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405388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_6.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小学数学教案合集五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高山镇奋进矿校:谷旭晶一、教学内容:年、月、日。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2.通过观察讨论、自学课本、理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才能和创造才能。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浸透爱国教育。三、教学重难点:教学的重点是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程度,我采取“引导-探究-开展”这一教学形式并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的教学。计算

2、机课件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较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进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的 更完美地表达。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老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表达,更好地为教学效劳。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电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还处在开展中,同时我希望通过这堂课抛砖引玉,促进电化教学的开展。2、学法:在教学过程 中,老师创造疑问,学生想方法解决疑问,通过老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努力思索解决疑问的方式,这才使自己的才能通过老师的点拨得到

3、发挥。表达了素质教育中学习才能的培养问题,到达了教学的目的。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歌曲导入 课件出示过生日的场景音乐动画生日歌伴随Flash动画。通过提问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引出课题并板书。、自主探究:1、寻求年、月、日形成的原因。2、认识年历这是一张20xx年年历卡,这年历卡里有许多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请同学从年历中寻找考虑题的答案。出示问题,分组探究。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有几种情况?一年中有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说明:我们把有31天的那个月叫大月,有30天的那个月叫小月,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3、记住大月、

4、小月哪个月是31天?哪个月是30天?怎样记住一年的大月、小月?1左拳记忆法课本上介绍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样数呢?请同学们翻开书45页,看下面的一段话:“可以像”老师组织,指导学生边看书边数。投影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稳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2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带着学生读儿歌。6、师生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 提醒学生好好珍惜和利用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7、出示练习题让生完成。8、出示课堂检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布置作业:课本46页第4题.板书设

5、计 :年 月 日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7,6 加几教学目的:1、探究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展计算。2、能根据一幅图中两个数写出两道加法式子,初步理解这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络。3、能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进步分析p 、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才能。4、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教具准备:老师准备课件。预习学案:9 + = 108 + = 107 + = 106 + = 105 + =104 + =108 +

6、18 + 28 + 35 + 58 + 58 + 68 + 87 + 8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多媒体演示:通过信息图提出问题:问题1:1号运发动一共投了多少个?问题2:2好运发动一共投了多少个?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甲:学生乙:老师:小朋友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这道题,值得表扬。这节课我们来研究7,6加几。板书课题:7,6加几。教学意图:通过复习9,8加几,帮助学生找准原有认知起点,便于学生有效地利用旧知识主动学习新知识。二、探究新知教学7加几的进位加法。1创设情景列算式。课件演示小试身手2出示问题探究 6+56+5的演示图分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各自的想法。学生甲:我是这样想的,在6

7、+5中,将5分成4和1,6和4加起来得10,10+1=11。学生乙:6+5,将6分成1和5,5+5=10,10+1=11。学生丙:6+5可以先数6个再数5个,合起来为11。老师:同学们说的想的这些方法都不错,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老师: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算式题。7+4= 7+7=学生计算后抽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集体订正。老师:该怎样计算呢?请同桌进展讨论交流,谈谈各自的想法。学生同桌讨论交流后,派代表说自己的想法。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6加几和刚刚学习的7加几有相似的地方吗?哪些地方相似?学生:7加几是把另一个数分成3和几,6加几是把另一个数分成4和几,都是

8、把前面两个数加起来得10后,再加余下的数。老师:同学们能从中发现规律,真不错。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的算式题。6+6= 6+8= 学生计算后抽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集体订正。教学意图:通过找6加几、7加几的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的类推才能,进步学生对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三、检测案老师:我们学习了7,6加几的进位加法,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所有7,6加几的式子呢?学生先自己写算式,再把写好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老师视频展示学生排列好的式子:7加几的.式子有:7+07+17+27+37+47+57+67+77+87+96加几的式子有:6+06+16+26+36+46+56+66+7

9、6+86+9老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序呢?学生:这样从0排到9,很好记。老师:请同学计算出每道式子的得数。学生答复。略老师动态演示各式得数。老师:请同学们自制7,6加几的口算卡片,并且有规律地排列起来。教学意图:用学生自制口算卡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步学生对算式的掌握程度。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修订本“8的认识”第4041页,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的:l通过数8个物体的理论活动,认识8,会写8。2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能准确区分8个和第8个,培养初步的比较才能。3通过数、分的理论活动,掌握8的组成

10、,培养操作技能。4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展平安教育。2总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先互相说说,再告诉老师和大家。2带“8”字说一句话。3布置课外活动题。张开想象的翅膀,用8根小棒创造美丽的世界。总评:本课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教学的引入阶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发现8的学习情境;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的小组合作活动,交流汇报主动发现的8的组成,培养独立学习才能、合作意识、操作技能以及初步的函数考虑才能;总结阶段放手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培养成功学习的自信心。第二,根据入学不久学生的特点,创设以激趣克制认识抽象数8的学习难点的愉悦情境,以智力泉的操作理论活动为根本认知手段,组

11、织学生参与操作交流、归纳、练习等数学活动,指导学生人人参与汇报学习成果的学习,全面到达学习目的。这是一节比较好的创造性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分析p :本节课教材结合活动情景,引入了在直线上表示从一点向两个相反方向运动后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内容。教材试图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负数的意义,并通过学习,学会用标有正、负数的直线解决实际问题。学情分析p :虽然是负数的初步认识,但内容较为抽象。以往负数的教学都安排在中学阶段,如今主要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根底,所以课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负

12、数。教学目的:1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逐步浸透数轴概念。2体会用标有正、负数的直线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才能,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教学难点:应用标有正、负数的直线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同学们,我们以前也学习过在直线上表示,一些数,大家还能记得,都表示哪些数吗?预设:整数、小数、分数。那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负数能不能在直线上表示呢?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出示教材第5页例3图。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间隔 和方向呢?学生自我尝试解决。可能想到1先画出直线。2再确定方向。

13、3再确定间隔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1结合学生学过的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经历,引导学生明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在东西方向上走的间隔 。详细方法如下1以大树为起点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在直线上用0表示起点,0右边的数是正数,左边的数是负数。2把他们行走后的情况和直线上的点0、正、负数对应起来。如-1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西1米,1表示以大树为起点向东1米。相反的,以大树为起点向东2米,在直线上对应的点2,以大树为起点向西2米,在直线上的点是-2。2同学们,怎样用数来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呢?1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汇报。2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用课件出示数轴,在相应点的下方标

14、出对应的数。3让学生说出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好的认识。4老师总结:我们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3观察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数轴。 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假如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师及时小结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1数轴:可以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做数轴。2数轴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分数。每个

15、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相对应的点。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1达标练习:第5页做一做。2全课总结。学习了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你收获了什么?3作业布置。第6页,练习一第4题。板书设计:在直线上表示正、0、负数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几个十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几个一那么是在个位上用几颗珠子表示。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能正确地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能正确纯熟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教学教具:计数器、数位表、课件、学具盒。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老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这是什么?你知道每种颜色的纽扣各有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