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4035850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第2课匆匆 【学习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对的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纯熟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爱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体现措施。【学习重点】1纯熟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领悟作者的体现措施。 .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3.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爱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难点】 理解文意。能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爱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

2、会时间的稍纵即逝。【教学时数】 二学时【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一、导入新课 师:同窗们,还记得我们学的长歌行吗?引背全诗。 师: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爱惜时间,及早努力) 师: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啊!今天,我们让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如何体现她对时间的感慨的吧! 师:通过预习,你能说说 朱自清先生是如何一种人吗? 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话:我深感时日匆匆底可惜,自觉此前的错处与失败,全在只知远处、大处,却忽视了近处、小处,时时只是做预备的工夫,时时都不曾作正经的工夫,不免令人有局限性之感。她已经意识到了此前的时间匆匆溜走而无所作为,她决意此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要切切实实做些事

3、,她觉得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应当爱惜这每一刹那 ,因此写下匆匆这篇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匆匆 师:你能说一说“匆匆”是什么意思吗?组个词或说句话。课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时间)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二、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师:作为一篇传世佳作,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文中语句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匆匆,走近朱自清,去欣赏、品味、感悟、思考这优美的语言。请人们默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注上你的感受体会,一会儿进行交流。 师:全班交流,先把自己标画下来的句子,读给人们,然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喜欢的因素。学生也许标画出如下句

4、子,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要点如下。 学习体会第一自然段: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 、这是一种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事实上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也许在问自己,也也许是在问你、问她,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体现心里的疑惑,她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当好好

5、爱惜。 、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懊悔、茫然、痛苦或无奈)在学生感悟后,要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进去朗读课文。 可适时补充台湾作家林清玄与时间赛跑一文中,父子俩的对话。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去年的你和目前的你同样吗?教师也可以适时谈谈自己的变化,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指引学生朗读:当你感受到了这些,你再读一读这一段,是不是有了新的感触呢? 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种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 、“八千

6、多种日子”是指作者从1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2年,一共是年,八千多种日子。、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方,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乎时间的,由于只有爱惜时间的人,才干感受届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指引朗读: 、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教师可适时范读,读后请学生评价,教师可联系自己的切身的感受指引学

7、生读好本段。第二学时 一、继续品读课文, 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1.时光究竟是如何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学生以读代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察觉她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她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她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会,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体会写法: 作者使用了排比句,把时间拟人化“跨、飞、溜、闪”,写出了一天的时间是如何不久的从身边“溜走”的。 作者通过生活具体的小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赋

8、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的描写出了时间是如何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导读出时间流逝的匆匆和永不断息。3.教师小结: 作者抓住生活中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把时间当作一种有生命的东西来写,才让我们感受届时间就在身边,并且来去匆匆。 二、读写结合,学生练笔 1朱自清的时间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那么,同窗们,你们的时间是如何从你的身边一点一滴溜走的呢?请人们学着朱自清先生的写法,也抓住自己身边的小事,赋予时间生命,让我们感觉届时间是如何从你的身边流逝的?看谁写的最有朱先生的风格。 2学生自由仿写练笔。.学生写完后,朗读交流,师生及时评价: (过渡)面对“逃去如飞”的时光

9、,作者不禁想到“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自己能做些什么,于是一连串的问题倾泻笔端。三、试答追问,延伸拓展 学习体会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如何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如何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种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阐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一般人。3.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无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联系朱自清写作本文时的年龄和毕生的成就感受体会。) 四、交流名言警句,进一步懂得

10、爱惜时间、爱惜生命 1.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爱惜时间、爱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懂得哪些? 2.教师出示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学生朗读。 五、拓展思路,深化结识 1读书思考: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可是燕子还是去年的燕子,杨柳还是去年的杨柳,桃花还是去年的桃花吗? (燕子已经不再是去年的燕子,杨柳也不再是去年的杨柳,桃花固然也不再是去年的桃花。对于世间万物来说,时光都是同样的公平,同样的一去不复返。)2.“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师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教师此前也和你同样小,目前也不能回到你这样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同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3.课下收集爱惜时间的名句格言,深深体会个中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