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4051335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摘要:中国与日本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文化交 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 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的位臵:在日本自圣德太子时代、 ?大化革新?到幕府时代、明治维新直至近现代,儒家文化广泛传播,绵延不绝,并且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 远的影响。儒家文化作为东方文化构成的主体 ,事实上对 韩日本民族社会发展、思想道德教育等的基本内涵和价值 观的积淀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引言:中日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世 界各民族一样,日本有其独特的文化。原始日本人在岛国 特殊地理环境下,吸收儒、佛、道思想逐渐与日本本土文 化相融合,其中儒学与神道相融合,形成为日本的

2、儒教, 对日本人民的道德观、教育观产生很大的影响。儒家文化,是有国际性特殊文化现象的东方文化, 它影响着中国、日本、越南、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 国,但是目前研究儒学对韩影响的较多,而在对日影响方面却相对较少。这对意欲了解甚至学习日本文化发展的学 生多有不便,而关于儒学对日的影响文献资料、古迹介绍 等还是大量存在的。本论文通过儒学思想进行解读 ,浅析 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从中也可看出日本文化中注重实务 重视思想的合理性并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将本民族传统文 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等实用主义的性格。此研究将会使更 多的人了解日本文化的发展史、文化的创新及其对本国发 展的影响,对中日学者也是极为有利的。

3、儒家哲学正文:原始儒家是继承中华远古文明思想而来,并特别重视国家社群的维护及个人修养的实践的哲学,其中周文化的社会哲学理想更是儒学价值意 识的根本基础。儒家传统指得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儒学一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倡导血亲人 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 , 其中心思想是孝、 弟、忠、信、礼、义、廉、耻 ,其核心是 ?仁?。它以强 势的道德意识及政治理想成为贯串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 价值观,时至今日,儒家传统的价值意识依然主导着并决 定着中国人社群的道德信念与家庭伦理。儒家思想不仅完全笼照中国文明,更且对东亚各国尤 其是日本发散出它的影响力,使得各国的民族哲学中有着 深厚

4、的儒学传统,形成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石。儒学发 展至当代。儒学传日的影响儒家思想也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时代中 , 一直作为 政治思想体系的核心 , 并左右着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 国的儒家思想影响到了日本 , 日本古代的文明更是得益于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 展过程中 , 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 而现代日本社会的 人文理念中 , 更是渗透了儒家的伦理道德 ,并且在某种程 度上还规范着日本人的思维和行动。儒学传入日本之后 , 由于中日两国文化发展的不同步和语言文字的差异 , 并没 有被重视 , 只是在一些上层阶级 ,皇宫贵族之间传播。直到 圣德太子时期 , 儒学才

5、被通过律法等手段得到了极其广泛 的传播。而此后出现 ?五山僧侣 ?等一批儒学者 ,更是加 速了儒学的发展。藤原惺窝、林罗山等一些儒学大师的出 现,更加表明了当时日本社会儒学的兴盛。日本儒学至此 也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日本儒学 , 将儒学与日本固有的 大和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 ,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 第 一, 日本儒学的世界观较之中国儒学而言 ,更加缺乏抽象 性,罕有纯理性思辨 ;第二, 日本儒学的认识论较之中国儒 学而言 ,更为重视感觉经验。儒学最初传入日本,大约是在 5 世纪以前。据古事 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 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 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讲授儒家学 说

6、。继体天皇时期( 507531)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 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 德太子制定的 ?冠位十二阶 ?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 典籍。?冠位十二阶 ?是以德、仁、礼、信、义、智为基 本位阶,再各分大小两等,如大德、小德,共成十二阶。 ?十七条宪法 ?的宗旨是强调 ?君主至上? 。如 ?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 ,?群臣百僚,以礼 为本?,?承诏必谨 ?等,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圣德 太子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 化,于是儒学迅速发展, 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 在日

7、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 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大化改新的首领中大兄皇子和 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 旻等人,并 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蓝图。 701 年制定的基本法典 大宝律令对教育设专章( ?学令? ),规定中央设太学, 地方设国学,各臵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 典,其中论语和孝经为必修科目。 757 年,孝谦 天皇下诏,令全国每家必备一本孝经 ,奖励 ?孝子? 、 ?贞妇? 。701 年,日本开始祀孔。 768 年,称德天皇敕称 孔子为?文宣王? 。藤原基经当摄政时 (877890 年),?敦 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

8、讲周易? 。 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持和奖励,这时儒学在日本已经超 出贵族官僚上层社会范围而普及到各个阶层。南北朝时 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但由于佛 教的影响,儒学未能取得优势地位。只是到了德川时代, 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朱子学)才摆脱了佛教 的压制,达到空前繁荣的极盛时代。德川幕府为了加强封 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 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需要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而儒学的 ?名分论 ?正好适应了这种需 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方哲学,成为德川 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 藤原惺窝于 1590 年著假名性理, 是最早

9、用日文宣传宋儒 ?理性 ?的著作。后来受德川家康 的召见,并为其讲授大学等儒经。 1599 年著四书五 经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 读四书五经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 ?朱子学之祖? 。 藤原惺窝有门徒 150 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等都是 日本著名朱子学家。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 顾问,参与幕政。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 建秩序。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 ?天自在上,地自在 下,上下之位既定, 则上者贵下者贱。 自然之理所以有序, 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 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 ? 林罗山以 ?天

