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调研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4043289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伏产业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产业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伏产业调研报告这篇光伏产业调研报告,回答了社会广泛关注、议论比较多的几个热点话题。梳 理这几个话题,我们感觉到,深入基层多做调查,了解清楚情况,努力看到真相, 格外重要。光伏产业为什么议论那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人只了解局部的情况,不了 解全局的情况;只了解过去的情况,不了解现在的情况。光伏产业近一年来形势 急剧变化,不了解这些最新的情况,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解情况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吗?不一定。还需要用辩证的思维,客观、全面地 看问题。现在人们议论比较多的,往往是局部的问题、产业链某个环节的问题。 如果这样看问题,就可能以偏概全,夸大光伏产业的难处。如果我们从全产业链 的视角去看,从光

2、伏市场的全局去看,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还有一条非常重要,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光伏产业的一些问题,是 发展中的问题,也会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解决。如果只看当下,有些问题巨大, 似乎无解。如果用发展的眼光去看,现在的某些问题可能会转化为优势。放眼未 来,我们才能看清楚光伏产业的大势。焦点 1 怎样看待产能过剩光伏业这一轮来势凶猛的震荡,很多人将其归咎于产能过剩。在下去采访前,翻看相关资料,发现有一组数据被大家津津乐道:2011 年全球 的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 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从数据来看,光伏产业确实面临着

3、 产能过剩问题,并由此带来价格的大幅下降,整个行业陷入低潮。不过随着调研的深入,发现这个产能过剩远不像想象的那般简单。身处一线感受 市场冷暖的光伏企业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为深刻。“是阶段性的产能过剩促发了光伏业的这个冬天, 2011年产能扩张的速度远快于 市场需求的增速,产能以100%的速度在增长,而市场需求的增速只有50%。这 使得一年来光伏产品价格平均下跌近 40%,企业利润下滑、库存增加”,认为, 光伏业的产能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为什么不是绝对过剩?不论是回顾过去,还是展望未来,光伏市场不仅具有高成 长性,且需求潜力巨大。回顾历史数据,200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不到 30

4、万千瓦,而 10 年之后,2011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是 2970 万千瓦,增速惊人。展望未来,虽然2011年全球光伏50GW的产能比需求高出40%,但是按照欧洲 光伏产业协会的预测,未来5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至少增加138.2GW。如果将 目光放远至 2020 年,市场需求潜力更为巨大。欧盟对欧洲的光伏累计装机进行 了三种情景的分析和预测,即基本发展模式达到100GW,加速发展模式达到 200GW,理想发展模式达到400GW,其结果分别占欧洲电力总需求的4%、6% 和 12%;美国计划在全国推广 40GW 太阳能发电系统,光伏发电占比提高到 10%; 日本计划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8GW;印度计

5、划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0GW。这样大 的市场容量,现在的产能就是开足马力也赶不及应对。相对过剩又从何而来?现阶段行业产能的相对过剩,主要源于需求的阶段性萎 缩。光伏还是个不成熟的新兴产业,现阶段还要依靠电价补贴等政策支持产业发 展。而自2011 年以来,光伏业的主要市场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 场,受欧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纷纷大幅削减光伏上网补贴,直接影响了光伏电 站投资的热情,带来光伏市场需求增速的减缓。中国市场虽然 2011 年同比增长 近200%,使我国光伏企业依赖国际市场的销售占比从 99%左右降至 90%,但由 于基数较小,新增装机也不过 2GW 多,仍是“杯水车薪”。辩证看待重复

6、建设虽说是产能相对过剩,但是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行业恶性竞争、引发此轮产业调 整也是不争的事实。“在那个一张硅片赚十来块、建个厂子六七个月就能回本的年代,产能扩张太容 易了。曾有个老太太看光伏赚钱,也找我买设备,就凭着两台线切割机,一年就 收回了成本。 ”小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光伏行业疯狂投资、充满暴利的时期, “在那 样一个快速成长期,一窝蜂上马项目是必然的结果”。近两年,各省市加速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刺激了产能迅速扩张。 有媒体报道,目前,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 的新兴产业; 600 个城市中,有300 个发展光伏太阳能产业, 100 多个建设了光

