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405262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课心得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听课心得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听课心得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听课心得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课心得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心得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同的目的,不同的方法“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今天我们学校举行送课下乡活动,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一位是东园学校的张老师,一位是我们学校刚刚分配的酒老师,她们讲同一节课在家里。在家里是小学一年级拼音学完之后的第三课,属于识字阶段的课程。今天听了内容一样,过程却截然不同的两节课之后,感悟颇多。下面就这两节课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从整体感觉上来讲,酒老师的课就像朴实无华的一碗家常菜,而张老师的课就是奢华丰富的一席美味佳肴。她们的很多环节的设计都很相似,但所用的方法却大不相同,所得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一、 导入部分:两位老师的导入都是以一位小朋友来引入,不同的是酒老师用的小朋友叫“小文”,而张老师引入的小朋友

2、叫“果果”。酒老师只是用“小文”引入了课文插图,作用不大;而张老师用的“果果”却大有深意,因为“果”字是本课的一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所以起“果果”这个名字,就是为了使学生认识这个字,并记住“果”字。张老师在导入里还让小朋友们观察了“果”的象形字,由一棵果树演变而来,这样会使学生们加深对“果”字的印象。二、 识字部分:在识字这个环节,两位老师的方法也有相似之处。酒老师的识字环节分为这五步:1、看图读词;2、去掉图片,带拼音读词;3、去掉拼音读词;5、卡片认读生字。这个过程是我们平常在上课时都会用到的方法,没有新颖之处。而张老师设计的环节就大不一样了,她也是分五步:1、看图说话:谁在干什么?2、看图

3、读词;3、填空:果果家里有 ,有 ,还有 。4、开火车读词;5、走迷宫,打乱词的顺序读。可以看出,在这些环节里,识字并不单只是读词,张老师注重把词语放到放到句子里,让孩子们把词和句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句子中识记词语,结合语境来记忆,就不显得枯燥了,并且进行了句型训练。在“走迷宫”这个游戏中,她把词语的顺序打乱了,打破了孩子的固定思维,更够更好地检测孩子们对生字的识记情况。三、指导字形:两位老师在课中都对“沙、灯、报”这三个字进行了字形指导。酒老师的做法是:出示卡片,认读生字,同时提到字的结构,偏旁,这个环节比较简略,可以说是一带而过。张老师的做法就比较详细了,除了提到三个字的结构,偏旁外,还拓展

4、延伸了很多,如: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的字?由此拓展了“江、河、湖、海、济源”等字,增加了孩子们的识字量。如:你知道“灯”字为什么是火字旁吗?由此给孩子们讲解了古代的灯就是用火来照亮的,孩子们因此更加深了对“灯“字的认识。如:在学习“报”字时,出示了各种报纸的图片“济源日报”、“济源晨报”、“小学生学习报”,这些图片上都有“报”字,也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可以说,张老师教给学生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让孩子们不单是认识书本上的字,更鼓励孩子们认识书本以外的字,虽然只是识记“沙、灯、报“这三个字,但是在认识的过程中,孩子们却又学到了相关的更多的字。四、课文朗读:在指导学生朗

5、读课文时,酒老师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1、学生自读课文;2、教师领读课文;3、同桌互读课文;4、指名读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只是让学生读文,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显得有些枯燥。再看张老师的做法:1、认识停顿符号;2、教师范读;3、教师领读;4、指名读。在这个短暂的过程里,孩子们马上就掌握了读书停顿的方法,读得非常好。看来,不是孩子学不会,而是老师会不会教的问题。五、写字指导:酒老师的写字指导可以说非常的模糊,只是告诉孩子要把“上”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对于占位和写法完全没有指导。而张老师在写字环节讲解的非常详细:她首先让孩子们认识“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竖中线、横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

6、下格、右下格;接着让孩子观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以及写法,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然后老师开始在田字格里范写生字,在让学生写生字之前,张老师还对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进行了指导。总之,在指导学生写字这个环节上,张老师做的非常的全面,各个环节都考虑到了。在我看来,张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非常的流畅,牢牢的掌控住了整个课堂。孩子们在她的指引下,有张有弛,有松有紧,时而活泼,时而安静,没有一丝的混乱。在刚入学一个月的一年级课堂里,做到这样是非常不容易的,由此也看出了张老师的教学功底和专业技能是很高的。一个教师如果要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进步的话,那就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技能,不能闭门造车。要多听课,多学习,走出去,才能看到更为广阔的一片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