10、人相关? 、?天人合一 ?的说教,把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类社会的现存 秩序,从而把社会的 ?上下贵贱之别 ?说成是合理的、永 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 了巨大作用。其实,在佛教传人日本以前,日本人的信仰是从原 始宗教发展而来的神道教,最初以自然精灵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要内容。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后,吸收了儒学的论 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渐形成一种多神信仰的 宗教体系神道教吸收中国理学某些学说,强调忠皇忠君,鼓 吹建立以神道教为统治思想的国家次序。明治维新后,为 巩固皇权,以神社和神道作为国家神道, 提倡?神皇一体? ?祭政一致? ,神道

11、教空前发展,成为天皇统治的重要思 想武器。而日本人从中国唐朝时起,大量向中国派送谴唐使, 将大量的中华地区的制度典籍,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学艺 术,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想等人类文明的璀璨的花 朵带回到日本,甚至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机构的设臵,服 装服饰、日常起居、民俗节日都以中国唐朝为参照,甚至 是全盘照搬,时至今日,日本传统文化仍为研究古代中国 的活化石,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在汲取中国古代文 明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结合本民族的优点,将发源于东 方的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烙上了日本民族的独特 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大和文化的影响。儒教等经典著作对日本特有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潜移

12、默化的作用。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学校均教授四书五 经,日本知识界更以对四书五经的了解程度作为判断学者 水平高低的标准。儒教的忠孝仁义之道、重视社会秩序等 被日本社会吸收。即便是现在,日本社会也依然维持着等 级森严的上下级体系。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是多方面的、长 期的历史过程。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是日 本吸收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日本江户时代就有了系统的儒学、朱子学并发展儒 学使之成为了日本的?国学?,全国自上而下推行儒家文 化,孔子成为了受全国人民尊重的?先师? ?圣人?,儒家 文化迅速蔓延在日本各个层面的精神领域,不但影响了日 本文化,也影响了日本社会的面貌和方向,美国著名的日 本文化

13、研究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精辟的说:?从中国 学来的儒家文化,使日本从一个用手抓饭吃的民族迅速转 化成了一个世界强国,包括精神方面的强大,文明程度也 前所未有的发达,成为了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然而并不是儒学所有的优势思想都被日本所学习, 日本在学习吸收儒学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日本的儒学。日 本人的思维特点是重感性、重经验,而不擅长抽像思维。因此在吸收儒学思想时,往往不能接触到儒学的精髓。本 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曾说,在中国儒学中,仁被视为凌驾一切之上的德,而在日本,仁被彻底地排斥 于日本伦理体系之外;在中国儒学中,忠是有条件的, 而在日本,对主君的忠则是对天皇无条件的遵从。中国儒学讲究内圣外王,认

14、为仁是礼的 内在基础,而日本在接受中国儒学的时候,割裂了两者的 内在联系。在许多问题上,日本人停留于礼的表面。 而这则在日本的现实社会中体现的很明显:日本国内极少 有器官捐献,器官移植几乎只在亲属间进行。日本学者佐 藤直树在其著作中曾提到,一家日本化工厂爆炸后,在救 援队到来之前,亲属及时赶到的人都能得到及时救助,而 亲属未能赶到的伤者则被扔在一旁。而外国人却很难理 解,在日本,人际关系怎会如此冷漠。其实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也会一 目了然。今天,在每家稍有规模的日本书店里随意浏览, 总能找到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书籍。一些比较难理解的中 国古籍,还会专门配有读音和注释,以便普通日本读

15、者阅 读。日本学者也很以他们在儒学界的研究成果自豪,有日本儒学家甚至很不谦虚地表示:儒教发源在中国,而研究 则要看日本。儒家文化也帮助日本经济发展。釜山大学日本研究 所所长著名的韩国学者金日坤教授在儒教文化圈的 秩序和经济一书中说: ?儒学是日本、韩国最具优势的 传统文化,至今仍作为秩序和原理而发展。儒家文化国家 经济发展的成功,是由于儒学伦理具有经济发展的适应 性?。而且他认为日本、韩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根源,在 于具有历史稳定性的儒家文化使当今的日本和韩国保持 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与秩序。其实早在唐朝时,儒学文化就开始被日本重用在社 会发展上。日本著名学者江上波夫在著作八世纪的欧亚 大陆中

16、写道: ?当时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 圈,包括日本、新罗(今朝鲜) 、安南(今越南)等在内 的东亚各国为发展本国,都努力学习唐朝的法律、艺术、 学问、制度、思想、文学、技术、文字等,呈现了以唐为 中心的共同文化圈,这一文化圈成立后就长期决定了东亚 民族文化的状况,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地中海 一带罗马文化圈的成立在西方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性完 全要相提并论的?。他还认为:?当时有希腊文化、埃及文 化、阿拉伯文化、叙利亚文化等,但带有国际性且影响极 大极广的文化就是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和地中海 一带的罗马文化圈虽然唐文化从表面看是在带着胡 风胡俗的北朝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只要略一探究, 就不难看到它深层精神面的儒家文化以及佛道文化。可见 儒学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