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写作特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4051450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金写作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巴金写作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巴金写作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金写作特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金写作特点:创作题材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他的短篇小说则题材多样,涉及范围相 当之广。在巴金的作品中,家即社会,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缩影。巴金的创作实践表明, 他最喜欢通过描写家庭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其中尤以他的激流三部曲和寒夜为著。 激流通过描写高公馆的由盛转衰及其分崩离析,反映了封建大家庭逐渐没落的过程,表现了封建专制制度必然崩溃的 历史趋势,讴歌了青年们的觉醒和反抗。同时高公馆的生活也是以作者自己早期的家庭生活为原型而书写,带有强烈的 自传性质。寒夜通过描写汪家的解体过程揭露了当时大后方社会的

2、黑暗。作者着重表现的是小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 比如婆媳争吵,夫妻失和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真实 、细致的描绘表明,汪家悲剧的根源在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 这部作品又一次体现了巴金创作的特色,把家庭当作社会的缩影来描写 以家庭生活画面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除 此之外巴金在某夫妇、猪与鸡、团圆等短篇小说中也有对这一题材的优秀运用。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丰富多样,但总体也可归结为六类,其一,书写外国人生活的作品,这类作品集中在复仇集、 电椅集中,光明集里也有一部分作品.这类作品描写了许多外国人的故事,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外国人形象.其 二,反映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 小公务员 革命者等各阶层人民的苦难

3、生活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其三,是收在长生塔中 的四篇童话,即长生塔、塔的秘密、隐身珠、能言树作者借助童话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 的看法.其四,是收在沉默集(二) 中的三篇历史题材的小说,即马拉的死、丹东的悲哀、罗伯斯底尔的秘 密.这三篇作品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总结了那段历史的教训。其五,描写 40 年代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表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收在发的故事、小人小事等集子中,其中的某些作品体现了巴金创作风格的转变。其 六,反映志愿军生活,即表现战争题材的作品,收集在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等小说集中。这些 作品是巴金小说创作的最后一批成果,是老作家对新中国文学事业的

4、重要贡献。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 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 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 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 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语言风格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 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

5、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 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 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 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 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 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 语言在热烈明

6、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 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 的爱情,南方的爱情.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 美的音乐享受.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从憩园开始,巴金则逐渐把感情“隐藏”起来,放在文字之外,情节以内,不再像前期的激流一般直接吐露内 心的情感,而是转而开始大量运用冷性色彩词隐晦、冷静的表露自己的情感,做到动人而不致“引人注目”,以寒夜 为例,整部小说所用的色彩

7、词汇除了灰黑,就是昏黄、惨白,从心理上给我们以沉重的压抑感,加重了对作品的悲剧感 受.而晦暗的语言色调作品语言的旋律迟缓,音调低沉,从而与作品的题材和抒情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使得作品的悲剧 感顿生,调子也更加悲哀、忧郁.文学思想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 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 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 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

8、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 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 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 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 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 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 建立文革博物馆。12 17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故而他的作品唯求

9、“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 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 十几个寒署。”“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 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作家以其二十多 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 受。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 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 的感受。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 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