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40348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次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在第一节,学生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的实例,知道了人类的很多活动正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本节的学习,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原委有哪些影响。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介绍了日本福岛的核污染事务。核污染危害大,具有很强的震撼力。用这样的实例引入,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的学习内容。本节主要是通过模拟探究活动,让学生相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进而认同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比较熟识,但对本次模拟探究试验应留意的问题却知之甚少。所以老师要留意方法的指导,通过组织

2、学生亲自动手模拟试验、结果分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相识。考虑到探究试验的周期性长,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实行老师课前先做好模拟探究试验,课堂学生完成试验前半部分,并共享老师试验现象,初步得出试验结论。学生课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试验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试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视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试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依据试验的完成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沟通”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二、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例举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2、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试验。3、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合作沟通、语言表

3、达等多种实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相识酸雨等污染对生物带来了哪些危害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2、教学难点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四、教学方法探究试验法。五、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试验器材:培育皿、食醋、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滤纸、注射器等。2、试验材料:小麦种子(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配制“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时常用试纸或计测量溶液的值,直到配制出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值,放在阴凉处备用。学

4、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分,搜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预习探究试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呈现一段有关“从太空看漂亮地球”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地球的漂亮。然而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却不断地向地球索取。如今,地球已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地球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环境污染。通过介绍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污染事务,让学生相识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严峻危害。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相识到人类变更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5、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建意境。(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爱好1你说我说大家说。老师:课前布置搜集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实例,下面我们来共享大家搜集来的实例。通过学生沟通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沟通的实力,培育了学生关切爱惜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老师予以评价、激励。2视察、思索、质疑。(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视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与佛像拟人化的问

6、题“损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深厚爱好。老师: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信任大家能说出不少。下面的探究项目(多媒体展示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做探究试验之前,我们先对酸雨进行简洁了解。3酸雨基本学问驾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08“模拟探究”的部分,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酸雨?(2)酸雨的形成缘由、过程与成分学生主动回答,老师赐予评价和总结。(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老师:酸雨为什么则可怕?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试验探究一下?今日我们就来探究酸雨对生物有哪些影响。各小组成员可以依据老师所介绍的配制比例,用食醋和清水配制试验

7、用的模拟酸雨;为了试验便利起见,可以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或幼苗的生长状况,作为推断酸雨是否对生物有影响的指标。确定探究主题后,并从老师供应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爱好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安排,通过老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安排补充和完善。探究提示内容如下:1是否须要设计比照试验?假如须要的话,应当怎样设计?2本试验须要进行数量统计吗?3只做一组试验,试验结果牢靠吗?要怎样做,试验结果才牢靠?4可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最终,各小组沟通探讨,在老师的指导和确定下完成试验的设计,确定了试验步骤:步骤一、种子萌发每组准备3个培育皿,在

8、培育皿内铺24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清水,使滤纸潮湿。然后在3个培育皿中分别匀称摆上30粒种子。步骤二、给培育皿编号在培育皿下方分别标记A、B、C,每个培育皿操作如下。培育皿A:作为种子萌发的比照组,滴加清水。培育皿B:作为种子萌发的试验组,滴加为3的溶液。培育皿C:作为种子萌发的试验组,滴加为5的溶液。步骤三、给种子“下雨”,保持潮湿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的“酸雨”,分别滴在B、C培育皿的种子上,同时向A培育皿滴加等量清水。步骤四、视察和记录视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状况,填写试验记录表。步骤五、计算结果计算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种子萌发的记录表组别萌发的种子数第一天其次天第三天第四天.比照组A

9、:种子发芽率试验组B:种子发芽率试验组C:种子发芽率(四)、初步实施探究安排 制定好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课上完成试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制定视察记录的表格。并预期试验结果:(1)假如三个装置中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差异,说明: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 (2)假如用酸雨培育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促进作用(3)假如用清水培育的种子发芽率比较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抑制作用。通过探究试验,提高了学生动手实力,有利于学生的发觉实力、创新实力和自学实力的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增加。老师:通过试验,同学们确定很想立刻知道试验的现象,我在课前也做

