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4062949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课程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年级07级专业生物工程设计者姓名设计单位完成日期2009年11 月 15日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于空气中的CO2,混合气体的处理为1500m3/h,其中CO2 27。要求塔板排放气体中含CO2低于0.6,采用清水进行吸收。(二) 操作条件常压,28(三) 填料类型选用聚丙烯阶梯环填料,填料规格自选(四) 设计内容1、 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 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 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 吸收塔接管尺寸的计算5、 绘制吸收塔的结构图6、 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7、 参考文献8、 附表目录一、概述4二、计算过程41. 操作条件的确定

2、41.1吸收剂的选择.41.2装置流程的确定.41.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41.4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42. 有关的工艺计算52.1基础物性数据52.2物料衡算62.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62.4填料层降压计算11 2.5吸收塔接管尺寸的计算.12 2.6附属设备 .12三、评价.13四、参考文献.13五、附表14一、 概述填料塔不但结构简单,且流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较小,易于用耐腐蚀材料制造,所以它特别适用于处理量小,有腐蚀性的物料及要求压降小的场合。液体自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洒于填料顶部,并在填料的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从塔底的气体口送入,流过填料的空隙,在填料层中与液体逆流接触进行传质。因气液两

3、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所以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二、 设计方案的确定(一) 操作条件的确定11吸收剂的选择 因为用水作吸收剂,同时CO2不作为产品,故采用纯溶剂。12装置流程的确定 用水吸收CO2属于中等溶解度的吸收过程,故为提高传质效率,选择用逆流吸收流程。13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用不吸收CO2的过程,操作温度低,但操作压力高,因为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在塑料散装填料中,塑料阶梯填料的综合性能较好,故此选用DN聚丙烯塑料阶梯环填料。14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28,常压(二)填料吸收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21基础物性数据液相物性数据 对于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水的

4、物性数据 查得,301K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998.2kg/m 粘度=0.83610-3Pas=3.0kg/(mh) 表面张力=72.6dyn/cm=940896kg/h3 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DL =1.7710-9m2/s=6.37210-6m2/h 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vm=yiMi=0.27440.7329=33.05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vm= 1.338kg/m3 混合气体粘度近似取空气粘度,手册28空气粘度为 V=1.7810-5Pas=0.064kg/(mh) 查手册得CO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DV=1.810-5m2/s=0.065m2/h

5、由手册查得28时C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80kPa 相平衡常数为m= 溶解度系数为H=2.2物料衡算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Y1= 出塔气相摩尔比为Y2=0.02270.006=1.66210-4 进塔惰性气相流量为V= 该吸收过程为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按下式计算,即(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组成为X2=0 ( 取操作液气比为L/V=1.5L/V=1.51.77=2.655 L=2.65544.34=117.72kmol/h V(Y1-Y2)=L(X1-X2) X1=2.3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 塔径计算 采用Eckert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气相质量流量为 WV=1500

6、1.338=2007kg/h 液相质量流量可近似按纯水的流量计算 即WL=117.7218.02=2121.31kg/h Eckert通用关联图横坐标为 查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得 查表(散装填料泛点填料因子平均值)得 取u=0.8uF=0.82.522=2.0176m/s 由0.513m 圆整塔径,取D=0.6m 泛点率校核 u= =84.18(在允许范围内) 填料规格校核: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取最小润湿速率为 (LW)min=0.08m3/mh 查塑料阶梯环特性数据表得: 型号为DN25的阶梯环的比表面积 at=228 m2/m3 Umin=(LW)minat=0.08228=18.24m3/m

7、2h U= 经校核可知,塔径D=600mm不合理 经反复校核仍得不出合理的D值 经综合考虑,取操作液气比为 L=26.5117.22=3112.2kmol/h X1= 此时气相质量流量为WV=15001.338=2007kg/h 此时液相质量流量为WL=3112.218.02=56081.8kg/h Eckert通用关联图横坐标为 查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得 改选型号为D38的阶梯环 查表(散装填料泛点填料因子平均值)得 取u=0.8uF=0.81.228=0.982m/s 由0.74m 圆整塔径,取D=0.8m 泛点率校核 u= =84.52(在允许范围内) 填料规格校核: 液体喷淋密度校核,取最

