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4040333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艾滋病工作方案 2 篇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 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 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 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 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 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2. 监

2、测报告及制度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 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 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 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 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3. 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 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 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4. 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 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

3、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5. 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 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 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 工作。(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 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四、监测内容与方法1. 病例报告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 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 均须填写“性病

4、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 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2. 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3. 行为监测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 以下二类:(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5、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 治工作委员会。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 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 报告卡要求保存 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 病监测资料年度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 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 要求,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

6、状况和流行趋势。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 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 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 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2.监测报告及制度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 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 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 卡

7、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 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3. 加强实验室建设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 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 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4. 人员培训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 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5. 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 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

8、委员会成员 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 工作。(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 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四、监测内容与方法1.病例报告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 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 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 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

9、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3. 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 以下二类:(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 治工作委员会。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

10、疫情分析报 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 报告卡要求保存 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 病监测资料年度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控制艾滋病工作方案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 (简称hiv)引起的经血液接触、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的一种严重传 染性疾病,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从 1 年我区发现首例艾滋 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每年呈几何级数增长,截止年 6 月,我区艾滋病病毒感 染率1.55/10万(含外来人员 1.80/10万) ,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形势不 容乐观。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减少艾滋病

11、发病,增强全社会抵御艾滋病 的能力,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市艾滋病 防治条例,根据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 年)(沪府办 43 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实施原则(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政府卫生防 病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工作纳入到本部门的相关工 作中,并将有关职责具体化。动员和支持社团组织、城乡社区组织(居委 会、乡村委员会),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积极参与,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 防治措施。(二)标本兼治、综

12、合治理 针对与艾滋病传播有关的社会行为因素,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手段 减少危险行为等措施,包括对青少年、妇女等一般人群普及预防艾滋病性病 的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严厉打击嫖娼、卖淫、贩毒、吸毒现 象,进行深入的法制、道德和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一次性注射器等 防护措施。(三)突出重点、加强干预 艾滋病的流行首先从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开始,逐渐向一般人群扩 散,且发展不平衡这一特点,要把转变高危人群危险行为,减少艾滋病病毒 传播的干预措施,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策略。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应 建立社区防治试点,开展人群行为干预和健康宣传,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 用。(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3、 由于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和相关危险行为不尽相同,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当地和邻近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关危险因 素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做出分析与评价,各个街道、镇要制 订近期、中期及远期的防治目标、实施计划和更适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 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强化措施。(五)注重实效、综合防治 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考评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各部门对各 项工作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发现推广成功经验,纠正工作偏 差,保证计划目标的全面如期完成。二、工作目标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 系,包括管理体系、技术保障体系、服务

14、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在全社会普 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到 xx 年,阻断艾滋病经采血途径的传播,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 在 10% 以内,改变高危人群中危险行为。三、具体工作(一)建立健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管理体系。区政府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工作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精神文 明规划,区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工作范围,明确各有关部门 职责,并将有关职责具体化。各镇、街道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营造有利 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社区环境,发挥社区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作用。年 建成1个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促进社区;年 50%的社区建成预防控制艾 滋病性病健康促进社

15、区;2年 80%的社区建成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促进 社区;政府根据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并逐步提高经费 投入水平。(二)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技术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艾滋病专业防治队伍。 年建立一支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 主的艾滋病预防专业队伍;区献血办公室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和监控队伍。 年在二级医院建立一支艾滋病诊治专业队伍;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 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对各类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年完成对全区 95%的医 疗卫生专业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其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级医院的专业人员的培训率达到 100%以上;对医院口腔科、外科、血液

16、 透析室、性病门诊及其他介入性诊疗部门等重点部门(科室)的医务人员、 医院污物处理部门的有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毒业务和规范化操作的培 训,培训率达 100%;对新进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对性病门 诊、hiv实验室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并且每年复训一次, 培训率 100%。健全艾滋病性病监测检测系统。年,新建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区中心医院 两个hiv初筛实验室,完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初筛中心实验室。区疾病控制中心开展各类高危人群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干预效果评 价的研究。(三)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年二级医院能为性病病人提供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保健 服务。到 xx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