运算步骤,阅读完课文后,掌握课文的知识要点等等。二、深入理解 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理解所学的知识,单纯靠的阅读是不行的。需要教师恰当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从不同角度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给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完相反数后,老师问学生“所有的有理数之和是多少?”这个问题还真把学生给问住了。这样的问题很有争议性,学生们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欲,让学生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同学们进一步发现自己思维的薄弱环节,而在反驳别人的意见时,又常

5、常从对方的思维中受到启发,争论愈激烈,印象愈深刻,含糊的认识最能澄清,正确的认识得到强化。于是,学生在阅读时,不再满足对课本文字表面上的意思,积极思考,善于提问。 数学课比较抽象、难学,但巧妙地利用一些数学模型或实物当堂演示,学生自会豁然开朗。也可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叠一叠、画一画,培养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操作的习惯,从而理解所学结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三、释疑解难 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阅读、议论中去探索,发现,体现他们的主体性。而教师的主导性就在于打开学生思路,待他们思维发散后,再及时集中释疑解难,把学习引向深入。指导学生继续阅读,把握教材来龙去脉。要求学生逐节

6、、逐段、逐句精读,弄清定义、公理或公式的逻辑联系、内涵和外延。仔细思考教材的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记下疑点、难点,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由来,把握好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求同存异。 重点讲解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教师的讲解不是独立的,而是穿插在提问检查之中。通过巡视指导和提问,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疑惑之处,已经了解。讲解的内容要精炼,集中,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讲解要精益求精。如在讲到利用数轴移动点的位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时,这个移动的实质就是有理数的加减,“向左移动就是减,向右移动就是加”,可不可以认为“向左移动就是加,向右

7、移动就是减”呢?这跟有理数加减法的法则的什么是一致的?如此的启发讲解,既把学生引向深入学习,又拓宽学生的思路,更增加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数轴的点的作用又加深了理解。 把新旧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横向思维。在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的知识讲解时,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知识,也可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在学“相反数”这节时,结合复习数轴的概念,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两个非零相反数,并观察它们在数轴上与原点的位置关系及到原点的距离大小关系。 实践表明,及时的释疑解难,把学生的思维从“发散”到“集中”,这样的点拨可收到拨云见日的效果,能引导学生逐步深化思

8、考,进一步提高阅读和自学能力。 四、培养自学精神 接下来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的习惯,学生就不会依赖教师,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和具备自学能力,如果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不会中止自学,那么他们的这种自学精神将会终生受用。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指导、督促、批评、表扬外,还须采取持久而耐心的教育。养成自学习惯,自主地去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五、练习巩固 任何一种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不是一次能完成的。把外在的学习转化为内在知识,必须要有效的练习、强化认识和恰当的方式,高效地学习。由于教师精讲,学生在课堂

9、上练习的时间更充裕,但是学生的自觉性尤为重要。练习题要以课本为主,适当吸取课外书的精华,注意挑选一些索引性、典型性的习题,最后用小测试作为评价练习。练习完成后,学生对照答案自评分数。并及时反馈情况,老师要注意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集中纠正。由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教师要兼顾全面。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安排他们做拓展补充的练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意个别辅导。要尽量满足班上大多数学生的不同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各尽其才。课堂练习情况要反馈及时,教师能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学生才能保持知识的连续性,还要及时评价学习状况,有效地评估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知识,倒不如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学吧!教师既轻松,学生又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