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403932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教师第一课心得体会_教师上第一节课的心得与体会 老师是一份安静的职业,但是老师第一课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带来的老师第一课的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参考。 老师第一课心得体会篇一 一、老师的口才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 爱心、信念铺垫胜利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老师要加以宽容,而不是一味的责怪。对于犯错了的学生,老师的指责和批判方式要适度,切忌粗暴和予以冷漠、挖苦学生的态度,特殊是对于学习成果不是很棒的学生。否则既有损老师风范,又不利于谈话效果的达成。再者,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培育学生的自信念。 俗话说,胜利的首要秘诀在于自信念的培育。否则,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

2、甚至自暴自弃,产生逆反心理,抵抗老师的训练。在谈话过程中,老师对于平常不敢表现和自卑心理比较重的学生要关心其树立“我可以”的自信念,适度放高校生的闪光点,鼓舞学生信任自己。 谈话过程中缺乏敬重、宽容以及信任。一位美国较为知名的训练家曾经说过,训练是否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学生是否得到了敬重。爱学生是一个老师必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而敬重就是训练者进行训练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对于学生适度性的宽容是很有必要的。 当学生所持的观点与老师发生冲突、不全都时,传统文化里“师道尊严”的训练理念很可能致使老师产生防备心理而否认学生的思想,而学生可能会因为从小就形成了对老师单一的倾听或者受训练而放弃真实表达自己内

3、心想法的意念。再者,有的学生比较胆小,对老师有着很大的敬畏心理,可怕自己所说的话会得罪老师,或者是老师觉得学生所提的问题比较稚嫩,因此在谈话技巧过程中学生更不会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诉诸于在心理上有优越感的老师,这必将不利于老师和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沟通,学生内心困惑或者二者所谈论问题的更不会得到顺畅抱负的解决。 二、写作是提高老师力量的第二大法宝 人和人之间沟通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语言沟通,一个是书面沟通。语言沟通,作为一线老师是特别擅长的,许多老师特别能讲,而且讲得也特别好,写作力量其实是他们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他们和学生和同事,更多的是用一种口头的方式在沟通。所以老师的口头表达力量一般

4、都比较好,书面表达对一线的老师来讲,其实机会并不特殊多。只不过现在提倡科学讨论的工作。 提高写作力量完全可以借鉴书上的例子,写教学日记、个案记录、教学实录,这“记录”不是写正规的文章,而是随便地随机地记在生活中发生的点滴,讲求准时与真实。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需要老师,做到的思路清晰、内容精彩、分析透彻、文字表达精准。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养成几个好习惯:多看书、多观看、多积累、多分析、多练习,做一名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老师。 老师第一课心得体会篇二 一、初识这本书 今年,全县老师都掀起了阅读老师第一课这本书的热潮,咋一看这本书,灰色的封面朴实而沉稳。没有花里胡哨的吵闹,用了极红的颜色和大号的字体写着

5、“老师”二字。看到这两个字,不由从心底生出一股职业的骄傲感来。封面右上角用小字写着:“只要有一本书,我们就可以飞行.”看了就开头在心里嘀咕:这未免也太抬高这本书了吧,说的似乎天上有,地上无的。不知道是不是推销的噱头,现在不乏有沽名钓誉之徒打着训练的旗号,出些莫须有的书籍。这本老师第一课,毕竟能使我们从中收获什么养分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翻开了这本书. 二、阅读这本书 翻开名目,这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第一章:书写老师的生命传奇。在第一章中,从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层面去述说老师这个职业的美妙和崇高。读来仿佛给心灵打了一剂强心针。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里,只有心灵的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

6、才是真正的精神自由。 第二章:阅读训练大师。介绍了古今中外的九位训练家。从孔子到柏拉图,从卢梭到陶行知。这九位宏大的训练家虽然所处年月不一样,国籍肤色不一样,训练方式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颗对训练,对人生的赤子之心。读到第二章,我已经稍稍转变了我最初的看法,看来是真正喜爱训练的人。书中不是生硬的训练理论,没有华丽的语言辞藻,满书都洋溢着对训练的一番热忱。可是光有一番热忱还不够,书中的内容是否有用,是否能起到指导作用呢? 第三章:不行或缺的心理学学问。在这一章里没有系统地介绍理论,而是注意实践和应用。用了许多的教学的案例来诠释心理学学问对老师的重要性。 第四章:师德的核心是大爱。这一章节的内容有

