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404260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考真题试卷(备考复习资料)乐山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一、语言积累(本题共6小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辍chub 澎湃b&i 瞬息万变shiin自吹自擂加iB.娇媚mOi 瞭望1道。惟妙惟肖qiAo杳无消息y*oC.遁形dfin推操蜡ng暴风骤雨zh6u毛骨悚然s6ngD.钦佩qln俯瞰磔n强词夺理qiAng哗众取宠huA【答案】C【解析】【详解】A.澎湃bAipai;B.瞭望1道oliao.惟妙惟肖qiAoxiao;D.俯瞰gdnkan,哗众取宠huahua;故选C。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狂澜诬蔑无缘无故五脏六腑B.

2、愧作程亮漫不经心走头无路C.缅怀轻盈不修边幅红装素裹D.莅临娴熟天衣无缝草长莺飞【答案】B【解析】【详解】B.愧作愧作,走头无路走投无路:故选B。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英雄。B.在植树节活动中,同学们妙手回春,为嘉州大地多种树、多添绿,建设美丽乐山。C.乌木博物馆里陈列的各种木雕作品,精美绝伦,展现了工匠们入木三分的雕刻技艺。D.中国诗词大会打开了一扇扇窗口,将销声匿迹的唐诗宋词重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答案】A【解析】【详解】A.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 完全

3、够条件的。句中赞美航天英雄,合乎语境,使用正确;B.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句中形容同学们种树,用错对 象,使用有误;C.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句中形容 雕刻技艺,望文生义,使用有误;D.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句中形容“唐 诗宋词”,不合语境,使用有误: 故选A。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来到学校,为同学们普及食品安全卫生,强调要购买放心安全的食 品。B.酸奶作为人们的日常饮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蛋白质、钙、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组 成。C.根据“祝融号”火星

4、车的探测结果,我国科学家发现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存在含水物 质。D.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而且是一场体育盛会,世界将对中国有更准确更深入 的认识。【答案】C【解析】【详解】A.成分残缺,应在“安全卫生”后面加上“的知识”;B.句式杂糅,将“组成”去掉,或者将“含有”改为“由”;D.语序不当,应将“一场文化盛宴”和“一场体育盛会”互换位置; 故选C。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 代产业体系。B.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 表现。C. “一个基因可以

5、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 话挂在嘴边。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 史学习教育。【答案】D【解析】【详解】D.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可删去省略号; 故选D。6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妨从读书的目的和价值入手。另一方面,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知识和信息最终需要 沉淀为思想和智慧。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如何保持?由此看来,阅读最重要的是在字里行间、屏幕内外获得“开卷有益”的熏陶和升华。一方面,阅读是为了摄取

6、知识与获得信息。从纸质书籍到电子屏幕,开阔眼界的方式更 为丰富。A.B.C.()D.(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 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 的词语。句是领起句,提出问题:当“读书”遇上“刷屏”时代,阅读的“质感”该如何保持: 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照应句的问题,所以句衔接句;根据句中的“阅读 是为了摄取知识与获得信息”可知,这是讲阅读的目的,照应句“读书的目的”,根据 句中的“阅读的重要意义更在于启发思考”可知,这是讲阅读的意义,照应句”读书的 价值,由一方面另一方面”

7、的关联词语可知,先后;从句“由此看来” 可知,句是总结句,排在最后;故排序为:;故选Co二、古诗文阅读(29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岳飞,字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 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 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日:”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 ”飞应募。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河上。敌猝至,飞度其徒日:“敌虽众,未知 吾虚实,当及其未定击之。”乃独驰迎敌。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敌大败。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8、。卒有疾,躬为调 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 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 败。敌为之语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日:“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好贤礼士,览经史,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沈:通“沉二徇:通“殉工统制:武官名。7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负气节负:具有8 .敌猝至猝:死亡C.遣妻问劳其家 劳:慰劳D.每辞官辞:辞谢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射于周同皆以美于徐公B

