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4057346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思南县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试试题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读徐志摩的诗沙扬娜拉,联系课文再别康桥,完成1-3题(9分)莎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莎扬娜拉!注:“沙扬娜拉”

2、是日文“再见”的音译。1关于此诗与再别康桥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两首都是离别诗。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与母校的不舍之情,莎扬娜拉则抒发了一对异国恋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B两首诗都善于运用意象来抒发情感。再别康桥描绘了康河畔的一组意象,沙扬娜拉则选取了一个别有意味的意象。C两首诗都运用了多种手法。再别康桥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沙扬娜拉则以比喻和反复的手法为主。D两首诗都属于现代新诗。再别康桥更讲究节奏和押韵,属新诗中的新格律体,沙扬娜拉则是新诗中的短篇小诗。2. 对沙扬娜拉一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首句中的“一低头”的细节写出了女子道别时

3、欲言又止的神态,揭示了她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时的不舍之情。B“水莲花”的比喻新奇、贴切,既突出了日本女郎娇羞柔媚的风姿,又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娴静、纯真的美好形象。C“蜜甜的忧愁”是一对矛盾的组合,它形象地写出了相聚的甜蜜和离别的忧伤,深刻地表现了“伤离别”的主题。D诗歌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表现离别的深情。3下面是关于“新诗”的说法,你认为哪一项不正确?()(3分)A“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主流。B与古体诗的严格讲究格律相比,“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所以又叫自由体诗。C“新诗

4、”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D“新诗”出现不久就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就有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萧 乾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真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

5、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

6、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

7、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们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了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哀戚或尊敬感觉便梗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

8、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1936年10月,上海(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B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

9、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C“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D文章第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5.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5分)答: 6.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探究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答: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

10、,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b)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

11、乎不同。7第一段(b)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3分)答: 8从第二段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段话有何作用?(4分)答: 9仿照画线部分(a)的句式,另写一段话。(5分)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上,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明年,秦并天

12、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社稷

13、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家丈人:东家,主人。矐其目:弄瞎他的眼睛。矐,熏瞎。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B.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C.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D.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D.诸侯,周初的诸侯由中央统一控制。春秋时,诸侯强大,周王室衰微,诸侯脱离周天子控制并出现割据纷争的局面。汉以后也称分封的诸王和列侯为诸侯。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王被燕国派刺客的行为激怒,立即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并在十个月后攻克了燕国的都城蓟。B.秦始皇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