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4046905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主要有: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综合能力。2、过程与方法:注重探究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石窟艺术是我国文化的精华,其成就值得中华民族自豪,从而加深对祖国的热爱。重点与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难点是书法、绘画艺术。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今天

2、,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2、讲授新课(板书)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王羲之,是东晋时最著名的书法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书法艺坛的巨星,后世称为书圣。人们赞美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兰亭序。兰亭序人称天下第一行书。自古书画不分家,魏晋南北时期书法艺术百花争艳,绘画艺术上也是俊才辈出,最著名的当推东晋的顾恺之。至今留传下来的只有摹本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图三件。顾恺之的作品在绘画技巧上主要是运用流畅绵长的线条塑造人物形象。古人形容他的线条如春蚕吐丝,人物栩栩如生,布局严密。(板书)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佛教的

3、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佛教自西汉末年开始由古印度传入我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盛行。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长期战乱和各族统治者的残暴而使许多人寻求精神寄托。范缜,我国古代伟大的唯物论思想家。508年,范缜写出神灭论,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学生看书回答)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板书)三、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包含石雕、壁画和塑像,它起源于古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最著名的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是中国和印度佛教艺术的融合,是中外艺术结合的

4、结晶,是举世瞩目的艺术宝库,都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四、小结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大发展时期,成就辉煌。这些文化成就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五、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一名文物保护专家,你打算如何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永葆艺术魅力。六作业:课后习题附:板书设计一、思想:范缜著有神灭论 二、书法艺术: 书圣王羲之兰亭序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三、绘画艺术: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的敦煌莫高窟 3.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曾著书总结了我国古代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5、,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阅读材料回答:上述材料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活动课四 巧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重点 巧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

6、力相互关系的史观。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学习历史,在有了历史地图,就会帮助你,生动而直观的学习历史,会有帮助的。 3、讲授新课:一、怎样看历史地图: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先要会看历史地图。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大致一致。历史地图的方向,也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历史上的地名、山脉等名称,有不少与今天不同,我们看历史地图,就要弄清古今地名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所以,历史地图的下面都有古今地名对照。二、在地图上再现历史利用地图学习历史,就要在地图上再现历史。怎样再现历史?这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来谈。如,要了解历史上的一次战役,就要在历史地图上找出这次战役的地点,还要找出交战双方原来的所在地区,双方交战路线,在结合课本上讲到的战役背景战役时间和具体的交战情况,就不难再现这次战役的原貌,并容易理解双方胜负的原因。三地名的变化:各个时期的历史地图上的地名时常变化,不理解这一点,仍然会迷路。如今天的南京,在三国时,称建业;东晋时,称健康。4、小结。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