8、小润湿速率为 (LW)min=0.08m3/mh 查塑料阶梯环特性数据表得: 型号为DN38的阶梯环的比表面积 at=132.5m2/m3 Umin=(LW)minat=0.08132.5=10.6m3/m2h U= 经以上校核可知,填料塔直径先用D=800mm合理填料层高度计算 Y=mX1=1.780.0004=0.000712 Y=mX2=0 脱因系数为 S=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NOG= = =5.223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采用修正的恩田关联式计算 查常见材质的临界表面张力值表得 c=33dyn/cm=427680kg/h2 液体质量通量为 =0.502吸收系数由下式计算 质量通量为 =

9、0.23773.530.8940.004= 0.0623kmol/(m3hkPa) 吸收系数由下式计算 =1.189m/h 查常见填料的形状系数表得 u/uF=66.1750 得 得 HOG=Z=HOGNOG=0.0835.223=0.434m得Z=1.50.434=0.6503m取填料层高度为Z=2m查散装填料分段高度推荐值表对于阶梯环填料 hmax6m取h/D=8 则h=8800=6400mm计算得填料层高度为2000mm,故不需分段2.4填料层压降计算散装填料的压降值可由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计算时,先根据气液负荷及有关物性数据,求出横坐标值。再根据操作空塔气速U用有关物性数据,求出纵坐

10、标值。通过作图得出交点,读出过交点的等压线数值,即得出每米填料层压降值。用埃克特通用关联图计算压降时,所需填料因子与液体喷淋点密度有关,为了工程计算的方便,常采用与液体喷淋密度无关的压降填料因子平均值。埃克特通用关联图横坐标为=0。468查散装填料压降填料因子平均值表得查通用关联图得:P/Z=298.6Pa/m填料层压降为P=298.61=298.6Pa查此图时,一定要看好,最好用两个直角板找到横坐标和纵坐标的交点,在估计出合理的等压线数值。2.5吸收塔接管尺寸计算 一般管道为圆形,d为内径,水流速为0.53m/s 常压下气体流速 1030m/s 则气体进口直径 气体出口直径 d2=d1=13

11、4mm 喷液进口直径 喷液出口直径 d4=d3=200mm 排液口直径 d5=d3/2=100mm2.6附属设备 (1)本设计任务液相负荷不大,可选用排管式液体分面器,且填料层不高,可不设液体再分布器。 (2)塔径及液体负荷不大,可采用较简单的栅板型支承板及压板。三、评价 设计中问题的评价:1、 对于吸收塔基本尺寸的确定以及数据来源,物性参数,合适取值范围的确定要按具体的实际设计情况来定。2、 对于吸收塔填料装置的材料属性,以及经济效益要综合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又要满足实际操作标准。3、 对于吸收塔的温度的确定,由吸收的平衡关系可知,温度降低可增加溶质组分的溶解度,对于压力的确定,选择常压,减少工

12、作设备的负荷。设计体会 刚拿到任务说明书时,一脸茫然,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陌生的东西,面对大量繁琐的计算,我的头都大了,其中我得了一个很不合理的数据,经过反复查找,才发现前面有个小数点弄错了,我深深体会到了科学需要的严谨性。在设计课程报告时,要输入大量的公式,我自学了一点公式编辑器的知识,感觉它非常有用,今后有时间还得好好学学。我会好好对待以后的每一次设计,让老师满意。希望老师对我这次的表现认可。四、参考文献1、化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化学工程手册气液传质设备2、贾绍义,紫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3、刘乃鸿等现代填料塔技术指南天津,中国石化出版社19984、徐崇嗣等塔填料产品及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5、姚玉英化工原理,下册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五,附表 埃克特通用关图 填料名称规格(直径高厚)/mm材质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