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404126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教学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教案角的度量教学案例学校:崇州市羊马镇安阜中心小学姓名:高冬梅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名称:角的度量教材:九义教材人教版第八册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引入量角器,指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再讲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说明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学设计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

2、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根据课标的以上理念,我设计了本课时的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2、认识角的单位“度”;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4、理解角的大小决定因素。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教学媒体:电脑、电视机教学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多媒体演示:指出下面各个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1 2 3 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一下队吗?学生排队,集体订正。教师指着1和2,继续问:你知道它们相差多少吗?2、教师: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教学评价

3、:“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你知道1和2相差多少吗?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一) 介绍量角器。1、演示:出示远教资源量角器的图片。教师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o”来表示。(1)1度的角教师边演示边说明: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1o学生看课本第122页图示,观察1o的大小。教师再用量角器标出1度的角,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2)介绍量角器教师:请拿出你的量角器,仔细观察,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教师巡视。抽生汇报。2、小结归纳: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教学评价:在认识量角器时,利用远教资源,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主要采用了讲解式教学法;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量角器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讲解式与自主学习有机结合,很好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量角1、自学课本第123页第1、2自然段。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3、出示课本第

5、123页3的放大图。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3,跟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问:3的度数是多少?怎么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50o4、继续演示。播放视频量角方法。5、尝试测量角的度数,第123页做一做,教师巡视。6、订正第123页做一做,同桌互查。7、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错误类型一: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o刻度线与边没对齐。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8、讨论: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0度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教学评价:在教学量角

6、时,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 上的3,跟着教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模仿),接着继续播放远教资源里的量角方法,然后马上让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做第123页做一做(动手实践)。这样由模仿到动手实践,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三)角的大小决定因素, 1、多媒体出示:第123页中间的两个角,请学生说一说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估计一下,谁大谁小。2、让学生在书上具体量一量。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问:哪个角大?(一样大)4、教师拿出活动角,叉开两条边,演示大小不同的角。5、问:看角的大小,根据什么来确定?是根据所画边的长短吗?6、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角的

7、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教学评价: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三、巩固练习1、练习二十八第四题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2、练习二十八第七题,播放视频。3、操作练习拿两个硬纸条钉在一起,旋转一个硬纸条,使它们组成下面的角。(1) 45o角(2)90o角(3)120o角(4)180o角教学评价:练习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本课时的练习我遵循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最后的操作题,既可以巩固本课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继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8、。教学反思:本课时,由于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在本课时中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展示。如学生经历了猜测、观察、实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对量角器有了深刻的认识,对1度的角有了很深的印象,对怎样用量角器量角掌握得很清楚。可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难点突破了。同时学生在本堂课中也有很好的情感体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教师评价与学生的互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前谈话开始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并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揭示课题提问教师讲解什么叫1o的角教师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多媒体三种角板书1o的角实物量角器提问、指导、观察归纳:量

9、角器上的知识提问、指导自学汇报度量角的方法板书演示量角模仿教师量第123页的3的度数远教资源量角器自学第123页1、2自然段观察并实际感知1o角的大小仔细观察并汇报初步认识量角器教学流程巩 固 练 习练习二十八第4题 练习二十八第7题 操作题总 结结 束估计,谁大谁小在书上具体量一量汇报,两个角一样大提问,两个角有什么不同拿出活动角,叉开两条边,演示大小不同的角提问,看角的大小,根据什么来确定讨论、回答尝试量角,做第123页做一做远教资源量角方法订正第123页做一做举出几种量角常见错误判断不正确正确多媒体第123页中间的两个角小结:角的大小决定因素同桌互查讨论:怎样才能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巡

10、视,个别辅导远程教育资源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角的度量说课崇州市羊马镇安阜中心小学 高冬梅目前,新课改实验正如火如荼的地进行着,许多老师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诸如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倡导新型的现代教学方式。在我看来,传统的并不全是落后的,现代的也未必是比较完美的教学方式,我认为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就以我执教的角的度量谈谈我的做法:角的度量是小学数学九义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1、认识量角器;2、认识角的单位“度”;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4、理解角的大小决定因素。重难点是会用量角器

11、量角的度数,我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较好地达到本课时的目标,突破了本课时的难点。首先,在导入环节,我按传统教学的模式,先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指出下面各个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然后,依据课标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在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学生,你知道1和2相差多少吗?这样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其次,在学习新知中做到了以下几结合:1、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新课程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都可以自主学习,有时候教师该讲的还得讲。在本课时中,在让学生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12、认识1度角时,我主要采用了向学生讲解的教学方式,这个知识点如果让学生自学会有一定的难度。在让学生认识量角器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说出量角器上都有什么,量角器上清楚明白地刻有刻度,这个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学习都能发现,这样设计,充分把学生放在了学习主体者的地位。2、模仿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量角的方法时,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3,跟着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模仿),接着马上让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做第123页做一做(动手实践),这样由模仿到动手实践,巩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

13、法,促进了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3、课本资源与远教资源的有机结合。课本资源是与学生密切相关,与学生最近的资源。因此,本课时中,我充分让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到课本当中去学习相关知识。如:认识1度的角,量角的方法,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等,吸取有用的知识(传统)。但我们不能将学生禁锢在课本资源中,远教资源库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既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本课时中,我应用了一些IP资源为我的教学服务,如在初步认识量角器时,应用了远教量角器的图片,在教学量角时,应用了量角方法的视频资料,在让学生学习角的大小决定因素时,运用了远教播放的第123页中间的两个角,同时在练习时也利用了远教播放了练习十八的第七题。4、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本课时中,我不光对纪律好,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善于合作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同时,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时,我让学生互评。这样,通过学生互评,有利于学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防止学生分心,搞小动作,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新课改,不是摒弃传统,而是将传统的和现代的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课改才能开出奇异的花,结出丰硕的果。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