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405392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对策消毒供应室是污染医疗器械和用品的集中场所,是发生交叉感染危险性较高的科室,其工作人员长期接触各种污染物品、各种锐利器械及各种化学、物理有害物质,其发生职业危害的概率较高。现将消毒供应室常见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报告如下。1职业危害因素1. 1生物因素工作人员在回收各种污染物品的过程中,要清点带有血迹、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器械和其他污染物品,其中还经常有被针头、刀片等锐利器械刺伤的可能。这些物品在回收时没有经过消毒,可能带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工作人员每天暴露于这些感染因素中,有发生HV、HCV及HV感染的可能。1. 物理因素噪音:脉动预真空灭菌器、全自动清

2、洗机、超声清洗机、烘烤、各种治疗盘和碗的碰撞声均是噪音,它会扰乱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引起内分泌紊乱、心率加快、失眠等,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热源损伤:高压蒸汽灭菌、烘烤、煮沸、蒸馏水的制作过程中均可由高温、高压、蒸气、烘烤等意外引起烫伤和烧伤。紫外线辐射损伤:行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时,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都有损害,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及皮肤红斑,若为高臭氧紫外线灯,其所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一定损害。1. 化学因素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可能接触到强酸、强碱及各种化学消毒剂,这些化学消毒剂不仅对皮肤黏膜、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性,使人的眼睛、呼吸道感到不适,部分化学物质还可能有毒

3、性。工作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时,如不戴手套、口罩,消毒液很容易溅到皮肤上而损伤皮肤。防护对策 1生物因素防护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和清洗物品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橡胶手套、护目镜、一次性鞋套及防水围裙。特殊感染性的物品应进行严格消毒后再清洗。回收、清洗完毕,脱去手套后,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水龙头应设脚踏式或感应式开关,洗手后自动烘干。操作过程中若不慎被锐利器械刺伤,要及时挤出血液,迅速用清水冲洗,用碘伏消毒伤口,必要时接种免疫球蛋白。2. 物理因素防护 消毒供应室建筑布局要合理,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严格划分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人流、物流分开,由污到洁顺行通过不可逆行或穿梭,在

4、灭菌器真空泵内,安装消声器或者工作人员戴耳塞,机器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工作人员应尽量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操作轻,减少噪音。在进行高压灭菌、物品烘烤、蒸馏水制作、煮沸时,都要在温度下降、物品冷却后才能接触物品,或戴隔热手套触摸或取物。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室内不宜留人,打开紫外线灯时避免双眼直视灯管,应戴防护眼镜和穿防护服,最好安排在工作人员午休和下班后进行照射消毒,消毒后及时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臭氧的含量。. 3化学因素防护 掌握常见化学消毒剂的特性、配制方法、毒副作用及注意事项,配制和取出消毒物品时都要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原液直接与皮肤接触。进行消毒液擦拭、拖地后,及时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氯的浓度。3讨论消毒供应室因其职业特殊性,决定了职业的危险性,存在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多种威胁生命健康的危害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职业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消毒供应室的职业防护首先应从预防入手,要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教育,树立防护理念,规范操作行为,加强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措施,从而达到将职业危害发生率降到最低、确保工作人员职业安全的目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