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403478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第一篇: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 第二篇: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第三篇: 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第四篇:企业铁路运输创新管理经验交流 第五篇:铁路运输企业管理3 更多相关范文铁路运输是我公司生产经营运行极为重要的“大动脉”,每年铁路运输的总量占公司进出厂物资总量的85%以上,尤其是近几年来,公司加大工艺结构调整, 加速发展, 加快向 “国家特大型企业” 、 “中国南方建材精品基地”两大目标迈进。随着第一轮、第二轮技改项目的竣工投产,公司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进出厂物资总量,特别是铁路运输量也急剧增长。 在此背景下, 运输部作为铁路运输的组织者严阵以

2、待,着眼大局,创新管理,克服运能不足、设备老化、人员精简等困难, 在提升运输高效管理, 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方面开展了实有成效地工作。 而实施以半军事化促进运输整体效益提升为目的的铁路运输高效化管理,是达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实现铁路运输由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 高效化管理的战略转型, 满足公司生产扩张的有益途径。 据统计, 铁路运输总量由 1997年的 1184万吨增至 xx 年的 2227 万吨,铁水运量则由 1997 年的 87 万吨增长到xx 年的 360 万吨,增幅分别达%和 %。同时,生产岗位人员减少四百多人。一、创新管理思路实现运输跨越式发展遵守基础我们先来关注一组数

3、据:铁路运输总量 97 年 1180万吨 04 年2227 万吨;铁水上山量97 年 87 万吨 04 年 360 万吨;局车停时97的 24小时 04年 14小时;区间运输: 97年 197万吨 04年 316万 吨;进出厂车辆97 年 183 辆 04 年 393 辆;在岗人员 97 年 2240人04年 1650人;机关科室 98年 8 个科室04年 4个科室;管理人员 98年 114人 04年 86人;机车状态:蒸汽机车12 台,内燃机车 15 台,其中蒸汽机车全部进入淘汰,超龄期限。运输总量在逐步攀升, 岗位人员在逐年减少, 机车动力严重不足,运输部在短短几年内靠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

4、绩?答案只有一个, 创 新管理机制,在创新中寻求运输突破。一、创新运输模式,发挥运输最大潜力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近几年来,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与运能的矛盾进一步恶化, 运输部在管理机制上明确规定了相关部门责任与权力, 强化了运输生产管理体制和监督体制, 建立适应公司发展运输长效机制, 对现有的运输组织全部实行动态管理, 全程监控。同时,打破传统运输组织模式,采取以变应变,以变制变的运输组织模式,突出重点落实“以装促卸,以卸定装的原则”加速车辆周转,提高运输效率。其中铁水上山保供方案,8#、 7#高炉技改运输方案,压缩局车停时, 区间普货运输正点方案等, 均在原有的制度上、 措施、管理上、考

5、核上进行创新突破。就铁水上山而言,全长24 公里铁路线,区间 4 个庄,弯道多、道口多,确保运输安全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但运输人却做到了。从制定第一套铁水上山运输方案起,到随时做到满足公司铁水上山需要。运输部采取了因岗设人、分段管理、逐步提高的铁水上山高效化管理措施,科学的决策、严谨的管理,确保了公司铁水上山由“量”到“质”的快速转变,为公司加速发展提供坚实的运输后盾。二是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准军事化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与运输管理有机的结合, 为运输部近几年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97 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 2240人, 04年运输部在岗人员为 1650人,大批在岗人员的优化精减给运输管理工作带

6、来意想不到的难度,为了充分发挥在岗人力资源的有效发挥, xx 年 7 月,运输部率先在全部推行实施在岗人员岗薪工资制。 由原来的岗位工资向岗薪制转变,以“工效挂钩原则”,“以岗定薪原则”、“兼顾公平原则”、“按贡献大小原则” 四大原则进行劳动人事分配资源改革。 岗薪制的实施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加速了岗位市场化运作, 加大了活工资分配比重, 促进了员工岗位竞争, 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运输部在推进岗薪制过程中, 重点向管理人员、 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苦、脏、累、险、班组长等关键岗位倾斜。同时对在岗人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实地一人多岗制,定人定岗多元化管理,推动运输向高效化发展转

7、变。三是加大铁路技改,挖掘运输潜力,实现公司铁路运输自动化。 xx 年以来, 运输部采用铁路技改总包的方式, 先后投入 2700万资金进行铁路技术发行完成大小技改区计20 多项,其中站场布局的改造, 铁路微机联锁运用, 铁路基础设施项目改造以及无线调车系统的推广为公司发展提供运输保障。 同时, 先进的工艺和先进的设备为运输后期发展创造了条件。二、运输措施链节化,为保障运输可持续发展提供执行平台。生产翻番,节奏加快,作为公司生产大动脉,铁路运输从局车进厂、编组、上线、分流、排空、检修等一系列过程,其中哪个环节失去控制都将影响到铁路运行的整体高效,对公司高效生产产生影响。因此,要实现运输的高效化,

8、则必须对运输全过程实行节点控制,把半军事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一个运输作业环节,确保每个环节环环扣扣,如工艺链一样协调有序,重点要对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难点、惯性问题和制约运输高效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梳理,运用 “布置、 检查、落实、反馈、考核”的闭环管理原则,制定相应的运输控制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考核标准, 形成完善的运输考评体系。 通过对与关键点相关因素实施控制,确保高效运输得到全面深化,加速车辆周转,压缩局车停时, 保障铁路动脉畅通满足公司高效化生产格局的需要。 同时针对不同时期,运输任务目标的差距,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完善运输措施,将功夫下在内部。一是不断调整山下站间小运转开行方案,淡化站间区间,

