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405152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科1级电气高电压技术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电介质的放电理论 一、选择题 ) 流注理论未考虑B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电荷畸变电场 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热游离D光游离 3) 电晕放电是一种 。 A自持放电 B非自持放电 电弧放电 D均匀场中放电 。.。第二部分 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 一、选择题 1) 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AG_,破坏性实验包括_BCH_. A绝缘电阻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局部放电试验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 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 2)用铜球间

2、隙测量高电压,需满足那些条件才能保证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ABCD 。.。第三部分 电力系统过电压 1)波在线路上传播,当末端短路时,以下关于反射描述正确的是B_. 电流为0,电压增大一倍 电压为0,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 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2)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正确的是_。 A.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B对于电源来说波阻抗与电阻是等效的 C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D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三、简答题 1、 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2、 沿面闪络:若气体间隙存在固体或液体电介质,由于固体和

3、液体的交界面处是绝缘薄弱环节,击穿常常发生在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上,这种现象称为沿面闪络. 3、 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4、 沿面闪络:若气体间隙存在固体或液体电介质,由于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处是绝缘薄弱环节,击穿常常发生在固体和液体的交界面上,这种现象称为沿面闪络。 5、 辉光放电:当气体电压较低,放电回路电源功率较小,外施电压增到一定值时,气体间隙突然放电并使整个间隙发亮,这种放电形式称为辉光放电。 6、 火花放电:放电间隙反复击穿时,在气体间隙中形成贯通两极的断断续续的不稳定的明亮细线状火花,这种放电形式称为火花放电。 、电弧放电:若放电回路阻抗较小,电源容量

4、又大,气体间隙一旦放电电流极大,放电间隙温度极高,放电通道发出耀眼的光亮,这种放电形式称为电弧放电。 8、 电晕放电:若构成气体间隙的电极曲率半径很小,或电极间距离很大,当电压升到一定数值时,将在电场非常集中的尖端电极处发生局部的类似月亮晕光的光层,这时用仪表可观测到放电电流.随着电压的增高,晕光层逐渐扩大,放电电流也增大,这种放电形式称为电晕放电。 9、 刷状放电:在电晕放电的条件,电压升的更高,则在电晕电极上伸出许多类似刷状的放电火花,放电电流虽比电晕电流大的多,但电流仍局限在电极附近的区域内,没有贯穿两极,间隙也能承受电压的作用,这种放电形式称为刷状放电。 10、 游离过程吸收能量产生电

5、子等带电质点,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放出能量,使带电质点减少消失,有利于绝缘。两种过程在气体中同时存在,条件不同,强弱程度不同。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11、 非自持放电:需要依靠外界游离因素支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 12、自持放电: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在,间隙放电仅依靠电场作用即 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二、 判断题: 1、 电气设备绝缘预防性试验主要是对各种电气设备的绝缘定期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便及早发现绝缘缺陷,及时更换或修复,防患于未然。( ) 2、集中性缺陷指的是如绝缘子瓷体内的裂缝,发电机定子绝缘因挤压磨损而出现的局部破损,高电压技术

6、复习题 第一章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和第二章气体放电理论 1) 流注理论未考虑的现象是表面游离2) 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3) 电晕放电是一种 .(A)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4) 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C)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表面游离 5) 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D)A大雾B.毛毛雨C凝露D.大雨6)6)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A。硅橡胶B。电瓷C。玻璃金属 7) 极性液体和极性固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和电压频率

7、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答:极化液体相对介电常数在温度不变时,随电压频率的增大而减小,然后就见趋近于某一个值,当频率很低时,偶极分子来来得及跟随电场交变转向,介电常数较大,当频率接近于某一值时,极性分子的转向已经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就开始减小。在电压频率不变时,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因为分子间粘附力减小,转向极化 对介电常数的贡献就较大,另一方面,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的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 阻碍转向极化的完成。极性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和频率的关系类似与极性液体所呈现的规律。8) 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为何?答:带电质点不同:电介质为带电离子(固有

8、离子,杂质离子) ;金属为自由电子。数量级不同:电介质的 小,泄漏电流小;金属电导的电流很大.电导电流的受影响因素不同:电介质中由离子数目决定,对所含杂质、温度很敏感;金属中主要由外加电压决定,杂质、温度不是主要因素。9)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答: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过程,电子总数增至e d个。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1)个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的定义,此(d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ed)个新电子,则 (e d)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