7、伏产业基地。不过出乎的意料,我国光伏骨干企业虽然深受重复建设带来的行业无序发展之 苦,但他们更多地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在看来,几乎所有的新兴产业都会经历野蛮生长的暴利时代,重复建设和一窝蜂 现象难以避免。正是这种乱局加剧了产业竞争,促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以求得生存和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整个产业的进步。“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适度的产能过剩带来的竞争,才能激发新兴 产业技术进步的热情”,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认为,目前光伏产业的产能“富余” 得并不多。以2011 年的供需情况计算,大约富余40%的产能,而通常传统的工 业产能富余一般在 20

8、%左右。对于拥有巨大需求潜力的光伏市场来说,40%的富 余量并不算是严重的过剩。部分业内人士还认为,新兴产业许多独有的“重复”建设,不该在限制之列。比如 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尚不确定,不同企业在多晶硅、单晶硅、碲化镉、 非晶/微晶、铜铟镓硒等太阳能电池不同技术路线上的尝试;再比如同一企业在 不同地区建立延伸产品和服务的基地,像保利协鑫在徐州建成全球领先的 6.5 万 吨多晶硅基地,在苏州、无锡、常州、扬州等地设立与客户配套的专业化硅片生 产等。另外,多晶硅生产的产能问题也需要辩证看待。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多晶硅 生产对下游的电池和组件制造影响明显。全球多晶硅产能一直在快速增长,从 20

9、08 年的6 万吨,到 2011 年底已扩大到 24万吨,在国外厂商纷纷扩产的形势 下,中国企业如果不加入竞争的行列,会对中国整个的光伏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开发市场是解决之道对于目前光伏企业的现状,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现在大家是青蛙鼓肚子,都还 在撑着,但不是什么样的企业都能撑得住,那些进入晚的、只想赚一笔就离场的 企业熬不过这个冬天,现在还能撑着的大多是在2008 年以前进入光伏行业且一 直稳扎稳打的企业”。这一比喻道出了光伏企业面临的艰难,也透露出光伏行业 产能相对过剩的解决之道。现在出现的产能相对过剩局面,需要通过市场经济规 律去调节,这将是光伏企业痛苦的洗牌过程。行业可以通过市场手段

10、,逐渐合理 地配置资源,实现产能的合理布局。调整产能扩张节奏固然重要,打开需求增长的大门更是“治本”之道。江西新余光 伏办副主任觉得,光伏是朝阳产业,若打开应用市场,提高能源结构中新能源的 占比,产能远不过剩。对国外市场,研究国外相关政策,保证中国的光伏产品进 入国际市场的主渠道不能受阻;对国内市场,加速开发光伏发电应用,让上游的 制造业优势可以顺流而下,同时提高市场准入标准,让质优价廉的产品在国内得 到更广泛的应用。80%和 0.8%,这分别是我国光伏产能在全球总产能的占比和中国光伏应用市场在 全球市场的占比。悬殊的比例差距,映衬出我国光伏产业供需相对失衡的现状, 打开市场应用的大门,才能找

11、到解决我国光伏产业产能相对过剩的钥匙。为了推动国内光伏应用,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开展了多个示范工程,诸如 金太阳示范项目、光伏发电站项目特许权招标、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示范 项目等。2011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 确定了全国标杆电价,对国内光伏应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切努力,促使 2011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迅速攀升。专家预计,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十 二五”末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远超预期。焦点 2 是否高能耗高排放行业“高能耗、高排放”一直是困扰光伏产业的一个话题。“消耗我国的资源能源,生 产出来的绿色电力输出到了国外,却将污染留在了国内。”直到今