10、了这样的探究试验,现与大家共享我的试验现象。(五)、收获共享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自己所做试验现象。第一天,比照组A种子膨胀,并露白;试验组B种子膨胀,个别露白;试验组C种子膨胀,没有露白。其次天,比照组A胚根发育成根,长出嫩芽;试验组B个别露白,没有长出嫩芽;试验组C没有变更。第三天,比照组A根生长变长,芽伸长变绿;试验组B基本没有变更;试验组C没有变更。第四天,比照组A根接着伸长,长成幼苗;试验组B个别长出嫩芽;试验组C没有变更。(六)、初步得出试验结论。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视察,得出酸雨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在酸性环境下,植物的种子不能发芽。酸雨是否只影响种子的萌发?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是否也有影响?同

11、学们能不能进一步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七)、进一步探究:酸雨对幼苗的生长有影响吗?结合前面的探究,引导学生设计试验步骤,并在课后完成探究试验。试验步骤:步骤一、幼苗生长每组准备3个培育皿,在培育皿内铺24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清水,使滤纸潮湿。然后在3个培育皿中分别匀称摆上30棵幼苗。步骤二、给培育皿编号在培育皿下方分别标记D、E、F,每个培育皿操作如下。培育皿D:作为幼苗生长的比照组,滴加清水。培育皿E:作为幼苗生长的试验组,滴加为3的溶液。培育皿F:作为幼苗生长的试验组,滴加为5的溶液。步骤三、给幼苗“下雨”,保持潮湿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的“酸雨”,分别滴在E、F培育皿的幼苗上,同

12、时向D培育皿滴加等量清水。步骤四、视察和记录视察和记录幼苗的生长状况,填写试验记录表。步骤五、计算结果计算不同条件下,幼苗的死亡率。幼苗生长状况记录表组别幼苗生长状况和死亡率第一天其次天第三天.比照组D:幼苗生长状况比照组D:幼苗的死亡率比照组E:幼苗生长状况比照组E:幼苗的死亡率比照组F:幼苗生长状况比照组F:幼苗的死亡率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学生共享自己所做试验状况。视察第一天:比照组幼苗生长明显,B组生长缓慢,C组基本没有变更。视察其次天:A组接着快速生长,B组变更不大,C组基本没变。可见,酸雨同样影响幼苗的生长。(八)、探究过程的课外持续本节课我们只完成了探究试验的设计和试验前半部分操作

13、。剩下部分须要同学们利用课外活动接着完成,同学们有信念完成全部试验吗?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试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视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试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视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九)、酸雨的危害与限制措施酸雨是不是只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呢?老师通过一段视频“酸雨的危害”,概况酸雨的危害。结合酸雨形成缘由,得出限制酸雨根本措施是通过净扮装置,削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十)、进一步相识危害性,环保从我做起除了酸雨的危害外,还有哪些环境污染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列举污染事例。和酸雨一样,发展中国家每年有约300万人死

14、于与水污染有关的疾病。我国水污染状况也比较严峻,河湖受污染而危害周边居民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爱护饮用水,严格限制污染物的排放。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典型图片,再通过老师提示的问题“回想你和你四周的人有哪些行为习惯曾经或正在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准备为环保做些什么”,使学生在思索的同时,明确自己的环保责任和义务,加深关切爱惜生物圈的情感。(十一)、解读诗句,关注全球环境此为本节课拓展环节。多媒体展示恩格斯名句,通过对恩格斯名句“我们不要过分沉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成功。对于每一次这样的成功,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的观赏与

15、解读,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威逼人类自身,我们决不能以毁灭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否则,必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处!加强了学生爱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生物圈的紧迫感、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将人文精神融入了科学探究中。(十二)、以一首为爱呼喊结束本节课。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完全结合新课程理念,力求在课堂上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学生,不论在课上分组设计试验方案,还是在课上方案沟通评析、小组试验和展示现象时,老师没过多参加,这既是对学生探究实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参加生物学学习的意愿的检验。从我们的实践上看,部分同学不情愿思索,遇到缺乏试验材料等问题不情愿努力解决,“等、靠、要”的心情比较严峻。如何调动全部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是我们应当很好探讨的课题。在这种全面放手的状况下,学生才真正焕发出旺盛的学习爱好,在体会学习过程的同时,学会使其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并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