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4054859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导读 :本文 中氮行业技术改造思路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 迎点评和分享。中型氮肥厂是我国氮肥工业之母, 不仅为我国工农业生产提供了 大量化肥和化工原料, 而且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氮肥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管理经验, 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 为国民经济 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997 年,我国中氮肥行业的合成氨能力达 600万t,约占全国总能力的18%,尿素能力539万t,占全国总能力 的 24。加上近几年从小氮肥发展起来的己达到中型规模的厂,全 国中型规模的氮肥厂约有 100 家,总计合成氨能力 1000 万 t/a 左右, 占全国合成氨能力的 26

2、%,尿素能力也在: 000 万 t/a 左右,约占 全国总能力的 40%,可见中氮肥是我国氮肥行业的主要力量。我国中型氮肥厂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 以煤为原料的中型氮肥厂 的合成氨装置主要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工艺技术, 如常压固定层煤气 化、拷胶脱硫、热钾碱法脱碳、往复式压缩、高压合成等;尿素生产 主要采用水溶液全循环工艺。 以油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也是国内开发 的。只有以气为原料的部分厂采用引进技术。总的说来,我国的合成 氨、尿素生产技术均较为落后,尤其是以煤、焦为原料的一些工厂, 五六十年代建成,有些厂先天不足,设备陈;日,能耗高,运行了多 年,更新改造力度不够。 而且现有的中氮企业绝大多数单系

3、列装置规 模偏小(一般合成氨为6 8万t/a,尿素为13万t/a,公用工程潜 力大,人员多,竞争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还有的工厂三废排放高 于国家标准,急待改造。“八五”、“九五”期间,虽然国家投入一 部分资金对中氮肥实行技术改造(如利用亚行、世行贷款在 12 个工 厂新上 12 套 8 一 131 程,还有 20 多个工厂的技术改造主要是增加 2 3 万 t/a 合成氨、 3 5 万 t/a 尿素),但改造力度还不够大。 在国 际、国内竞争激烈的新形势下,利用近几年新开发的新技术,在现有 的基础上加大对中氮肥技术改造的力度, 进一步扩大装置规模, 降低 消耗和成本,缩小和国外以及国内大型氮肥

4、厂的差距, 提高竞争能力, 势在必行。究竟如何改造?综合大家意见,我想就此提出一些思路。一、要突出技术进步 中氮肥企业绝大部分采用国产工艺技术和设备, 对它的技术改造 也要紧紧依靠国内研究、 设计和大专院校等科研部门所开发的新工艺、 新技术。1 合成氨工艺技术的改造(1 )造气造气炉采用新型炉底、炉箅,造气采用用微机控制、优 化操作;采用过热蒸汽制气,提高造气废锅蒸汽压力,并改造造气风 机,增加吹风强度,提高单炉产气量。(2) 脱硫采用喷射再生技术及新型填料等技术,提高生产能力及 脱硫效果。(3) 变换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全低变技术改造,并采用新型触媒。(4) 脱碳用苯菲尔脱碳技术的企业,可采用双

5、塔变压再生、空间 位阻胺、蒸汽喷射闪蒸等技术进行改造;用物理吸收技术的企业,可 采用 NHD 等低能耗脱碳技术进行改造; 脱碳富液采用水力透平回收 能量。(5) 精制铜洗通过新型填料、新型塔板等进行技术改造,甲烷化 采用新型催比剂。(6) 合成采用新型内件进行改造,如采用湖南安淳公司的皿J-99 型或南化 NC 一 1200 轴径向合成内件,中置废锅回收热量。(7) 压缩压缩机采用膛罐,增加副缸,改造气阀、填料等技术, 增加打气量,防止泄漏,提高运行周期。(8) 氢回收可根据需要采用膜分离或变压吸附等技术进行改造。2、尿素工艺技术的改造 要采用预分离、预精馏流程;设置一吸塔外冷器, 增加吸收能

6、力; 改造一段蒸发、二段蒸发加热器;氨泵、甲胺泵等根据情况改为变频 调速,更新改造;新增深度水解系统,回收尿素工艺冷凝液;造粒塔 采用新型喷头。在自动化控制方面,要采用 DES 系统优化控制。在公用工程方 面,要采用新型横流冷却塔,新型填料等新技术改造冷却水系统;锅 炉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掺烧造气炉渣,热电联产,能量多级利用。二、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通过近几年化肥市场疲软的事实, 我们充分认识到了经济效益是 企业的立身之本。无论哪一项技术,哪一项工艺,哪一个设备,都要 详细探讨和论证投入和产出, 仔细地计算经济效益。 提高经济效益是 我们一切工作(包括技术改造和企业管理等)的出发点和归宿,离

7、开 了这一点,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中氮改造不能单纯靠增加设备来增加能力。 要提高技术水平, 改 造装置中的“瓶颈”部分,挖掘潜力,以少投入多产出为目标,达到 最佳的经济效益。三、挖潜改造与扩大规模相结合,实现系列化,规模化目前,全国中氮肥厂的合成氨装置大都已达到 8 万 t/a 的规模, 这在“八五”当时是经济规模, 安阳化肥厂大胆探索, 利用原来的设 备,采用新技术,将原来的系统规模扩大到 12 万 t/a 。这是一条值 得其它厂推广和借鉴的经验。 1996 年,化工部在安阳化肥厂召开过 全国中氮肥行业发展研讨会, 该厂就已提出过这种想法, 但没有完全 得到大家的认同。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证明,

8、 他们这一想法已付诸实施,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吨氨能耗可以降低 6 . 37. 5GJ,尿素生产 成本约降低 20 。我国中氮肥装置的工艺和设备虽然各厂有所不同, 但大同小异, 可以参照安阳化肥厂的模式进行改造。 若全国以煤焦为 原料的中化肥装置先改造 20 套,即合成氨由 8 万 t/a 增加到 12 万 t/a ,尿素由 12 万 t/a 增加到 20 万 t/a ,那么,总共可增加合成氨能 力 80 万 t/a ,尿素能力 140 万 t/a ,差不多相当于增加了 3 个 30 万 t/a 合成氨厂,而投资则要比新建节省很多。这是我国中氮肥技术改 造的一条好路子。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的

9、竞争中,一批小化肥企业脱 颖而出,其规模已达到中氮肥的规模。如何进一步改造这批小化肥, 方案需要认真研究,要尽量靠近经济规模。关于原料路线的改造,各厂条件不同,情况各异,要根据各自的 不同特点进行充分论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致。四、重视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我国中氮肥绝大部分都是运行了几十年的老厂, 很多厂有几种甚 至几十种产品,产品单一的生产厂很少,这就为产品结构调整,发展 多种经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资江氮肥厂这方面做得就很好。该厂 既生产为农化服务的混配肥,还开发了多种精细化工产品。还有的厂氮肥产品相对单一,经不起市场风浪,即使搞了些产品, 也形不成气候,在今后的技改中,必须重视发展多种经营,不能搞单 打一。要化肥、化工并举,走以肥为主、多种经营的路子。但在确定 产品方案时,需要认真研究。要注重两个问题:一是市场;二是技术 来源。否则就会形成包袱。五、握高创新和开发能力很多中氮肥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有的厂利用 一些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兄弟厂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本厂的技术 改造。今后,中氮肥厂的改造也应加强与这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