9、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d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e-1)=或e=1 。10) 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答: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压极性对气隙的击穿电压和气隙击穿发展过程影响很大,称为极性效应.当棒具有正极性时: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微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棒极附近难以造成流注,使得自持放电、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所以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 U+(电晕)U (电晕)当棒具有负极性时:电子崩中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不在引起电离,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在棒极附

10、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使电场畸变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 因而自持放电条件就抑郁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注而形成电晕现象,所以棒板间隙中棒为负极性时击穿电压比正极性时高U+(击穿)U-(击 穿)11) 影响套管沿面闪络电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电场分布情况和作用电压波形的影响、电介质材料的影响、气体条件的影响、雨水的影响。12) 某母线支柱绝缘子拟用于海拔50的高原地区的3kV变电站,问平原地区的制造厂在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下进行1m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时,其试验电压应为多少k? 解:查B31.199的规定可知,35kV母线支柱绝缘子的i干工频耐受电压应为 100kV,则可算出制造厂在平原地区进行出

11、厂1m干工频耐受电压试验时,其耐受电压应为 UaU0=14kv 13) 某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经直流高电压试验后,其接地放电时间要求长达510mn,为什么?答:因为容型设备的储存电荷较多,放电实质是一个R电路,等效的公式为U(1eT)其中时间常数T=R*C ,电容越大,放电的时间越长。8) 气体放电的汤森德机理与流注机理主要区别在哪里?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汤森德理论认为气体放电主要是由于电子碰撞电离和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逸出自由电子两个过程;而流注理论认为电子的撞击电离和空间光电离是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它注意到了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 汤森德理论适用于较小的情况,流注理论适用于Pd较

12、大的情况。14) 长气隙火花放电与短气隙火花放电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形成先导过程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长气隙击穿的平均场强远小于短气隙的?答:是否有先导过程,长气隙有先导过程,而短气隙火花放电没有先导过程。条件是气隙距离较长时(约 1米以上) ,流注通道中的一部分转变为先导。长间隙中,炽热的导电通道是在放电发展过程中建立的,而不是在 整个间隙被流注通道贯穿后建立的,所以长间隙击穿的平均场强远小于短间隙击穿的平均场强.9) 、电晕产生的物理机理是什么?它有哪些有害影响?试列举工程上各种防晕措施的实例。 答: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最大场强与平均场强相差很大,以至当外加电压及平均场强还较低时,电极曲率较大处

13、附 近空间的局部场强已很大,在这局部场强区中,产生强烈的电离,但由于电极稍远处场强已大为减弱,所以此电离区不可能扩展到很大,只能局限在此电极附近的场强范围内。伴随着电离而存在的复合和反激励, 辐射出大量光子, 使在黑暗中可以看到在该电极附近空间有蓝色的晕光,这就是电晕。 若出现电晕放电,将带来许多危害.首先是电晕放电将引起功率损耗、能量损耗,这是因为电晕放电时的光、声、 热、化学等效应都要消耗能量。其次,电晕放电还将造成对周围无线电通讯和电气测量的干扰,若用示波器观察, 电晕电流为一个个断续的高频脉冲。另外,电晕放电时所产生的一些气体具有氧化和腐蚀作用。而在某些环境要求 比较高的场合,电晕放电

14、时所发出的噪声有可能超过环保标准。防晕措施包括:增大电极的曲率半径,改进电极形状,例如超、特高压线路采用分裂导线;有些高压电器采用空心薄壳的、扩大尺寸的球面或旋转椭圆等形式的电极;发变电站采用管型空心硬母线等.17)、极性效应的概念是什么?试以棒-板间隙为例说明产生机理。 答:在不均匀电场中,电压极性对气隙的击穿 电压和气隙击穿发展过程影响很大,称为极性效应。当棒具有正极性时: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减少了 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微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棒极附近难以造成流注,使得自持放电、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所以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U(电晕)U (电晕) 当棒具有负极性时:电子崩中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不在引起电离,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在棒极附近出现了比 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使电场畸变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件就抑郁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注而形成电晕现象,所以棒板间隙中棒为负极性时击穿电压比正极性时高(击穿) (击穿) 第三章 气隙的电气强度1) 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负性 2) 冲击系数是0%放电电压与静态放电电压之比。 3) 在高气压下,气隙的击穿电压和电极表面粗糙度有很大关系11) 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迅速上升平缓下降 5)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