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从军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4042549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兰从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木兰从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木兰从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木兰从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木兰从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兰从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兰从军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字学词,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征、兵、胜、将”等字,练习“兵、病”两个字。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我国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她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木兰从军。2、释题:这个“从”在这里是参加的意思。你能将课题的意思完整地解释下吗?(指名:木兰参军)3、在古代,国家只允许男孩子参军,木兰想要参军,只得化妆成男人,用书上一个词来说就是-女扮男装(男是鼻音,指名读 贴)二、初读课文木兰为什么要女

2、扮男装去从军呢?她又是如何从军的呢?赶紧打开课本到第 页,认真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书评价)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二小节花木兰为什么会女扮男装去从军呢?课文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木兰参军的两大原因,请小朋友轻声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标出第一个原因,用标出第二个原因。(指名汇报)1、出示“那时候,北方文书。”A“经常发生战争”用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战事不断”。(板书)B想象一下,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后果怎样?(指名:边防将士死伤无数,边疆百姓流离失所。)C是啊,情况多危急啊,所以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出示:征兵(征和兵都是后鼻音 开火车读)“征”是一个生字,

3、如何记住它?(双人旁加一个“正”)“兵”也是一个生字,(师解说“兵”这个字的字形很像一种兵器-机关枪 出示 上面部分撇、竖、横、竖、横很像机关枪的身子 下面的两点很像它的两个手把 贴)(记住的同学伸出手写一写这两个字)当时的情况多么危急啊,谁来读好它?(指名)2、你还找到了哪些原因?“木兰见到为国为家分忧。”A出示“焦急万分”是什么意思呢?(指名:非常着急、特别着急)B木兰为什么会焦急万分呢?(指名读“她想分忧”)出示:年老多病(这个词语有点难读,年是鼻音,老是边音,病是后鼻音 指名读)“病”这个生字是个新偏旁,它是病字头。伸出手来写一写。(贴)C不仅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引读:又小,还不够当

4、兵的年龄)(板书:弟弟年幼)“弟”这个生字该如何记住它?(第的竹字头换成倒八头)D哪一位木兰来给我们读一读这句话?(还不够着急 你真会读书,一边读一边感受到词句中人物的心情 齐读)E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战事不断,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年幼的紧急关头,木兰认为自己-(引读“理应替父从军”)板书:替父从军F师:如果你是她的家人(打出图片:父亲、母亲、弟弟),你会同意她这样做么?生:同意。(师评:你真是个深明大意的好孩子;你真是个为国着想的好孩子;)不同意:(师结:是啊,爸妈怎能舍得她远离家乡呀!怎么生活呢?再说,女孩子怎么能上战场打仗呢?军队也不收她呀!)不过,小花木兰们,你们一心想女扮男装,替父亲去参

5、军打仗。你会用什么理由,用什么方法去劝说你的家人同意你去呢?大家讨论一下。(引导学生围绕板书说。)师:假如他父亲说:女儿呀,听说你要替我去参军打仗。你是个女的,人家不要你呀!还是我去吧!要不咱们都不去?(师随口评:机智的木兰;心系家人,爱家的木兰;心系国家安危,爱国的木兰。)师:你们真是爱国爱家的女英雄呀!师:假如妈妈说:女儿呀,你不能去呀,打仗多危险呀,你一个女孩子,敢和敌人拼杀么?生:我不怕,我也跟父亲学过武艺呢!师:真是个勇敢的好孩子呀!师:假如她提弟弟说:姐,我不让你去,你走了就没人和我玩啦!生:弟弟,现在国家有难,我不能再陪你玩了,你也应该懂事了,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呀。师:安慰他!

6、教育他!(他也八九岁了,能不能给他也讲点道理,教育教育他呀!)同学们,向我们刚才那样,用讲道理的方法让别人认同我们的想法或做法,这就叫-出示“说服”G学到这儿,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出示“花木兰是一个-的女英雄。”(指名:爱国爱家、疼爱父母)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记住这个爱国爱家、疼爱父母的女英雄 齐读) 学习第三小节A就这样,木兰告别了亲人,来到了战场。她是如何替父从军的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描写木兰征战的动词,把它圈出来。(指名)B这几个动词用得特别准确,如果老师将它们调换一下位置,你去读一读,思考一下,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生自由读)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跨战袍,披骏马,

7、过黄河,渡燕山指名:(战袍就是战衣,衣服是用来穿的,只能用披;骏马只能跨着骑;黄河很宽阔,水流很急,只能用渡;要翻过燕山,所以用过。出示:燕山。燕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一声。如“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的时候用到)C听了小朋友的解释,老师也恍然大悟了,这些动词千万不能随便调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书第三小节)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现在,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指名读 出示:木兰来到了前线)D现在根据老师的提示,这句话你会背吗?E在多年征战中-(引读她赫赫战功)出示:赫赫战功(指名读)什么叫赫赫战功?(很多功劳)她都立了哪些战功啦?

8、(打败了侵略者、结束了北方战事)F学完这一小节,相信大家对木兰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你再来说一说“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英勇善战、英勇杀敌、勇敢) 学习第四小节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胜利回乡后-引读“将士们姑娘。”出示“将士”(将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第四声,火车读)找一找在文中它还有一个读音是-花将军 指名读)“将”这个字偏旁是将字旁,这个偏旁古汉语写作“爿”(pan),好像将领打仗时用的盾牌,后来就演变为现在的“丬”(板书)。就好像手拿盾牌的将领,在夕阳西下时带领军队进攻敌人一寸寸土地。瞧,这是着女装时的花木兰,(图)我们还知道,木兰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四、学习生字1、病: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如何写才好看?(指名:丙的横折钩要冲出包围圈。)看笔顺书空。师范写。生临写,师巡视指导。2、兵:第一笔为撇,一长横落在横中线上。师范写。生临写,师巡视指导。五、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花木兰是我国古代为国为家、英勇善战、文静俊美的女英雄。(出示)回家后,把她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同时展开想象,说说木兰诗怎样说服家人的,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木兰从军 女扮男装 战事不断 父年老多病 替父从军 弟年幼无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