12、天,仍有很多 人以此观点来质疑光伏制造业的发展。曾有研究机构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能耗 和排放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其中高纯多晶硅制造环节是产业链中耗能和排放 “大户”,因此也受诟病最多。光伏产业到底是不是“高能耗、高排放”?这成为了此次调研采访最想弄明白的问 题之一。是否具备“两高”特性“光伏行业本身并不是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光伏发电是否是高能耗?算一算就知道。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认为,在计算光 伏业能耗之前,应该先了解光伏产品的独特之处。光伏业产出太阳能电池发电系 统,这一产品与电解铝等行业不同,它可以在未来的 25 年到 30 年中,源源不断 地产出电能,且不再额外耗能。为此,光伏业的

13、能耗计算应该将这部分计算在内。在调研中,曾看到有人根据2009 年国内光伏企业技术水平,对光伏电池全寿命 进行能量平衡测算,以原料硅砂为起点,到制成晶体硅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制造 产业链总能耗为2.597 千瓦时/瓦,折标煤为888.2 克标准煤/瓦。按我国每瓦晶 硅太阳能电池年发电1.5 千瓦时计算,晶硅太阳能电池在电池寿命期内,平均发 电量可达45 千瓦时。将制造环节的能耗与发电量结合测算,光伏发电的平均能 耗折标煤为19.73 克标准煤/千瓦时。而2009年全国发电煤耗平均为342 克标准 煤/千瓦时,光伏发电的能耗仅是煤电的 1/17。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能 耗还在不断降低。再看排

14、放方面,四氯化硅是多晶硅生产副产物中最难处理的物质,但是按照闭路 循环设计的多晶硅生产工艺,这种物质的排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在多晶硅料生产厂区内,我们看到管道密布形成的一个物料循环、能量回收利用 的闭路循环体系。以中能硅业在传统改良西门子法基础上改进、提升并形成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GCL法技术为例,多晶硅生产以金属硅为原料,与四氯化硅、氢 气、氯化氢反应合成三氯氢硅,三氯氢硅经过精馏提纯、汽化后,与高纯氢气在 高温下还原得到多晶硅产品。还原过程中没有反应掉的三氯氢硅、氢气以及副产 物的四氯化硅和氯化氢气体,采用干法回收系统进行成分分离,其中四氯化硅、 三氯氢硅混合液送精馏提纯,得到高纯三氯氢硅

15、送回还原生产多晶硅,四氯化硅 送氯氢化合成系统转化为三氯氢硅,提纯后再返回还原系统使用;分离提纯后的 氢气返回还原工序生产多晶硅,氯化氢气体则送氯氢化合成工序,完全实现闭路 循环、清洁生产。在调研中,提到的一个现象很有意思: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在今年 4 月底曾做过一 个统计,发现国外主要的多晶硅制造企业扩产热情很高,韩国OCI、德国Wacker 和美国 Hemlock 扩张步伐最为巨大,预计到今年底,这三家企业产能均将超过5 万吨,分别将达到 62000 吨、 52000 吨和 5 万吨。但在这些热闹的扩产计划中, 没有一家将厂址选在中国。查阅资料可以发现,时至今日,全球传统的七大多晶硅公司依然

16、没有一家在中国 建厂,也没有一家对外转让技术。疑问也由此产生,如果多晶硅生产是“高耗能、 高排放”,美、日、德为何一直把多晶硅生产留在本国?为何一直封锁技术?曾经的“两高”帽子既然光伏行业不属于“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这顶“帽子”又是怎么戴上去的?“在多晶硅生产发展初期,设备、工艺等方面技术水平不高,在这种基础上计算 出来的能耗值比较高”,朱秉分析,前几年曾有测算说多晶硅生产每公斤耗电 400 千瓦时,这一数据是基于一个九对棒还原炉生长15天、一炉产50公斤的技术水 平计算的。而在赛维LDK的一个还原车间里,有一个2011年5月18日的生产记 录,这个还原炉有24对棒,一炉生长时间为85小时,单位电耗仅为56.65千瓦 时/公斤。除了技术水平问题,认为光伏行业“高能耗、高排放”也并非完全捕风捉影。多晶 硅的市场价格在2004年还在每公斤20美元左右,但在以后的几年时间里,随着 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多晶硅价格一路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