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4033657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案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

2、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

3、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

4、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

5、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五、课时安排一、时、分、秒(2课时)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2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2课时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测量(7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千米的认识2课时吨的认识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笔算2课时

6、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2课时减法2课时加减法的应用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倍的认识(2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4课时)口算乘法1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2课时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2课时笔算乘法(连续进位)2课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1课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1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2课时两步计算的应用题2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四边形1课时周长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八、分数的初步认识(6课时)几分之一1课时几分之几1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十、总复习(4课时)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安排如下:

7、1 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吴文娟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至7课时、测量.冷 毅 晏娟玲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王水平 戴先报4 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冷白梅 黄智勇 冷国宝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于爱民 林艳萍6 总复习 .平正根三年级数学教案授课时间序 号教案信息xxxx第 一 学期 三 年级第 一 单元主备人 吴文娟 执教人 课 题第1课时 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

8、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教学重、难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 学 过 程一、情境导入(有条件可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2

9、、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4、体验1秒钟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

10、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3、学生反馈。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三)练习

11、:体验1分钟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四)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补充: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执教人札记作业设计: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授课时间序 号教案信息xxxx第 一 学期 三 年级第 一 单元主备人 吴文娟 执教人 课 题第2课时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