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与浓硫酸反应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403691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与浓硫酸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铜与浓硫酸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铜与浓硫酸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铜与浓硫酸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铜与浓硫酸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与浓硫酸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与浓硫酸反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铜与浓硫酸反应1. (2010北京高考)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 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 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 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2余的SO2D.为确认CuSO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42. (2009 广东会考)金属铜不能够与浓盐酸反应,却能够与浓硫酸反应,是因为浓硫酸具 有A. 脱水性B.吸水性C.强酸性D.强氧化性3. (2007宁夏高考)a g铁粉与含有H SO的CuSO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244反应的CuSO与H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4A、1:7B、7:1C、7:8D、8 :

2、74. (2006全国联考七)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 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 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体A为SO和H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与H的体积之比为4:12 2 2 2C. 反应中共消耗97.5g Zn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5. 50mL18mol/L的H SO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H SO的物质的量为2424A.小于 0.45molB.等于 0.45molC.在 0.45mol 和 0.90mol 之间D.大于 0.90mol6. 在下述反应中

3、,浓HSO既表出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24A.C+H SOB.H S+H SO C.NaCl+H SO D.Cu+H SO2422424247. 足量的浓H2SO4和mg铜完全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 LSO?,则被还原的硫酸是A. m/64 mol B. 64m/22.4 mol C. 98m/22.4 g D. 64n/22.4 g8. (2005泉州模拟)木炭分别与浓硫酸、浓硝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同时分别由X、Y导管 通入盛有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右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B、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C、Z导管逸出的气体无二氧化碳D、Z导管逸出

4、的气体未见红棕色tz9. 某研究性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实验 中他们取6.4g铜片与12mL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 烧瓶中有铜剩余。(1)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该小组认为还应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请说明铜片未完全溶解并仍有一定量余酸的原因:。(3) 为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可选用下列药品中白(填写字母编号)。A.铁粉B.BaCl2溶液C.银粉D.Na2CO3溶液10. (2009宁德质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Cu与浓HS0反应及其产物SO的性质,设计242如下实验装置:(1) 写出铜与浓

5、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2)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以上实验装置有相当多不足之处,如实验不够安全和易造成 环境污染等。为改进实验和更多地了解so2的性质,经过同学间的讨论和与老师的交流,设 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2 对试管A中的浓HSO和铜丝进行加热,发现E试管中有气泡逸岀,品红溶液很快褪色,24但最终未见D试管中氢氧化钡溶液出现浑浊。为探究D试管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在化学手册中只查阅到下列物质常温下的溶解度数据:物质溶解度(g/100水)物质溶解度(g/100水)Ca(OH)20.173Ba(OH)23.89CaCO30.0013BaSO30.016Ca(HCO

6、)3216.60他们应用类比研究方法预测了 D试管未出现浑浊的原因:为验证D试管中溶液的组成,进行了下列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方案现象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加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 气体。(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A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硫酸也有剩余。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试管A中确有余酸的是(填写字母编号)。A.铝粉B.氯化钡溶液C.银粉D.碳酸氢钠溶液(4)请写出长导管B的作用(只写一点就可)。11. (2006河南模拟)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进行如下实验。CuSO4 5H2

7、O(1)使用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铜晶体。 步骤如下:L_协稀硫髒步骤观察到的现象。步骤的主要操作包(2)硫酸铜溶解度的测定。用石墨电极(相同)电解饱和CuS0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4是。已知饱和CuSO溶液的质量为60 g,通电10 min后,溶液恰好变为无色。称量发现两4电极质量差为4 g,此温度下CuSO的溶解度是。4(3)某同学查询资料得知:铜屑放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 可逐渐溶解。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右图,验证该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将H2O2和稀硫酸加入烧瓶中的顺序颠倒,实验得到的结论12.(2006成都二诊)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装置气密性

8、的检验须在盛放药品前进行。在上述装置中,往试管B、C、D中各加入5mL 蒸馏水封住导管口,各连接处都紧密而不漏气的情况下,点燃酒精灯,微热带支管的试管一 会儿,试管B、C、D中未出现气泡;熄灭酒精灯后,试管B、C、D中导管内水面也未上升, 其原因是:。(2)一般来说,硫酸的质量分数大于60%,就具有一定的氧化性,且越浓氧化性越强; 温度也要影响氧化性,如铜放于冷的浓硫酸中反应不明显,加热就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甲同学利用上述装置,用实验来验证硫酸氧化性的上述结论(已知98%的浓硫酸的密 度为1. 84gcm-3)。他先向试管B加入5mL晶红试液,向试管C、D中各加入5mL饱和澄清 石灰水;向带支

9、管的试管中放人铜粉和3mL水,然后从分液漏斗向支管试管中滴加98%的 浓硫酸10滴(约0. 5 mL),加热至沸腾,这时支管试管中溶液颜色是否有明显变彳 (填“无”或“有”),试用数据解释其原因;该同学用分液漏斗再向支管试管中加98%的浓硫酸10 mL,并加热至沸腾,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支管试管中,B试管中(3) 乙同学利用上述装置来检验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全部产物。 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要达此目的,贝y:A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作用是;B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作用是;C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作用是;D中加入试剂的名称,作用是。13.红热的炭与浓硫酸可发生反

10、应。(1) 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 现欲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此反应所生成的各种产物。实验中可供使用的试剂有:浓硫 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无水硫酸铜固体和 碱石灰。有一个同学按气体的流动方向设计了一个实验过程,其所使用的试剂次序可表示为: 气体产物一试剂I一试剂II一试剂III一试剂II一试剂W 试剂I、II、III、W分别为,; 说出试剂II使用两次的作用分别是 写出气体产物通过试剂W时的离子方程14根据下图回答问题:BCD(1) 上述装置中,在反应前用手掌紧贴烧瓶外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观察不到

11、明显的现 象,还可以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证明该装置不漏气。答:(2) 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如果用图中的装置检验上述反应的全部产物,写出下面标号所表示的仪器中应加入的 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4) 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 是系列实验。(1) 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so2生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判断铜跟浓硫酸反应有硫酸铜生成。 写出甲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 。(2) 你在实验室中进行这个实验时,除了()小题中指到的实验现象外,还可以观察到许 多其它的实验现象,请写出两种:、(3) 装置乙的试管口部放有一团浸有碱液的棉花,棉花中通常是浸有饱和碳

12、酸钠溶液,写 出棉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16.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从以下仪器中选用合适的仪器组成整套实验 装置:In馄和i NaHCOjE .完成下列填空:(1) 连接上述合适的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2) 木炭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装置D的作用是;装置C的作用是;(4) 仪器B、C中应各有什么实验现象才能证明已检出CO/ B中现象C中现象17. 为证明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将碳氧化成CO2,请根据所提供的如图所示的仪器装置 设计实验,回答有关问题:2吕红涪注叫丸二临禎C3(1)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 为(2)是否选择装置B的理由是(3) 是否选择装置C的理由 是(4) 是否选择装置D的理由 是(5) 是否选择装置E的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