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4064494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济南软件产业“十一五”(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济南市“十一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二六年九月济南市“十一五”软件产业发展规划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软件产业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倍增器”。为加快推进我市软件产业发展,促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会城市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规划。一、 发展现状1.“十五”期间我市软件产业取得的进展(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我市软件产业以年均31%的速度

2、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完成销售收入95亿元,独立软件规模与实力居全省首位。全市软件企业56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8家,过10亿元企业2家,过亿元企业5家,过千万元企业40家。登记软件产品1086个,占全省的60%;通过CMM/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认证的企业14家,占全省的56%,其中3级以上7家。浪潮、中创跻身全国软件百强企业,3家企业成功上市(浪潮信息、浪潮软件、浪潮国际),3家企业(中创软件、浪潮软件、浪潮通软)入选全国30家最大规模独立开发软件企业。(2)软件产业基地作用明显。齐鲁软件园建设规模居全国11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前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9家,列全国第2位。

3、省级软件园历下软件园重点发展特色应用软件,与齐鲁软件园形成了优势互补。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特色园区成为我市软件产业基地的重要补充力量。各产业园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优秀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产业集聚作用日渐明显,为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软件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经过“十五”以来的发展,我市逐渐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优秀软件产品。中创Info系列中间件产品、得安PKI网络安全平台、浪潮通软ERP软件、中创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神思二代身份证识别终端系统、积成电力调度控制系统、星科教学仿真智能平台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

4、产品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2我市发展软件产业的优势条件区位优势。济南南北联接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两大产业带,东西贯通中部发展区和东部发达区,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发达的高速公路系统、成熟的网络基础条件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软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场优势。济南是全国“经济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全国九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工业体系完善,电子信息、交通装备、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在全国举足轻重,形成软件产业发展的巨大承载力。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基地,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已成为长江以北仅次于中关村的第二大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市场,为软件产业发展

5、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载体优势。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经济指标列53家国家级高新区第13位,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集加工贸易、陆路口岸和保税物流于一体,齐鲁软件园、历下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产业园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形成了济南一流的产业载体环境。尤其是新落户济南的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作为全国唯一的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将成为我国IT产业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区和实验区,成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创新、产业、辐射、环境”四大高地,对于增强我市软件产业基地承载能力和辐射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才优势。济南是全省的科教中心,是全国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建设城市,名列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第

6、8位。驻济高等院校59所,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459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4倍,每年培养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人才2万余人。驻济科研机构130余家,各类科技人员40万余人,拥有国家级实验室3个、企业技术中心9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高新技术企业702家。济南人力、消费成本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相对较低,人才结构合理,人才队伍稳定。人文优势。济南南依泰山,北跨黄河,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人文氛围浓郁,素有“泉城”之美誉,是典型的宜居城市。济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济南社会安定,犯罪率连续5年居副省级城市最低,被评为全国“社会

7、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最安全城市”、“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投资环境极力推荐城市”之一。3.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问题一是软件人才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投融资渠道不够健全,资金担保体系尚未形成,缺少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和大企业的引进,软硬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产业整体规模特别是嵌入式软件规模偏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缺乏,软件产品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四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数量不足,软件出口外包和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尚需进一步加快发展。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

8、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工业强市”,“三产富市”和“创新型城市”战略的实施,把软件产业作为增强济南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根本、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省城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不断拓宽软件应用领域,进一步发挥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发展目标到2010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达360亿元,年均增长30.5%,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出口5亿美元,从业人员6万人,规模以上软件企业500家,过10亿元企业5家,过

9、亿元企业30家。济南软件产业整体规模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国内位居前列,“济南软件城”初具规模。三、主要任务1.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围绕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建设,力争打造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国家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基地3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壮大齐鲁软件园、历下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浪潮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动漫研发创新园6个产业园区,进一步增强园区的产业承载和辐射集聚能力。形成以齐鲁软件园为依托的研发创新区,以山大路科技商务区和历下软件园为核心的软件应用推广区,以高新开发区、济南经济开发区、明水经济开发区、济北开发区、民营工业园等工业园区为重点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区,以齐

10、鲁软件学院和东、西部大学城为基础的软件人才教育培训区的“济南软件城”产业布局。2.打造“济南软件”整体品牌。着力培植中间件、信息安全、行业应用和嵌入式软件4大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形成门类齐全、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济南软件”整体品牌。以中创软件Infor 系列中间件产品为依托,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得安科技PKI系列产品为基础,不断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加快信息安全产品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和教育、医疗、交通、旅游等行业为重点,提高行业应用软件服务经济社会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以数字家电、通

11、信产品、智能终端产品、数控机床、电子玩具及其他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控制设备为重点,加快软硬件产品的融合,扩大嵌入式软件的产业规模。3.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整合具有鲜明特色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强特结合,规模发展。引导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以及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提高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实力,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特点、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形象的龙头和骨干企业。4.大力发展软件出口外包和动漫游戏产业。抓住当前以服务外包为的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大力承接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积极开展以跨国公司为重点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

12、包,培植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充分发挥软件外包出口联盟的“桥梁”作用,鼓励企业在国外设厂、办服务机构,在大力发展对韩、日外包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发展面向欧美市场的服务外包业务。健全软件出口服务体系,建立软件出口绿色通道,为软件出口搭建统一的出口协作平台。围绕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建立多层次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体系。依托齐鲁软件园建设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吸引更多动漫游戏企业入驻,逐步形成创意设计、数码制作、产品发行、市场运营的产业链,促进音像制品、玩具文具、食品、服饰等游戏衍生产品的综合开发,形成我市动漫游戏产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机制。5.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高等院校和骨干

13、企业为依托,建立集研究、开发、设计、应用于一体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软硬件平台、培训平台和技术支持平台。以晶恒工业园为基础,建设集成电路成品封装、测试基地,进一步扩大发光二极管和分离器件产业规模。加快集成电路配套材料加工业发展,重点发展IC用金丝、硅铝丝、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插座、硅晶体材料及其深加工产品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国家12英寸集成电路项目落户济南,带动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6.建立健全3大产业支撑体系。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软件园区、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集中力量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支持共性软件、基础软件以及

14、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前瞻性软件研发。建立企业协作体系。壮大电力软件联盟、软件外包出口联盟和交通软件联盟,创建信息安全联盟、通信软件联盟、嵌入式软件联盟等产业协作组织,整合技术和市场优势,增强产业竞争合力。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软件行业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建立健全风险担保、联保联户、创业贷款等中小企业孵化融资保障体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四、保障措施1.制定落实优惠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国家、省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我市的相关优惠政策,创造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政策环境。(1)市政府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自主技术创新,扶持共性

15、技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项目研发及产业化;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对获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企业予以奖励;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对当年增速排前列的企业(按不同基数分档)予以奖励;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支持软件服务外包、动漫游戏企业发展,对通过CMM/CMMI国际认证的企业予以补助,扶持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等。(2)加强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双软认定”工作,建立相关责任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软件产业统计体系,形成全市齐抓软件产业的工作合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3)加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培育健康、规范、有序的软件市场。制订政府采购软件产品和服务的目录及标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市软件产品。2.建立健全技

16、术创新服务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1)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建设。选择一批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和省级软件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立济南嵌入式软件研发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用好齐鲁软件园综合技术平台,以重点企业为依托,整合优势资源,实施联合创新和集成创新。(2)坚持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与国外大型企业的合作交流,利用优势资源,扩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发挥驻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3)完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开展技术集成、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服务,推动技术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