9、 站间小运转列车的开行对数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础上争取多开, 确保车辆的快速上线, 压缩局车停留时间, 局车停时由 1997年的 20.1 小时降至 xx 年的 14 小时。二是调整新周线区间运行图,努力挖掘新周线区间的通过能力,增开区间铁水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铁水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十对增至十三对, 小运转列车由原来的日开行 3对增至 4 对。区间运量由 1997年的 197.4 万吨增至 xx 年的 310万吨。 三是不断优化渣铁罐的运输组织, 根据公司炼铁炼钢的生产需要, 不断调整渣铁罐的行车组织方案。 铁水运量由 1997年的 87万吨增至 xx 年的 360 万吨, 铁渣运量也由 1997

10、 年的 95 万吨增至 xx 年的164 万吨。四是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根据运能整合运量,确保进出厂列车的接发畅通, 确保作业车辆的及时取送, 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完成的铁路运输总量由 1997年的 1184万吨增至 xx年的 2227万吨,进厂数量由 1997年的日均进厂 183辆增至 xx 年的日均进厂 393 辆。三、人员的素质再造,为创造运输的高效业绩提供人才高地。生产结构调整,节奏加快,满足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运输的人力资源配置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同时, 铁路运输科技创新全面推进, 为素质建设发挥最大效益奠定了了可能。 微机联锁技术和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广泛应用, 对扳

11、道员岗位的整合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随着运输设备技术的信息自动化、微机化、高效化实现过程中,先进的技术装备简化了运输工作繁琐程序, 但同时也对设备可持续运转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对设备状况分析、判断能力和设备维修水平跟不上,必将给运输保产带来巨大* 。如何维护保养好设备, 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突出重点要进一步提高设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 加快科技专业队伍的培训, 切实从强化内部技术队伍素质入手, 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 加大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尽快培养出一大批的、能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技术的人才,尤其重点针对机车动力和微机联锁系统等重要岗位,加大技术培训、劳动竞赛和

12、岗位练兵力度,以适应运输设备自动化、连续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要求, 培训全员化, 以高素质队伍创造高效的运输业绩。 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实施全员培训, 努力打造运输金牌员工的同时,采取岗薪向一线关键岗位、 基脏累险岗位、 班组长以及复合型技术人 才倾斜的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员工立足岗位一岗成才,一岗多才,切实打造了适合形势发展的复合开展人才队伍, 并出现了一线调车员岗位紧缺的现象。另一方面, 对调车员等其它关键性岗位,则根据运输部实际情况进行内部调剂,并通过作业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四班二运转方式” 改 “三班二运转方式” ) , 扭转了过渡阶段人员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局面。另在方面以“向素

13、质要效益,向素质降成本”的管理创新为主线,根据运输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组织管理和科技人员开辟运输创新管理论坛, 使我们的运输管理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思想内涵, 使员工队伍素质实现较大的变化和飞跃的同时, 搅动思想,关心员工的热点问题。对于一度以来一钢厂停与开的问题上,我们在做好扎实的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只要好好干,岗位一定有”的观念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的教育引导,消除员工心中顾虑,以平稳的心态投入日常的工作之中。 同时落实厂务公开, 宣传岗位变动的做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岗位竞争上岗,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到过渡期间的岗位调整措施, 从而稳定了员工队伍,确保了企业安定团结的良好

14、局面。在确保正常生产方面,根据岗位实际情况, 一面对运输部山片人员继续留守在原岗位工作, 暂不作调整。8#高炉、炼钢厂的铁水运输,由山下片人员承担新增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面在道口员、 扳道员等看管性岗位适当使用劳务工性质(通过返聘原运输部责任心强的退休、退养人员),以填补相应在的人员空缺,以超常规的方法思路,高产的组织手段,较 好的满足了当时运输保产的需要。四、创新运输特有文化,为运输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粘合剂。在运输部,争当运输人,争当模范党员,创红旗支部,铸铁军队伍是运输部近几年来营造企业文化的一个亮点。 为了打造成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运输部队伍。运输部围绕运输中心,安全生产

15、实际,深入开展“争当运输人,我能做什么?”“压局车,降成本,我能做什么”、“家企安全联保活动”大讨论。并通过演讲形式,交流形式,化坛形式,让员工自觉参与进来,达到共同关注、共同努力、通力协作的目的,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运输氛围。1 、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成红旗支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运输生产同步提高的原则,着重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党员业务教育,党组织战斗力。以创新特色支部工作为目标,坚持每月党支部例会,每季红旗党支部评比, 每年召开思研工作经验交流会, 增强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创新”主题活动。通过支部设岗、党员选岗、共同定责、模范带动,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展现的舞台,成为运输线上一面旗子。2 、党员成为运输安全新屏障。近几年来,公司生产大发展对运输保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此, 运输部在加强对党员的形势教育的同时,把运输安全工作面临的压力、困难,应对的措施,工作要求以及存在的风险告诉广大党员,让党员主动担担风险,勇挑重担,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今, 在 140 公里铁路线上,到处都有党员的身 影,“我是党员,我是运输人”已成为运输部 190 名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