9、.朔望设祭于其冢C.有枭将舞刀而前D.飞何功之有安陵君其许寡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何陋之有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飞天赋异禀,喜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一出生就力大无穷,能拉开三百斤的 弓。B.岳飞重情重义,师傅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十五都到他坟前祭奠,赢得父亲赞誉。C.岳飞有勇有谋,单人匹马飞驰迎战敌人,大败敌军,每当有军事行动必定先做好谋划。D.岳飞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关爱士卒,凡是有犒赏,都分给下属官吏,丝毫不占为己 有。10.翻译下列句子。(1)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上文)(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答案】7. B8. D 9. A10. (

10、1) 士兵们晚上宿营,百姓打开自家的门愿意接纳他们,没有士兵敢进人。(2)第一 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穷尽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B.句意:敌人突然出现。猝:突然。并非“死亡”;故选Bo【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于:介词,向/介词,比;B.其:代词,代指周同/语气副词,起加强语气,可意为“一定”:C.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但是;D.之:都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 “一出生就力大无穷,能拉开三百斤的弓”表述有误。根据原文“未冠,挽弓三百斤, 弩八石”可知,“未冠”指男子

11、未满二十岁,岳飞不到二十岁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弓,并非 “一出生,;故选Ao【10题详解】本题考查的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语有:(1)卒:士兵;纳:接纳。(2)作:振作:再:第二次;衰:减弱;三:第三次;竭:穷尽。【点睛】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年少时的岳飞就有气节,沉默忠厚,很少言语,家里虽穷但 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膑吴起的兵法。天生有惊人的力量,不到二十 岁,岳飞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师周同学习射箭,学到了周同的 所有本领,可以左右开弓。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墓前摆上供品祭奠。 岳和认为儿子为人仁义,说:“如果你将来

12、能够为国家效力,应该会为国、为正义而献身 吧! ”岳飞前去应募。与敌人相持在滑南,领一百骑兵在河上操练。敌人突然出现,岳飞对他的 部下说:“敌人虽然众多,但却不知道我们的虚实,应当趁他们还立足未稳而攻击他 们。”于是单人匹马飞驰迎战。敌人有猛将舞刀上前,岳飞杀了他,敌人大败。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 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将领们到远方戍 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牺牲的,为之痛哭,井抚育他们的遗孤。(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凡是有军事行动,计策定了然后才 开战,因

13、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每次调 集军粮,一定皱着眉头说:“东南百姓的财力用尽了! (他)尊敬贤士,恭顺谦和得就像 一介书生。(他)每次推辞升官,一定说:“将士出力,我岳飞有什么功劳!”张俊曾经问(他)用兵之术,(他)说:“仁义、智慧、信心、勇气、严格,缺少一样都不可以。”岳 飞尊重贤能礼遇士人,浏览经史典籍,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 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饕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

14、,低头折腰只不答:“枕根未牢苛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兜鉴:古代战士戴的头盔。胛:肩胛。渠:他。前未匝:插秧没有完成。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诗连用“抛” “接” “拔” “插”四个动词,描绘了紧张的劳动场面。B.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暗示农人对插秧这场“战斗”的厌恶。C.雨中抢插秧苗的生活画面,既表现插秧的繁忙,又突出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D.诗歌内容朴实,语言通俗,平白如话,撷取农村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自然又逼真。12.唐宋诗中评价本诗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1. B12.诗歌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描写一家

15、老小冒雨插秧的日常劳动场景,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显得活泼而富有情趣:运用口语,语言浅白流畅,生活气息浓郁。【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B. “笠是兜蜜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意思是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 颈沾湿肩膀。写出了春雨之密、之急、之大,以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以“兜 签”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 张的战斗。此选项中“暗示农人对插秧这场战斗的厌恶”说法错误; 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 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充满了农村生活气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 是兜签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意思是种田的农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