7、些老套,所讲的内容和许多训练理论书籍大同小异,可读性一般。 第五章: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在此章中,提到了老师制造性的教科改实践力量,尤其是在指导一线老师教改的方面特地分了一小节叙述。供应了训练科研的方法,并指导一线老师不要闭门造车,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对于我和我们学校的老师来说,很有指导性意义,有用性很强。 第六章:主要讲老师的写作。提倡老师要记录生活,记录训练片段,常写训练随笔,常写训练论文。一个常反思,常总结的老师才能从平凡中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第七章:讲了老师要有意识的熬炼自己的口才,有一句话我很喜爱:“课堂中起承转合时时留意,课堂外情深意切到处

8、动人”。尤其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更是要在班上营造诗意的学习环境,留意语言的表达,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训练。 第八章:主讲老师如何处理身边的各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亲友关系、家长关系。 三、观赏这本书 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的,读后掩卷深思,不禁为初看时的质疑脸红了起来。这本书无论是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菜鸟”,还是“半瓢水哐当”的教书匠,又或者是几十年教龄的老老师,都有着实际的指导作用。 把自己对于训练的满腔热忱,投入到细致平凡的日常工作中。提倡老师练口才,常反思,常动笔记录,勇于教改实践。这些都是我们一线老师所应当具备的力量和素养。 一本书,真的能使我们飞行。这不仅是一本职

9、业入门书,更是一本职业提升的修炼秘籍。一本好书能洗净人的心灵,能使人感到动力,能使人收获养分。老师第一课正是一本这样通俗易懂但又饱含专业素养的书。 老师第一课心得体会篇三 假期读了老师第一课眼中虽留在文字上,但脑海却回想起从走向讲台的那一刻起在讲台上走过了近十二年光景,在这近十二年的教学生涯中欢快与辛酸同行,收获与圆满同在。我有几点成长感悟与大家共享: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老师是一份安静的职业,老师的工作是平平经常的,心态打算老师的素养和训练教学工作业绩。老师要以良好的心态英勇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进展的需要。工作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熬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养,同

10、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老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假如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知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汲取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胜利。 二、懂得感恩是老师成长的必备素养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老师,得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训练心态。因为感恩,你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才智,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现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于感恩,是在感恩中静心学习,尽心工作,用爱心回报社会。 三、做个有心

11、人,准时的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国训练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阅历是狭隘的阅历,至多只能是肤浅的学问。因此,他提出了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阅历+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经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圆满是什么?假如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打算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

12、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讨论自己的训练教学供应鲜活的案例。 四、总结阅历,梳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班级管理方法 毛泽东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班级管理讲究艺术,要多动脑筋,考虑孩子的需求。从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上动脑筋,哄着孩子跟你走,制服犟牛用再大的力气不如一把青草效果好。所以老师要形成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坚持下去,成为制度。在支配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考虑问题要周密,使各项工作井井有条,井然有序。要制定明确详细,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擅长培育幼儿自主、自信、独

13、立的品行,擅长寓训练于管理之中,使每项管理活动都成为训练机会。总之,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老师的细心管理。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有一个乐观向上的良好班级氛围,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欢乐地成长,作为管理者的老师就必需把握孩子进展的脚步,把工作做细、做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到处有训练,营造健康向上、共性张扬的班集体。 五、有爱心、急躁,仔细对待每一个孩子 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学习的差异。要想把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是不行能,也就是说教好全部的孩子是不简单的。用统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对的。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孩子,发觉孩子与与众不同的特长。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来量全部的孩子,那样你满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爱因斯坦学校呆头呆脑,学校开除;黑格尔高校毕业,辅导员的评价:“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长哲学”。没有想到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黑格尔成为哲学大师。孩子的进展有快有慢,我们怎能凭孩子的一时表现,推断他的一生呢?!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自己的训练生活就是一种学术行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应不断反思。这应当成为自己需要时时温习的功课。 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